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管理建设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完善施工技术的改进,而且能优化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这使得信息化管理建设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本文将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在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高的大背景下,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信息化管理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生根开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成为了信息化管理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呈现出员工众多、分工细化、流程繁琐等特点,传统的手工制图方式和人工查询等操作已严重制约了建筑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实现决速、精确制图,如何将庞大的数据进行系统分类和存档以实现便捷化查询、搜索、分析等功能,已成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和挑战。建筑施工类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与发达国家建筑行业水平接轨,必须全面提高工作流程自动化、先进化程度,全面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数字化、信息化已迫在眉睫[1]。
1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特点
建筑类企业的生产过程即为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建筑物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具有产品位置固定、形式多样、体积庞大等特点,而其建筑施工项目具有生产周期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品种多等特点,其独特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点共同决定了建筑施工项目特点的与众不同。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统筹规划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力、财力、物力,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是一项复杂和浩大的工程,也是各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1覆盖范围广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涉及的范围广泛,除施工过程中的有关生产管理的部分外,针对管理内容还将建筑技术、施工质量、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1.2工作难度大
建筑物质量合格是建筑施工的主要目的。一个项目可以被分解成为大量的施工环节和资源管理环节,所耗费的物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想要达到施工质量合格的目的就需要整个流程管理都要做到全面、细致、周到和谨慎。
1.3信息流量大
项目施工是集信息流、物资流和人流为一体的生产活动,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共同影响着整体项目的施工活动。信息流伴随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并在上下游工序间起着衔接和传递的重要作用。
2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2.1树立信息化建设的新观念
建筑施工企业应把科学技术发展和革新作为企业生产的第一要务,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正确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转变传统的旧观念,普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观念,积极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2.2培养企业员工信息化技术能力
员工作为企业现代化技术的实际使用者和操作者,首先要正确树立与时俱进、与企业俱进的观念,融入新时代、新社会、新工业;其次要认识到信息化进程对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培训新知识、新技能的条件和环境。
2.3完善企业信息化手段
企业个体外部和内部信息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首先,通过搭建企业信息系统,保证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顺畅;其次,通过建筑施工仿真软件,模拟施工过程,预防可能存在的错误和漏洞,从根本上为企业安全施工提供保障;最后,通过功能齐全的网页展示,向社会公众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2]。
3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以计算机代替人工作业,可以减轻日常管理工作负担,节约人力成本。第二,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及,使得人机交互、协同工作变为可能,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管理常态机制。第三,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能力为数据的再次使用和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必要基础。
4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通过在内部建立办公协同系统和搭建互联网平台,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内部数据的传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共享信息资源,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在信息资源的利用,还能真实的将企业内部的管理内容进行反馈。在企业中计算机的利用,不仅对信息收集有着关键性的帮助,还能做到资料的保密性,提高数据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尽可能保证了信息流传递过程中的安全和顺畅。
图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实践还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并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于建筑企业目所处的体制改革和环境因素造成的,各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完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组织结构不尽相同。此外,缺乏适用于建筑工程类企业的信息化软件是现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国外的信息化软件由于企业管理情况和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汉化后的软件维护与更新存在困难,导致国外的管理信息化软件不能被直接拿来套用在国内企业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速度。在推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软件以及造价管理软件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建筑类企业解决很多实际存在的问题[3]。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管理模式认识程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中的实施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建筑类企业的信息化道路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加之大部分施工项目的从业人员甚至部分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更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阻力重重,频频出现操作不规范、信息敏感度低等现象。现阶段,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仍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多数建筑类企业自身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和应急预警机制,导致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的局面。管理者作为企业信息化道路的领头羊,其接受和学习新理念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全面顺利推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数字化。
5 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相关对策
首先,建筑类企业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要转变理念,把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应用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从管理者到员工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思想上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转变原有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和员工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信息技术革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从建筑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其他影响因素,在企业内部搭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企业员工的实际需要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系统。这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艰巨的任务,要同时兼顾诸多因素对信息化数据的需求和影响,在符合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设定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建筑参与方在数据共享方面的诉求。信息化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融合了知识、信息和软件的综合性载体,是一个满足多方使用者不同需求的网络化平台,是一个利用自身自动化、智能化的优势实现多方协作的商业化软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数据库的建立,它集中收录了企业内部和各生产环节的相关数据和资料,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多个使用方的资源共享[4]。
6 结束语
当前,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改善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和建筑行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冲.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121-126.
[2]焦艳冰,郭谭娜.讨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5,(10):25-29.
[3]刘明玉.建筑施工中信息技术应用探讨[J].2011,(07):11-15.
[4]冀广彪,刘永,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09):66-67.
论文作者:胡雲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