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我国论文,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建立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体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实行市场调节取得的成绩,迫使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市场体制的缺陷,中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一、两种经济体制的比较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之一是各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相同,即资源相对有限而人们的欲望无限增长的矛盾;共同点之二是各国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基本相同,包括加速经济增长、创造充分就业、维持物价稳定、增进经济安全等等。不同的是他们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遵循的方式、方法和实现这些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即经济体制不同。值得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其经济体制无非就是两种: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当然,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或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今世界各国是很难找到的。因为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都各有其优点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一)市场经济体制。其主要特征是:产品及劳务的生产和分配完全受价值规律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生产、消费的决策均相互独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都取决于市场,政府一般只对经济实行粗线条的领导,不直接干预市场。其优点:一是可以使生产要素获得充分和有效的利用,保证资源配置的优化;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的目标都是为了利润,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商品;三是有利于企业的开拓创新,加速生产的发展。
当然,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些优点必须在许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条件,即使发达国家也并不完全具备。相反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里,这种经济体制往往显示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导致两极分化。按照市场价格机制,国民所得将完全依照各种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力来分配,其后果必然地拥有稀少资源质和量愈多的,分配所得愈大,加上私有财产制度,贫富悬殊的趋势必将日益扩大。二是无法避免经济波动。在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尽管单个企业内部管理是先进的、有秩序的,但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是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投资和储蓄分别由个人基于不同动机决定大小,这就难免出现有时储蓄大于投资、有时投资大于储蓄的现象。其结果,不是有效需求过多,便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导致经济波动。三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往往难以一致。有些经济活动会带来外部经济或不经济,使第三者获得利益或遭到损害,这种情形通常并不能在市场价格机制中反映出来,造成所谓“市场失灵”现象。
(二)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征是:主要经济目标和先后次序,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均由政府最高决策层决定,计划取代市场机能。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由各级政府计划安排,企业没有自主权,管理人员只是奉命行事;企业不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只是以完全计划为天职。这种体制的优点:一是经济大计都是中央把全国当作一盘棋来统筹决策研究,因此可减少由于私人利益冲突所引起的资源浪费和行动延缓。二是生产资源可以根据国家目标的先后次序计划分配,因此可以减轻盲目生产所引起的经济波动。三是在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容易造成生产设备的重复建设,这种情况在计划体制下可望避免。不过计划经济体制同样也有自身的缺点:一是精确的科学的计划原是这一制度成功的先决条件,而精确科学计划的产生必须有准确的原始资料作为依据,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条件所限,许多资料并不完备也不精确,下面报上来的数字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失真,因此编制的计划也往往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二是企业数量多,经济活动千差万别,样样事情政府都要管,为此设立了很多机构,致使政出多门,官僚主义严重,办事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现象等。三是它强调中央集权和行政命令,往往导致违背经济规律现象的产生,从而不但不能保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稀缺资源高效率的配置和利用,反而有时会造成惊人的浪费。
二、我国对市场经济的选择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是从原苏联老大哥那里学来的,当然也有受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管理体制的影响,也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这种体制在我国“一五”期间,其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156个重点工程的完成就是靠这种体制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来建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病显露出来。它的主要弊端是:(一)权力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二)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作用。(三)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四)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当时见诸于报纸的实例很多:例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电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增添这样的降温设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要经过11个部门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一个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例二,五十年代河南洛阳是个新兴城市,中央各部委要在这里建很多企业,由于实行条条领导,洛阳拖拉机厂是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的,1956建成后,就把大批的施工队伍调到别的地方去。而洛阳纺织厂(属纺织部管)、黄河冶炼厂(属冶金部管)要建设,这些部又从别的地方调来大量施工人员。因此,往往是在同一时间,大量的往返调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例三,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为机械部管,铜厂归冶金部管。冶金部门将铜厂生产的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来,造成生产时间和运输上的大量浪费。
