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素质论文,我国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7)04—0076—08
心理素质及其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我国心理学界关注,通过20余年的研究,现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积累了大量关于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资料。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里占据核心地位,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2] 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 我国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研究中涉及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资料日趋丰富。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20余年的研究状况,系统整理该领域的研究资料和主要观点,本文拟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相关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简要剖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更加深入地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一、研究的基本概况
我们以“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以CNKI数字图书馆西南大学镜像分站(http://202.202.96.90/)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社科版)、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1986~2005年期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然后从中筛选出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共得到关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期刊文章703 篇和硕博论文12篇(见表1),其中属实证研究的文献有134篇,占文献总量的18.74%。
从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两个特点:一是文献总量逐年上升。1995年以前的研究文献很少,1995年以后的文献数量急剧增加,本世纪初出现了研究高潮,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期刊文献中的研究文章大多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模式、实现途径等,主要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教育类期刊;实证研究则主要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和发展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及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多数发表于《心理科学》、《中国学校卫生》、《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心理类期刊。硕博论文大多是实证研究为主。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文献,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其次是心理素质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再次是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1.心理素质(含大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的探讨
我们查阅的文献中关于心理素质概念描述的很多,但严格定义的却较少。研究者在界定心理素质概念的基础上,或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或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进行了探索,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3个亚系统构成的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3] 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4] 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其结构包括7个方面:正确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5] 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3 个基本维度,9大因素22个成分。[6][7] 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8] 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形成的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由知、情、意、行4个因素组成。[9]
此外,有些研究者还专门探讨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如:周治金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10] 许燕认为,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6种素质构成。[11] 王滔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3个维度10个因素26个成分构成。[12] 张焰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3个主要层面。[13] 罗品超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指在先天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方面的稳定的特征,它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7个因素构成。[14]
尽管研究者对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成分的分析存在着差异,但概括起来也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心理素质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1)整体性。 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有的认为是静态组合,有的认为是动态整合。(2)结构性。 心理素质是按一定心理规则建构起来的组织结构。(3)基本性。 心理素质是人内化了的、稳定和基本的心理品质。(4)差异性。心理素质反映人的各个方面、 各个层次心理特征的个别差异。(5)交互性。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次,心理素质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成分。心理素质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既有认知成分,也有非认知成分;既有心理能力成分,也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成分;既有情感和动力成分,也有自我成分。(2)多层次。 心理素质由各个层次的心理成分构成,既有特质层次,也有行为习惯层次;既有品质层次,也有潜质层次。(3)结构与功能匹配:心理素质作为内隐的心理结构,也外显地展现在个体的心理健康功能、社会适应功能和创造发展功能的发挥过程中。
2.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中,有关其发展性的研究成果是最为丰富的,研究者借助各种成熟问卷或自编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在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上的类别差异。
(1)总体水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上只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5] 北京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全国大学生,但仍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6] 大学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有24.62%的新生存在心理障碍,7.48%的学生有轻生的念头;[17] 大学新生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抑郁、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四个方面,且以文科学生居多。[18]
(2)年级差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19];但也有研究发现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素质总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20]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年级越低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越好[21]。
(3)性别差异:大学男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上比女生好。[14][16][18][19][21] 大学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方面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因子上高于女生;[22] 高师男生在非权势性和教育效能感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师女生。[23]
