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初中化学(科学)课程模式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模式论文,初中化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1年3月1日起,韩国在初中实施了由韩国教育部颁发的第七次改革后的《教育过程》。我国教育部也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对中、韩两国化学与科学课程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化学和科学分别属于分科理科和综合理科两种不同的课程模式,各自具有模式本身的特点,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相似的内涵。对中、韩两国化学和科学课程的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彼此之间借鉴对方改革的成果,并结合本国的情况,吸收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和完善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模式。
1 中、韩初中化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1.1 课程性质的比较
我国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韩国在第七次改革后的《科学与教育过程》中指出:“国民普通基本教育过程内容中的科学课程是以初等学校三年级至中等学校十年级(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为对象,是为培养国民基础科学素养、科学地探讨自然的能力和科学地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养成科学的基本态度”而设立的科目。
虽然中、韩两国的化学和科学课程标准是分别以分科理科和综合理科方式表述的,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内容,并都分别阐述了化学和科学课程在初中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标。
1.2 课程理念的比较
中国教育部颁布的新《化学课程标准》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理念: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2)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育过程。
(3)在“做科学”中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4)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生活和社会问题为课程内容的原则。
(5)化学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内容。
韩国在《科学与教育过程》中指出,科学的课程理念是:“培养学生学习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和作为市民的素质。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与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在推广人的理念下使全体国民陶冶情操,使其具有自力更生和民主市民必备的素质,以便为民主国家的发展和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做出贡献”。[2]具体的表示为:
(1)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2)培养科学探求自然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应用。
(3)培养对自然现象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以及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的掌握、科学探讨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三个方面。
中、韩两国均从学习兴趣、教育过程的普遍性和个性的结合、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探究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表述了各自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主旨是素质教育。
1.3 中、韩两国初中化学(科学)课程设置比较
我国化学课程分别在“六三制”和“五四制”的三年级和三、四年级开设。韩国的科学课程贯穿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一年,属于综合理科的课程模式。两国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中、韩化学、科学(化学)课程设置比较
注:韩国小学40分/学时,初中45分/学时,高中50分/学时
对韩国科学课程内容统计结果表明:韩国初中科学课程中,化学内容教学总时数为230学时左右,大约是我国初中化学学时的两倍。
1.4 中、韩初中化学与科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对比
中、韩两国均由国家管理课程,并以课程标准(教育过程)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及体系,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现将我国初中化学与韩国科学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编制成表2和表3(见表2、表3)。
表2 中国初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主题
表3 韩国《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国初中化学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特征相结合的原则,以社会、生活、环保等问题为素材,将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加以适当的调整、改造而形成的。
韩国科学课程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和地理。如果将韩国科学课程中各年级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容关系称为横向关系、七年级至十年级各年级的化学内容间的关系称为纵向关系的话,横向关系突出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目标要求,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例如,韩国六年级的科学内容为:[2]
纵向方面,则构建了各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化学的内容体系为:物质的特性与分离——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
2 中、韩初中化学与科学课程的比较
对中、韩两国的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表明,中国初中化学在分科理科课程标准的模式中,蕴藏着综合理科的丰富内涵。而韩国科学在综合理科课程标准的形式中,兼有分科理科模式的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结构(有的韩国教育专家在评价本国科学课程模式时,指出韩国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综合理科”)。[3]可以说,韩国的科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化学等分科课程的综合与组合。这就使得分科理科的中国初中化学课程表现出鲜明的综合理科的教育理念,而综合理科的韩国科学课程又保留了分科理科课程模式的长处。因此,两国化学与科学课程之间必然表现出很多共同之处:
(1)中、韩两国的化学和科学均属于“融合式”的课程模式。它们都是把化学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依次组织到各个社会生活的课题中去,构建了以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以学科方法为线索,以社会生活课题为背景的课程体系。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两国教育理念共同的主旨,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目标。两国科学素养的内容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组成。
(3)以生活和社会需要作为课程内容的素材。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培养,还是对高年级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了解科学的探求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中国初中化学和韩国的科学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以环境和实际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在对环境和实际生活问题的探讨过程与活动中,实现学生对知识系统掌握的要求。例如,以除去汽水中的CO[,2]为素材观察气体的性质;以观察湖水结冰为素材介绍水的特性;以调查从水库的水变成家庭用水的过程为素材了解混合物的分离等情况。[2]
(4)化学和科学课程都具有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如上所述,综合理科课程模式的韩国科学课程,保留了分科理科化学教育的知识体系。这无论是从韩国的科学还是高中的化学[4][5]课程自身,还是从科学与化学之间的关系,都保持了完整的化学学科的体系。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贯穿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编制的始终。笔者认为,韩国科学课程也是根据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将各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适当调整、改造、整合而成的,致使韩国科学课程中的化学部分与我国化学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基本相似。
(5)提倡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法。为了保证“做科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施,两国在课程标准中都提示和规定了学习内容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6)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当然,中、韩两国的化学和科学课程也有不同之处,毕竟化学与科学是分科理科和综合理科不同的模式设计课程内容和体系。具体来说:
(1)韩国科学课程讲究培养学生能力的科学性。韩国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依照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分步进行、逐级实现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要求高年级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探求方法。在第七次韩国《科学与教育过程》文件中,对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课程学习目标的要求更多的是观测、观察和比较。而对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课程学习目标的要求中,则是调查、了解、理解和掌握。这说明韩国在课程的编制中,讲究科学方法论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现了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在编制科学课程中的指导作用。在三年至六年低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各学科内容协同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而在七至十年级,随着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各学科的内容旨在协同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韩国科学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要服从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具有服务于目标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科学课程中各学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四年级的化学内容为温度、热与物体体积的关系;物理为热运动;六年级的化学内容为分子运动、能量与物体状态的变化;地理的内容为季节的变化、天气预报等。这是韩国的综合理科教育理念内涵,也是既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客观全面地认识自然、理解科学知识的一个体现。
(3)比起韩国的科学课程,中国化学课程以学科基本概念为中心的特点更突出,教育目标的层次更清楚。另外,中国的化学课程标准还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具体要求。
3 中、韩两国初中课程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虽然中、韩两国化学和科学课程存在不同的表述和一些差别,但都掩饰不住两国课程本质的相近性:即把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理念的主旨,从学科角度解决社会、环境等问题,追求教育过程的共同性与个性的发展。
课程模式的选择不是孤立的,是国民教育过程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教育理念、国民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因素制约的。综合理科是中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但不能脱离本国教育过程的现状去谈课程模式的选择。中、韩两国初中化学和科学课程的相似性,来源于两国教育过程的相似性。虽然韩国没有中考,但中、韩两国目前的高考及教育发展趋势,都存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应试教育”价值标准的矛盾。目前,全面实施综合理科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综合理科教材编写的难度大、整个教育过程的设计、执行及管理等)使得中、韩两国在教育理念、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体系上相近。以分科理科和综合理科模式编制的中、韩两国化学和科学课程模式,既弘扬了综合理科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社会的需求等方面的优点,也发挥了分科理科按学科逻辑组织教材系统的传承文化遗产、按由易到难的次序排列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容易组织教学和评价等分科理科的长处,它符合中韩两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标准的要求。可以说,目前的中、韩两国“融合式”化学和科学课程的模式,不失为一种符合两国国情、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