体制上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中央也看到了。毛主席为此写了论十大关系,提出要处理好“两个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刘少奇在“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这个问题。国务院发了改进的文件,1957年的大跃进将之冲掉。后来经历困难时期和调整时期,国民经济刚好转,又来了“文化大革命”。所以这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始终得不到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又重新提到议事日程,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开始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大胆引进了市场机制,具体体现在:(一)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如果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如果没有农副产品流通部分放开,没有农民的长途贩运,农村就没有今天这样的繁荣局面。(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他们之所以能找到下锅之米,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冒出了原材料市场、产成品市场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他们有了困难不是找县长、市长,而是找市场解决。(三)经济特区的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很重要的是国家赋予特殊的政策,而这些“特殊”说到底就是放权搞活,让企业比照国际惯例,进行融通资金、引进技术、管理企业、招聘职工,放手地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相反我们的国有企业却始终活不起来。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应该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企业获得了更多参与市场的机会。但随时间的推移,企业经营行为问题开始干扰改革的进程,1986年以来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攀比现象被认为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尽管政府制定了相当严密的工资奖励基金增长条例,但对企业的“越轨行为”防不胜防。不仅盈利企业发奖金,亏损企业也大发奖金,企业只负盈不负亏。为了克服这种企业短期行为,理论界曾寄希望在中国发动一场“经理革命”,用企业家阶层来扭转国有企业的不良行为,抑制职工的收入冲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并没有企业的主人翁感。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凭着一种知识分子的良心,一种爱国心,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凭着一股热情在干工作;他们不会象西方企业家那样为100%的利润冒着上法庭的危险,为了300%的利润冒着上绞刑架的危险去开拓、去拼搏。他们的收入有限,他们的权限不大,他们的婆婆太多,不仅有大婆婆,还有二婆婆、三婆婆。因而他们理所当然地不用承担大的风险,社会也没有理由让厂长、经理们来承担大的风险和责任。所以厂长经理们目标不只一个——追求尽可能大的利润,而是多重的:(一)上对得起国家,尽可能完成国家任务,按规定交纳利税。(二)下对得起职工,在任期内,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要尽可能多地为职工谋利益,多发奖金,多搞福利。(三)尽量争投资、争项目,尽可能多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与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上产值,上企业等级(如由县级升为地市级),以利于多安排职工子女工作,以利于作为政绩赢得上级、职工和社会的信任,也以利于自己提高工资。(四)不少厂长经理还有潜意识的目标,甚至往往是第一目标,争取当公司经理、当局长,掌握更大的权力,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作用。因此不少厂长经理往往没有为企业几十年、上百年考虑的长远目标,也不会抵制违反经济规律,有碍企业发展的行政干预,没有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冒险性、开拓性。我们讲国有企业不是缺少有作为的企业家,而是缺少培育这些企业家的摇篮和土壤。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家,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只能无所作为。
国有企业上述问题,加上铁饭碗、铁工资,使它们始终比不上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始终改不掉“植物效应”——政策“放”了,春天来了,企业活了,“长枝叶,发绿了”;放得较宽,“夏天”来了,“枝叶疯长”;政策收了,“秋天”来了,“植物叶子”掉光,大多数企业均无活力;宏观控制紧了,“冬天”来了,企业就处于“冬眠”状态,毫无活力。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1/3盈利、1/3明亏、1/3潜亏,而乡镇企业“这边风景独好”。借鉴乡镇企业的经验,总结我们十几年改革实践,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修修补补,解决不了国有企业的问题,改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选择市场经济的障碍
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早在50年代卓炯先生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进而提出市场经济;孙冶芳先生提出社会主义应该讲利润,为此他们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传统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所以,温州模式长期以来遭到批判,难怪温州人牢骚满腹,他们说:我们温州人吃的是杂草,挤出的是牛奶,听的是骂声,挨的是鞭子。吃杂草,主要是国家计划内的东西基本上轮不到,发展经济主要靠自己找米下锅。没有计划内的粮草,就到荒山野岭找草吃,即高价从外地进。温州对国家贡献不小,仅“七五”期间就上交国家利税9.52亿元,而解放40年,国家给温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仅6亿元,是其它同类城市的零头。全市国有大企业一家也没有,中小型国有企业少得可怜,五六百万人靠这点土地怎么生活,怎么富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6.4倍,农民收入增长7.2倍,近一半的农民从人均4分1厘土地上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办起了两万多家股份合作企业和众多的家庭工厂,使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温州成为初步繁荣富裕的新温州。但是有人谈温色变,从杭州到北京,一个个带着框框的调查组来温州“铲资本主义的草”。在我国为什么长期以来不敢接纳商品经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罪恶的根源归结为财产私有制,特别是金银货币,所以16、17世纪乌托邦思想虽未明确提出废除商品经济的要求,但实际上已经否定了商品经济。(二)17、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公开谴责商业和商人,认为商业刺激无数需求并引起奢侈,商人贪婪成性又没有祖国,所以主张禁止经商。(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商品经济是持彻底的批判态度。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体系正是从商品细胞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如生产无政府、贫富两极分化、相对过剩人口、生产过剩危机、无产阶级贫困化等等祸害以及赖以产生的根源,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因此在经典作家的意识里,只有建立起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劳动者带来幸福。所以,在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提及废除商品经济之处不胜枚举。如,马克思说:“在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中的劳动也不表现为价值。”