(4)专业类型差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专业类型差异表现为经贸类>工科类>文科类>理科类的变化趋势;[24] 医科大学生的精神病性状况较工科大学生突出,其情绪稳定性不如工科大学生;[25] 文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高于理科大学生。[26]
(5)学校类型差异:高师生的责任感显著差于中师生, 但其创造性却显著好于中师生;[27] 而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14][19] 但也有研究发现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总体上好于文科大学生。
(6)学生来源差异:师专保送生的智力等级分布较统招生大, 统招生在独立性因素和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保送生;[28] 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29] 城市来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农村来源大学生。[16][19][26] 然而, 也有研究显示城镇来源大学生和农村来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1][30]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不高,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理问题。研究者们在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在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上的类别差异时,所得结论有的比较一致,而有的分歧较大,这可能与抽样范围、样本大小、分类标准、以及调查工具的不同有关。
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概括起来,现有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理论探讨,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和原则、内容和目标、措施和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其二是实验研究,主要验证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际训练方法。比较而言,理论探讨强调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实验研究强调研究的技术性和操作性。
(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
关于模式和原则:王平总结探索出“三三六六一体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即建立三位组织机构,形成三元咨询队伍,做到六个结合,达到六个目标,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体化。[31] 王建中提出“3×3+1”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即营造1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环境,确立3条心理素质培养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学生政工干部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活动),针对大学期间3个不同阶段(大一阶段、大二和大三阶段、大四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有目标、有步骤地培养。[32] 徐俊川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坚持“两结合”原则(心理素质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与当代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紧密结合),注意“两为主”原则(心理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非智力性心理素质为主),贯彻系统原则。[33]
关于内容和目标:冉武红认为,培养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有: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稳定、乐观豁达的情绪和情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正确、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健康的性心理。[34] 沈小碚认为,高师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有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智能开发、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健康人格的教育、维护心理健康的教育。[35]
关于措施和方法:樊富珉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开设心理学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学知识;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培训师生心理卫生骨干,增强全员心理健康意识。[36] 岳晓东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之隐性课程大纲的概念,认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格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需要通过对具体生活事件的不断认识和妥善处理来逐步实现心理素质的完善,这种隐性课程大纲的实施方法可以是有意识的自学活动、对各种生活事件的领悟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37]
(2)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樊富珉等设计了15节心理素质培养教育计划,采用讲座、活动、行为训练、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经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较分析,证实心理素质教育对改进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确实有效,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素质培养方法。[38] 刘晓明采用自然实验法,选取自我认识、认知、情绪、个性等基本心理品质和学习、交往两项主导活动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对实验班开设一学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实验结果验证了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直接的促进作用。[39]
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训练方法:马颖生、刘宁通过实验考察了艺术体操和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结果证实在艺术体操课和健美操专项课中渗透心理训练,能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其个性心理特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40][41] 林少真等、陈华、 洪鸿等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教育干预,经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比较,发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大学生某些人格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心理困扰、降低焦虑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证实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优化心理素质有积极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42][43][44]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纵览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研究方法的取向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重在提出某些相关概念、命题、假设或模型;一类是实证研究,重在对相关概念、命题、假设或模型的验证。
在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主要运用逻辑思辨、经验总结、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探索。其中,逻辑思辨的使用频率最高,共有文献562篇,占理论研究的96.73%,研究者运用逻辑思维的加工方式,论述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45] 及其培养模式[46]、目标体系[47]、主要内容[48] 等。相比之下,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的使用很少,各占理论研究的2.24%和1.03%。有的研究者总结自己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教育模式[49]、教育措施[50] 的理性认识; 有的研究者在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和成果进行概括、整理的基础上,探讨现有研究的问题与发展要求[51],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思路。[52]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教育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发展特点及教育干预的效果。其中,问卷调查的使用频率最高,共有文献106篇,占实证研究的79.11%,研究者在调查工具的使用上呈现出三种趋势:(1)使用成熟的、 公认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相关量表进行调查,主要采用的量表有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占问卷调查的21.7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占问卷调查的20.75%)、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占问卷调查的13.21%),另外还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等。研究者或者只用一种量表施测[18][26],或者将几种量表结合起来使用[16][17]。(2)部分研究者看到了心理素质的特殊性,针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遵循科学的心理量表编制程序,编制了有一定信效度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或量表进行调查,如: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量表[53][54]、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55]、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14][21]。(3)还有一些研究者自编了简易的情况调查表[56],他们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相关的问题和选项,统计在每个选项上的人数百分比,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类调查工具往往缺乏科学严密的结构和编制程序。
