客家传统工艺信息可视化研究论文

客家传统工艺信息可视化研究论文

客家传统工艺信息可视化研究

黄金发 马丹莹 钟志照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 通过对客家传统工艺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客家工艺的发展与传承存在诸多不足,在客家传统工艺中运用新技术,以新的表现方式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对客家工艺将会从多个层面触发其现实价值。以信息可视化为基础,对客家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化的设计表达,让历史融入现实,重塑客家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以实现文化脉络的有效延续与发展。

关键词: 客家传统工艺;继承与发展;信息可视化;现代化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得各种技术手段充斥在市场环境、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工作中。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文化艺术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客家传统工艺作为客家文化的内容之一,利用可视化、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表达,比传统的纸张布帛的记录与传播形式更为直观,用户对信息的认知与理解更加的多元化,可以从视听甚至触的多通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可以利用新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活态传承和发扬,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再设计再创造过程,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是超出现实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地理、物理的限制,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从“物质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把现实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场服务拓展到超越时间、空间的更加广泛、深入的信息服务。信息可视化设计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信息进行深入理解、管理和传播等。

客家文化是汉民族体系分支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客家传统工艺反映了客家先民优秀的生产智慧,其传承下来的工艺具有较高的生活意义和艺术价值,它反映出了客家先民在特定生存条件与范围下对生活的态度、文化的创造、社会的现实、政治的脉络以及经济的发展历程,将激发现代客家文化发展的新机遇。客家传统工艺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信息的可视化有助于保护、继承和发展客家传统工艺,可以对客家文化进行再创造,为中华文化的夯筑添砖增瓦,有助于客家地区的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可以提升客家地区人民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客家传统工艺信息

(一)信息的理解

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各种可视化、可听、可触可感的信息充满世界,有图形、文字、影视、游戏、网络等等。信息在古代,我们一般称之为消息,在拉丁语系中多用“information”表示,日本则多用“情报”来描述,台湾一般用“资讯”替代。但是在古代也出现了信息的词语,如南唐李中《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宋时陈亮《梅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1]”这里的信息都是指的一种消息或者音信等。“信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巧事件的不定性减少”。信息应该包含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指事情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特征等,包含了视、听、触等感官感知的事物,也包含了人的意识作用产生的观念、知识、精神等一切事物的总和。现代社会被各种信息所包围,利用大数据对各类信息进行存储和保护,便于人们对历史有清晰的了解,对当代有充分的把握,对未来更加准确的预测。特别是传统文化信息承载着历史,保护于当代,发展与未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创新。

(二)客家传统工艺

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从北方到南方,气候与地理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客家人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生存条件,迫不得已对生活器皿、居住条件等作出了适应性改变,形成了具有客家文化特征的传统工艺。客家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客家传统工艺是指源于生产实践,并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传承的,旨在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生存问题的知识、技能、技艺和技巧[2]。主要有制画、剪纸、手扎、竹制、木制、藤棕草编、造纸印刷、皮制、雕刻、陶瓷等工艺。

与此同时,糖果行业也在不断升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利用高科技实现融合,糖果中开始加入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活性物质等。低糖、无糖型糖果开始投入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客家地区迎来了最大规模的社会转轨,其中最核心的逻辑就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由此引发客家地区社会发展的结构性“断裂”,并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3]。现今客家传统工艺产品文化内涵低,产品文化主题缺失。由于客家传统工艺理论研究滞后,对于客家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客家文化内涵在传统工艺产品中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展示,客家传统工艺产品开发供给多数停留于静态展示,其产品文化内涵低。另一方面,为迎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的“客家热”的发展,出现了客家传统工艺产品泛化现象,为了吸引目光,将各类工艺产品均冠名以“客家传统工艺产品”,忽视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客家传统工艺产品文化主题不够明朗,甚至文化主题缺失。

时至今日,数字信息化产业早已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文化影响力,近年来,以传统文化元素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诸如动漫产业、虚拟现实产业、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产业等,这为传统工艺的可视化表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作为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传统工艺可以为动画提供很好的题材来源。

二、躬行反思现状

柳树荫下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倒在摊边晕去了,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去,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陆续渐渐散去了。

以客家围屋为例。客家围屋,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是蕴含着客家传统建筑工艺的集大成作。由于当时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客家围屋结合了中原文化及南方特色地域文化,并采用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进行修建[5]。为便于将这客家传统建筑工艺完整保留及更好地向外界宣传客家文化,选择三维建模的方法将客家围屋转变成可视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完成客家围屋的虚拟重构和内部细节,将客家围屋分为内围和外围两个部分进行建模。同时为了营造更好的体验感,将分别搭建外观模型和内部功能模型。