[①]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②]因此老祖宗这种社会主义废除商品经济的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者根深蒂固的传统信念。(四)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一直是一位力主废除商品经济者。列宁在著作中说:“如果仍然有交换,那样的社会主义是可笑的。”“社会主义就是消亡商品经济”。[③]所以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就无偿废除土地私有制,并在以后三个月中以暴力没收银行,铁路及各大私营工商业改为全民所有制,期望建立一个不存在商品经济的自由王国。结果使注册工业生产总值较1913年减少80%,工业生产几乎完全陷于瘫痪状态,特别是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使农民拒绝向城市提供粮食商品,这对苏维埃政权的威胁远比孟什维克的军队和国际武装力量的威胁要大得多。废除商品经济带来的大堆甚至危及苏维埃政权的祸害,使列宁不得不实行新经济政策,即以“商品交换”代替产品经济,可是列宁设想的商品交换仍是一种没有货币作媒介的物物交换。这种设想并未如愿,很快被自发的市场商品买卖所代替。此时列宁并未放弃废除商品经济的基本观点,他只是把当时这种惨痛的经验归咎于苏维埃政权政策失误,恢复商品经济的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的“退却”,即使用商品买卖方式以恢复社会经济,最终还要废除商品经济。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初,曾引起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强烈不满,有人认为宁愿受冻挨饿也不愿搞资本主义,各兄弟党在共产国际工作的代表也不理解,一个以埋葬资本主义为己任的革命突击队怎能停止对商品经济的攻击。但列宁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可以这样说,商品经济的确在事实上成功地挽救了苏维埃政权。列宁来不及更多地参加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实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过早地见马克思去了。(五)斯大林领导原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建设。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由于两种公有制并存,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并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但他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关系,生产资料实质上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在消费品领域起调节作用,而对生产只起影响作用。既然作为社会主义主要经济成分的全民经济不是商品经济,那么社会主义经济也就不是商品经济。
经典作家之所以否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原因是复杂的。(一)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最美妙的理想是“各取所需”,无必要进行商品交换。(二)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决定。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是从商品细胞出发,肯定资本主义必然随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弊病而崩溃,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废除商品经济。(三)时代的局限。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科技不发达,社会生产、生活也相对简单,这就易于让人们产生错觉,好象不存在商品经济社会生活可照常运转,特别是社会主义理想在诞生之日起的基本目标是解决饥寒交迫的工人阶级的最低生活,为解决工人阶级的温饱问题即使废除商品经济也是可能做到的。(四)斗争目标决定。由于斗争目标低,因而使人们将计划经济看得较为简单。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无论生产和消费都很容易估计。既然知道每一个人平均需要多少物品……那也是不难按需要来调整生产了。”[④]列宁说:“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⑤]共产主义生活真是如此简单,单靠计划经济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不必要借助商品经济。(五)预测的失误。任何一个天才的思想家对未来美好理想的预测,有其光辉灿烂的部分,同时也会存在某种不足之处。何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商品经济问题上出现失误是不足为奇的。(六)与马克思、恩格斯极端憎恶社会分工限制了个人自由的情绪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代就追求一个能充分和全面发展自己才能而不受职业限制的理想社会。在那里“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牧畜”。[⑥]然而,社会分工特别是机器大生产的发展使劳动者长期从事极为单调乏味的劳动操作,成为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这种极端憎恶社会分工限制了个人自由的情绪,也可能是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放弃分工,从而废除商品生产的另一原因。
到底什么是“资”,什么是“社”,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有了结论,避免了争论,争取了时间。用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去衡量,必然得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结论。所以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我们选择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应该有下列特征:第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当然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不应人为地用数量概念来确定,而应该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因为在股份制经济中,同量的国有资产可以控制比自身大几倍的资产。第二,国有资产产权明晰,两权分离。国家掌握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而资产经营必须委托中介机构来完成,这是实现公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基本条件。第三,一切生产要素商品化、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即不仅一般的产品要商品化,而且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都要市场化,否则我们的市场就不完善。第四,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符合国际惯例;既要统一规范,又要保证充分的公平竞争。为此,要通过吸收、引进,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第五,社会所有成员按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应坚持效率原则,多劳多得,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社会再分配过程要坚持公平原则,解决收入悬殊问题,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第六,在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各有优缺点,需要取长补短,我们说的计划决不是指原来的直接行政命令的那种计划,而是以间接的经济手段来实现的指导性计划。用计划调节来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纠正市场的失误。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②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426页。
③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8、3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76页。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