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津医院 天津河西 300211
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致病菌PCR检测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通过PCR法检测,分析PCR检测在肠道致病菌检测中的作用。结果:多重PCR方法可扩增致病菌目的基因片段,具有较强特异性,可检测随意接种3个细菌。结论:多重PCR可快速、准确检测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道致病菌;PCR检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逐渐得到关注,食源性病原菌为导致食品健康的关键问题,目前也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加强食品安全监控,越来越受到各国卫生专家的重视。自1973年以来,关于食品安全中微生物的快速检验国际研讨会每3年举办一次。传统致病菌检测方法包括:生理检测、生化检测、血清水平检测等,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2]。因此,应寻找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检测方式,多重PCR检测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焦点。多重PCR反应在相同反应体系中加入多种基因引物,经一次反应扩增多重目的基本,因反应体系不同引物及基因组的相互干预,必须经多重PCR体系优化,测定肠道病原菌种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3]。研究显示[4],多重PCR可快速、正确区分肠道致病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应用PCR检测4种致病菌,讨论临床检测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蜡样芽胞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来源于北京兰博瑞公司,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来源于疾病防控中心。试剂包括:营养琼脂培养基、PCR试剂、血平板培养基、革兰阴性增菌液培养基、溶菌肉汤培养基。仪器包括:离心机、梯度PCR仪、电泳仪、EC紫外成像系统。
1.2方法
表1 基因序列引物
菌种名引物序列
大肠杆菌FCATTGACGTTACCCGCAGAAGAAGC
普通变形杆菌FGAAGGTCCCCACTTG
副溶血性弧菌CATGCCGGTGTATGAAGAA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CGGGTAACGTCAATGAGCAAA
(1)菌株培养、DNA培养:应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置于37℃,可选择3个~5个菌种,菌种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其他菌株采用相同培养方式,在DNA提取过程中保证正规提取。(2)引物设计及合成:4种细菌依照基因序列提取,筛选特异基因为靶序列,靶序列设计引物。(3)单重PCR扩增、多重PCR建立:上述细菌单独扩增,表现为反应体系,扩增条件为90℃条件下预变性2.5min,相同条件变性30s,在65℃条件下退火30s,在75℃延伸30s,共36个循环,在75℃条件下延伸10min。建立多重PCR在单重基础完成,多2个循环,按照电泳亮度确定退火温度。(4)多重PCR特异性检测:将菌株置入相同反应体系,同时加入对应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扩增。多重PCR灵敏性检测,细菌培养24h后,取出悬液,梯度稀释,按照1:3:2比例提取DNA,优化后体系反应。细菌检测模拟果汁进行,选择多种样式果汁,作为样品,混合一定量的菌悬液,过夜培养,沉淀物取1ml,按照比例提取河段,进行多种PCR检测[5]。菌株及来源均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仪器包括:DNA提取试剂盒、PCR试剂、血平板、营养琼脂培养基、梯度PCR仪器。
2.结果
多重PCR检测效果显著,可扩大致病菌目的基因片段,表现特定结果形式。大肠杆菌扩增片段357bp、普通变形杆菌片段518bp、副溶血性弧菌187b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片段165bp,特异性强,目标菌检测灵敏度为102FU/mL,可随机接种其中3个细菌。
3.讨论
近年来,多重PCR技术在肠道致病菌检测中得到应用,且应用效果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重PCR检测可检测肠道致病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6]。该检测主要为同一反应体系加入多种目的基因引物,保证在一次反应可获得多种目的基因扩增。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一体系中多个引物、多个基因组具有排他性,在实践过程中可出现影响现象,因此,应通过一定优化,以保证检测效果[7-8]。
本研究显示,通过浓度、退火温度以优化PCR体系,正交实验把握各个组有效浓度和退火温度,同时针对多种PCR检测特异性,多体现在引物同模板匹配度,有效匹配是保证特异性的必要条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一次性加入不同菌群引物,扩增细菌基因片段,可实现一次性检测,充分体现检测时效性,灵敏度及模拟果汁检测方面,同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9-10]。
综上所述,多重PCR可快速、正确区分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具有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在保证检测水平的同时,提高病原菌检测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Hamdan AM,El-Sayed AF,Mahmoud MM.Effects of a novel marine probiotic,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H 78,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response of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J].J Appl Microbiol,2016,120(4):1061-1073.
[2]蒋俊丽,陈晓,叶先飞,等.急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6):689-693.
[3]Mellhammar,Wullt S,Lingberg A,et al.Sepsis Incidence:A Population-Based Study[J].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2016,3(4):11-17.
[4]徐丽慧,王贤军,吴盛海等.5313份血培养结果的阳性总结分析[J].中华卫生检验杂志,2016,3(2):90-94.
[5]Yang HT,Yang MC,Ming-Chong Sun,et al.Dual oxdases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interinal microbiotic homeostasis in the Kuruma shrimp Marsupenaeus japonicas[J].Development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2016,21(7):786-796.
[6]田梅,沈静.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肠道致病菌的比较[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0):1221-1223.
[7]陈琳琳,郑倩.嗜酸乳酸杆菌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最佳浓度探索及免疫学机制初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3):339-343.
[8]Area de Microbiolog ia,Departamento de Ciencias de la Salud,et al.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microbiot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state of the science review[J].APMIS,2017,125(1):3-10.
[9]Beck BR,Kim D,Jeon J,et al.The effects of combined dietary probiotics Lactococcus lactis BFE920 an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GL0001 on innate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oliv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2015,42(1):177-183.
[10]卜雪瑞.肠道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与流行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0):152-153.
论文作者:高扬1,王彤2,尹啸冰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致病菌论文; 引物论文; 肠道论文; 李斯特论文; 杆菌论文; 培养基论文; 弧菌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