三、路径与方法的析出:基于信息可视化的运用

通过对客家区域的实地走访,调研,勘察与测量具体的数字信息,将目标信息全面,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其进行数字再现,使其得到有效的保存。

(一)信息化勘测

正视客家传统工艺现状,通过多元化视角审慎思考借鉴,依据市场和对象的定位与需求来构筑新的形态和理念[4]。对客家传统工艺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便是重中之重了。紧扣时代脉搏,以信息可视化为路径,推动客家传统工艺现代化。

事实上,对于传统工艺的破坏,外力的影响多数来说并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内部因素。从客家人来说,随着年青一代的大量进城或外出,客家传统工艺直接由此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而且受制于保守的思想观念,掌握客家传统工艺的老一辈往往敝帚自珍,只愿意向自家子孙传授,甚至传男不传女,更遑论向外人传授。在这种情况下,客家传统工艺愈发凋零陈旧。

(二)信息化解读

客家传统工艺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先民对认知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人们对生的态度与追求,是客家人对美好生活愿景的现实体现。客家传统工艺一直激励着客家人不断总结社会实践,转化为可传家传世的工艺,同时后生的客家人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也对地区上其他人群带来深远影响;客家传统工艺这样一种载体在如今虽已不是先进生产力,但始终发挥着凝聚祖国各地及海外客家人的作用;客家传统工艺薪火相传,有着南迁客家人的坚决果敢,也有着扎根当地筚路蓝缕心酸苦楚,还有着融入地方的和谐友善,有着重大教育意义;从客家传统工艺入手,见微知著,去关注那些被历史冲刷的传统文明,探究人们生活中形成文化生态,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客家传统工艺进行可视化设计,是现代人们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国产动画影片《大鱼海棠》以客家围屋作为故事发展的场景,展现了非常浓厚的客家特色风情与十分精美的围屋造型。同时,客家围屋也是《大鱼海棠》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不仅在向观众展现精湛的客家传统建筑工艺,也是在向观众传达蕴含在客家人骨子里的文化内涵。从一片片瓦片的重叠,到一盏盏灯笼的点亮,组合而成的视觉冲击让人最能感受到团结、和谐的力量。

要想客家传统工艺的核心价值重现,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定位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客家传统工艺代表了过去的现代性,就其价值而言必然是永恒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其时效性早已远去。而动画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宣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可以给客家传统工艺信息可视化一个很好的思路。动画文化与客家传统工艺结合,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创意经济消费模式。将客家传统工艺品在文化消费时代不仅仅当作生活用具,而是一种具有传递某种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商品[6]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客家传统工艺想要获得新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客家传统工艺的焕发新生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与客家传统工艺的深度合作。尝试将一些互联网领域与客家传统工艺进行交叉延伸,从而使得客家文化的整体传播具有更为广度和深度的方式,同时增加受众面,使得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增强了包容性,对客家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增强了区域文化的吸引力,塑造了客家文化品牌影响力。此外,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承载媒介不断饱满客家传统工艺的储存方式,使得渐渐消亡的客家文化遗产得到更好更新的承载方式。同时,还应努力丰富客家传统工艺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工艺信息化的查阅方式,优化客家传统工艺消费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必须准确领会其内容要点。水利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明确了以建立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等四大体系为目标,以水利规划、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为支撑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科学确定水利改革发展系统的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让水利改革发展这张宏伟蓝图付诸实践时更加科学、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

(4)加强生态增容。支持洞庭湖区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定位调整为生态示范区,调整湖区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扩大生态用地比例,因地制宜加大退耕还湿,及时退出一批精养鱼塘。支持洞庭湖区65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三峡后续项目、退耕还湿、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将洞庭湖作为国家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

参考文献:

[1](唐)李中:《暮春怀故人》,《全唐诗》,第 748 卷 041 首.

[2]李晓岑,朱霞.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3]黄晓锋,刘加洪.客家文化的历史性意蕴与当代性审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8.

[4]王志强.“传统”与“创新”:赣南客家传统灯彩造型及其设计[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04):99-103.

[5]杨宏伟.客家风采:客家文化特色与形态(最具乡土风情的客家围屋)[M].现代出版社,2014.

[6]刘焕云.客家工艺文化产业创新与再造之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

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基地项目: 客家传统民间工艺数字化保护和资源创新研究(项目编号:YG2016332B)。

作者简介: 黄金发(1977-),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生态设计、机械设计等;马丹莹(通信作者)(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钟志照(1994-),男,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生态设计与技术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设计、产品设计。

(通讯作者:马丹莹)

标签:;  ;  ;  ;  ;  

客家传统工艺信息可视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