教育实验的使用相对较少,占实证研究的19.40%,研究者多采用单组或两组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比较,证实心理素质教育及其具体训练方法的有效性。[38][44] 案例分析是用得最少的一种方法,仅占实证研究的1.49%,研究者通过直接访谈大学生个案,从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中分析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意义。[57][58] 而在数据处理上,多数实证研究普遍采用了百分比、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只有少数的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
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近20年的研究成果,尽管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素质教育。
1.理论研究缺乏整合
纵观已有文献,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理论研究虽为数众多,但研究者往往见仁见智,观点分歧很大,缺乏整合性的系统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概念的理解各执一词,有的把素质概念延伸到心理领域即形成了心理素质的概念,有的将心理素质的概念简单地理解为个体的心理品质,更多的研究者则把心理素质概念与心理健康概念等同起来,既没有考虑到心理素质概念的发展性及其特点,也没有对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条件进行整合的理性思考,致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有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其次,多数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较少考虑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并且很少有研究者明确地将心理素质的结构与其功能相整合[59],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结构的静态成分和动态影响。再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通盘考虑和整体架构,研究者多是就问题谈问题,对教育模式、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常常只是一般性的讨论,零碎而分散,难以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缺乏整合性,使其无法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削弱了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
2.实证研究薄弱
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现有研究的取向上看,过于偏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非常薄弱,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证研究的数量很少,仅占文献总量的18.74%,而且多数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缺乏更多其他方面的实证材料;二是实证研究的功能发挥不足,只有极少数的研究者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60],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上发挥了实证研究对理论建构和理论验证的作用。实证研究的薄弱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往往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因此很多的理论探讨只是一种基于理想的假设,难以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实质性的指导。
3.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单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数据收集的方法上,多数研究者使用了问卷调查、 教育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只有少数研究者使用了案例分析、口头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并且多使用一种方法,少有多种方法的尝试,尤其是综合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非常稀少。即使有的研究者使用了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也是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主,口头访谈的结果处于非常次要的辅助位置,无论是在研究设计、研究过程,还是在研究结果的解释上都没有能够将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2)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上,多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甚至不少研究只使用了百分比的方法分析数据,许多高级统计方法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使用,如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路径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这样导致研究者无法从实证数据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难以揭示数据背后更为复杂、深刻的规律。
4.测量工具不够完善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有研究中,多数研究者使用成熟的、公认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相关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使用这些量表的明显缺陷一是它们只能测查心理素质的某些成分,如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等,不能综合性地测查出心理素质的全貌,即使把几种量表结合使用,也只是一个拼盘,无法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结构;二是它们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经过了我国专家的修订,但毕竟难以完全适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大多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制的,因此缺乏对我国大学生特殊性的针对性。另有部分研究者自编简易的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但由于这些调查表没有严谨合理的结构,缺乏科学的编制方法和程序,也没有严格的信效度检验,因而难以保证其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目前以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结构的理论建构为基础,按照科学的心理量表编制原则和程序来编制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究为数不多,其中有部分量表只是适用于大学生中的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并且这些自主开发的量表因未能实现标准化,严重影响到它们的使用和推广。
5.教育研究有效性不高
现有研究多是从理论上泛泛探讨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关的问题,很少有实证研究的支持,致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心理素质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清晰。有的研究把它等同于心理问题教育,有的把它视为思想品德教育,而有的则把它看做是单纯的人格教育,这些观念上的模糊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2)缺乏系统研究。研究者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和原则、内容与目标、方法和途径等问题上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各自分离,缺乏整合的研究理论和思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的质量。(3)缺乏优秀的训练教材。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和具体实施中,研究者很难找到规范且合用的训练教材,只能自己根据课时、经验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来确定训练内容和制订培养方案。其结果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随意、散乱和无序,削弱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效能及其成果的应用。
