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德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其对美学发展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他试图调和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派的对立,试图纠正美学的片面发展。本文立以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为基点,对康德的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与讨论。
关键词:康德;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判断力批判》这本著作中。《判断力批判》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试图逾越《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所留下的鸿沟,在二者之间其桥梁的作用。在《判断力批判》中关系到美学的只是第一部,即审美判断力批判,其中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审美判断力分析”,第二部分是“审美判断力辨证”,在第一部分中又分为“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我将分别说明康德在这两大分析中的美学思想。
康德在其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的第一部分“美的分析”中分别从“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从质的方面来看审美判断康德认为美的特点在于不涉及利害,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判断,康德认为美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感到愉快,从关系方面来看,美没有明确目的却有符合目的性的矛盾或二律背反。从方式来看,康德替美下了如下定义:“凡是不平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
在“崇高的分析”中康德着重讨论了“艺术”、“天才”和“审美意象”等问题。在讨论艺术时,康德康德首先指出艺术有别于自然,因为艺术涉及创造,必须产生作品,而自然只是在运动中发生作用。其次,康德指出了艺术与科学这两种活动的分别,认为艺术作为人的科技本领也有利于科学,正如“能”有别于“知”,实践功能有别于认识功能,但康德也同时指出“能”要以“知”为基础。显然,康德所理解的“知识”还仅限于书本的知识。第三,康德指出艺术与手工艺的分别。在这里,康德牵涉到艺术与游戏的问题,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游戏,是自由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事情。在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而手工艺作为一种劳动,本身就是不愉快的,它只是通过报酬才有吸引力,因而是强迫的。康德把游戏看成与劳动对立,因而也就把艺术看成与劳动对立,这在当时似乎是合理的,因为康德所处的社会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情况的。
在讨论“天才时,康德把天才总结为四点,分别是有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以及天才限于艺术领域。后来在“审美意象”之后,康德又进一步分析了天才就是“表达审美意象的功能”,由此可见,康德的重点不在审美意象的形式而在审美意象的表达,这种看法和后来克罗齐的“艺术活动在直觉而不在传达”的看法是相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于审美意象,康德主要分别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成因来说,审美意象是用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想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性的想象,一种是复线的想象。艺术的创作必须具备创造的想象而非复现的想象力,从自然中汲取素材进行“加工”创造。使之具备新的生命成为第二自然,这才是艺术。这种由创造的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才是审美意象。第二个方面,就性质来说,审美意象是理性概念的感性形象。感性形象是主观的、具体的。理性概念是普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由此体现康德的审美意象已经包含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的萌芽。第三,由于具有高度概括性,所以审美意象的作用能够以有限把握无限,以有尽之言表无尽之意,这与中国美学范畴中的“意象”寓无限以有限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的审美意象是与逻辑概念相对立的,一个是形象思维,一个是抽象思维。康德在说明审美意象之后,重新对美下了个定义,即美在意象。这与在“美的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美在形式,不涉及目的概念,欲念是纯粹的有着明显的区别甚至前后矛盾。由此可见,康德在写《判断力批判》时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
康德在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中除了对美的分析以外就是关于崇高的分析了。关于崇高与美的异同,就涉及的对象来说康德认为:美涉及形式,而崇高却是“无形式”的。其次就主观心理反应来说,美是单纯的快感,而崇高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除了以上两点康德认为:“美在对象,崇高在主体的心灵”,在这里明显显示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关于崇高本身,康德认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数量上的,另一种是在力量上的。数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体积的无限大,力量的崇高在于“引起恐惧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力量或气魄。”在这一点上康德对博克的崇高感起于恐惧的片面说法做了重要的纠正。
康德所说的崇高感像是自然的对象,实际上却是人的理性胜过自然的意识,所以康德认为崇高不在自然而在人的心境,显然这也没有逃离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康德的崇高说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崇高与美在他的认识中始终处于对立状态,他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但是,崇高说的缺点尽管很多,却是后来一切关于崇高讨论的基础,对黑格尔、巴希等人对崇高的观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康德无论其哲学思想还是美学思想都留下了很多问题没能解决,但笔者个人认为这正是康德的伟大之处,因为往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朱光潜,2011
[2]西方文艺理论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章安祺等,2007
[3]判断力批判[M].商务印书馆,(德)康德,1979.
作者简介:王琳(1997.07-),女,辽宁省大连市人,大连工业大学16级雕塑系方向一;
张茗赫(1996.02-),男,辽宁省营口市人,大连工业大学16级雕塑系方向一;
缪卓亚(1997.06-),女,辽宁省大连市人,大连工业大学16级雕塑系方向二;
刘林杰(1997.09-),男,辽宁省海城市人,大连工业大学16级雕塑系方向一。
论文作者:王琳 张茗赫 缪卓亚 刘林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康德论文; 崇高论文; 意象论文; 判断力论文; 艺术论文; 美学论文; 大连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