五、未来研究的方向
1.理论构建系统整合
理论构建是心理素质研究的基石,随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开展,其理论构建会逐渐趋于整合,形成系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
(1)基本概念与相关概念的研究相结合,构建心理素质的概念体系。心理素质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对其都有所涉及,因此需要整合多学科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观点,清晰界定心理素质的本质和内涵,以减少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围绕心理素质概念,还需进一步明确素质、心理素质、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现象等若干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确立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科学的心理素质概念体系。(2)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相结合,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理论体系。对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不再只停留于结构内部成分的简单解析,而是将其内隐结构与外显结构、成分结构与功能结构、理想结构与现实结构、品质结构与潜质结构等加以整合,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特质揭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要素,形成心理素质结构的理论体系。(3)心理素质研究与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相结合, 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应该建立在对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做出深刻理解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二者不能割裂,否则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就会失去坚实的理论根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会更加关注其系统性,将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基本内容、培养途径、实施策略、教育评价等整合起来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整合研究模式,最终确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
2.研究方法多元综合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将会逐渐克服其研究方法单一的不足,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研究范式,具体表现为:(1)在研究方法的取向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日益结合,不论是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从理论到实证),还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从实证到理论),都体现出理论与实证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2)在数据收集的方法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不仅使用问卷调查、教育实验等定量的方法收集数据,而且还用口头访谈、现场观察、作品分析等定性的方法深入研究个案,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在数据统计的方法上,常用统计方法与高级统计方法结合。先以常用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对数据反映的特性进行初步了解,然后使用高级的统计方法(如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路径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挖掘数据背后更为深刻和复杂的规律。(4)在研究设计的方法上,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 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也是一种随着学生成长而不断发展的心理品质,因此使用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聚合式交叉设计可以更好地揭示出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同阶段发展特征的全貌。
3.研究内容全面系统
首先,现有研究中某些内容需要深化。进一步从本质上理解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概念,弄清它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确立它们在素质和素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对心理素质结构和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分析要突破理论思辨的局限,多从实证中寻找支持。已有的测量工具需要进一步完善,而新的测量工具的开发要建立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身心发展实际,并遵照科学的量表编制原则和程序,以提高测量工具的适用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其次,研究内容需要扩展。在调查研究中不仅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而且研究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其影响的途径和机制、心理素质与其他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在实验研究中不仅考察心理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性等简单问题,而且研究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模式等复杂问题;在评价研究中不仅要测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而且要建立整个心理素质教育的测评体系,用问卷、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估。再次,逐步形成系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明确内容选择依据的基础上,摒弃不属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领域的繁杂内容,整合相关度较高的研究内容,理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研究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和分层。研究内容的系统化可以避免过多的重复性研究,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4.教育研究突出效能
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最终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素质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因此今后的研究会更注重其教育效能。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更关注高校的教育实际和大学生的心理实际,在研究设计上更强调情境的现场性、学科的结合与渗透,尽量使研究结论能够更好地解释现有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从而缩短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周期。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理应成为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的课题来源。第二,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不是一种纯粹自发的干预力量,它是有理可循、有法可用、有据可考的自觉的教育行为,而这些道理、方法、证据正是心理素质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不仅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指导,而且还可以吸引高校直接参与研究工作,以减少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阻碍,更好地发挥研究的教育功能。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在注重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同时,还会进一步重视从研究过程的本身入手来增强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推广的可能性,如:加大研究取样的代表性,避免研究结论因取样数量太小、类型不全或范围过窄而难以推广;对信效度较高的自编研究工具进行标准化,并建立全国或区域性常模;采用跨文化的研究策略,交叉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使研究结论可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研究者在研究项目上开展相互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
收稿日期:2007—01—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度重大课题;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2)
标签:心理素质论文; 大学生论文; 心理发展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