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股票市场评论_股票论文

杨帆:股票市场评论_股票论文

杨帆:股票市场评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杨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在3月份上书全国人大,揭露股票市场黑幕,在网页全文发表了,近日在美国刊物《当代中国研究》上发表了,海外知识界朋友也终于了解了我的观点,8月份股票市场暴跌,我的观点又开始引人注意。

决定股票市场有两个因素,一是资金,二是制度。牛市的出现关键在于资金,只要有资金进入,制度好不好无所谓。而且在牛市时,大家都能赚钱,都很高兴,一般很难健全制度,制度的问题被掩盖了。政府既然想利用股票市场为国有企业融资,就只能维持牛市,也必然不能彻底整顿,这就留下隐患。

隐患是在熊市时表现出来。如果出现大崩盘,中国的损失将远远超过美国。政府为了维持牛市,将逐步投入资源,包括减免税收,允许保险资金入市,银行资金也会违规进入。什么叫违规,什么不叫违规,也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所以早晚是有许多银行资金进入的,包括不违规也可以进入,比如使用股票和住宅抵押贷款。股票市场一旦崩盘,其他金融领域也受拖累。这就是说,即使你不炒股票,你的银行存款和保险也未必不被股票市场所拖累。吴敬链对于股票市场那种态度,实际上是代表没有进入股票市场的大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进行真正投资,而是把圈的钱又进入股票市场炒作,在牛市时其公司必然盈利,公报效益好,股价必然上升,很快就抬高了市盈率。遇到熊市就会加剧下跌。

目前股票市场崩盘,我不认为进入熊市。政府的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一大批国有企业和银行等着上市,需要利用股票市场。中国还有资源支撑牛市走几年。关于股票市场的舆论,我怀疑有大户操纵,大幅度下挫以前都说好,我清楚记得,6,1以前几乎所有消息都是说B股要涨,结果大幅度下跌了。

股票市场暴跌,只要连续数日跌去30%,就是崩盘。没有什么可怕,跌得快,涨得也快。可怕的是慢熊,“慢刀子割肉”。

下挫以后,大家恐慌,舆论又都说不好——无非是吓唬中小股民割肉。被套住的中小股民不要割肉。你熬不住一割肉,股票就涨回来了。应该变成一个长期投资者,等待下一拨行情。

行情何时到来?大家最悲观的时候,没有人进股市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中国的资金,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都过剩。美国股票走熊,国际资本也可能进入中国的B股,H股,甚至A股。能够从股票市场分流资金的,可能是债券市场。银行存贷差有几个百分点,债券的利息就在此之间。

国有股上市是利空,但是变现以后,可以变成社会保障基金全部投回股票市场。政府做不做我不知道,只要政府需要牛市,就可以这么做。

中国股票市场还是可以维持几年牛市,真正的危险在几年之后。那时沪市A股上了5000点,可能就差不多了。上海一位有名的股票大师甚至预言,在2008年奥运会那年可以达到8000点。

以后出现崩盘难以避免。我们希望政府充分利用牛市解决改革问题:包括改组垄断部门,将出售国有股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同时健全制度,监督上市公司,惩治腐败。只要将上市公司内部非法赠送的股票清退,上市公司的效益马上提高,市盈率马上下降。反腐败,才是解决股票市场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

中国股票市场仍然处于发展时期。到2000年11月止,有上市公司1063家,其中A股1034家,B股114家,境外52家。境内上市公司3586亿股,流通市值15492亿,市价46062亿,占GNP的1/2。10年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境内外筹集6300亿元。高科技上市公司,1995年29家,1999年162家。证券公司有96家,营业部2600家。投资者开户5683万户,封闭式基金34只,净资产800亿。证券行业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集中大量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手段,成为高收入行业。

股票市场的发展,给政府创造了大量税收。证券印花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1997年,中央和地方各得50%,以后逐步提高中央政府比例,2001年中央政府得94%,地方政府得6%;2002年起中央政府得97%、地方政府得3%。2000年证券市场交易活跃,证券交易印花税478亿元,比上年增长95.2%。至2000年底,沪深证券交易市场股票总市值48090.94亿元,全年各类证券交易总额83045.3亿元。政府和国有企业,是股票市场的最大收益者。

2000年底股民开户5800万户,这是重复计算的,因为超过80%以上的股民是两个市场都开户,实际的开户人数不会超过3000万人。在2000年8月上交所2700多万个账户里,有60%是空户,估计中国实际股民不会超过1500万人。

加入WTO会刺激外资进入,如果政策放宽,允许外资进行证券投资,并在适当时机对外资开放股票市场,股市还有上升空间,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外国资金可能大量进入中国购买A股或者直接购买产权,中国引进外资的增量中,证券投资的增加可能超过直接投资,外资易于控股国内业绩优良企业;如果大量外资进入股市并选择优质公司,将促进国内上市公司的分化。

中国股市表面问题是市盈率高和过度投机,但全面反映出改革的深层次矛盾。

上市公司五粮液,2000年每股净利润1.60元,每股净资产6.60元,净资产收益率24.09%,未分配利润为1356607152.17元,竟然两年不给股东以现金回报,还以高价配股,典型地表现出我国股票市场为“国有企业借困”的圈钱性质。1999年,不分配的上市公司达到60%,上市以来从未分过现金红利的上市公司占20%。既然上市公司不向股东分配红利成为惯例,股民就只能够赚取增殖的价差——这就是所谓的“投机”。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以圈钱为目标,不考虑中小股民的利益。是造成股票市场投机的首要原因。

第二,法律制度不能够有效保护中小股民利益,诉讼成本太高。

仅仅在纸面上规定公民的诉讼权利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实际上能够打得起官司。社会集团的“利益密度”是不同的,那些利益密度高的社会集团比如企业家,金融家,大股东,人少财富多,容易组织起来;再请几位经济学家和报纸主编,就可以形成利益集团,为自己争取利益;而争取到利益以后,参加分配的人少,每一个人得到的就多。

社会大多数人,只属于利益密度低的利益集团。工人农民,一般消费者,中小股民,人多财富少,难以组织起来采取共同行动,取得利益以后又有许多人参加分配。因此,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需要政府的帮助。就股票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经营者很容易和大股东达成协议,而牺牲中小股民的利益。为了维持平衡,政府应该对中小股民提供法律帮助,包括协助他们取证,规定上市公司提供经费援助。

报刊传媒,应该把立场从帮助大款鼓吹,转移到为一般消费者和投资者争取利益方面来。北京有一个《股市》杂志,帮助中小股民进行集体诉讼,依据刑法状告大庆联谊操纵股票价格,如果取胜,应该由败诉一方提供诉讼经费。只有这样,股票市场才有规范的动力。只靠立法机构立法和政府管理,没有广大中小股民作为法律主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进行监督和诉讼,或者大多数中小股民在实际上没有可能依法进行诉讼,法律就是空话,股票市场的规范就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政府是管不住的。

第三,社会缺乏投资环境,迫使居民存款进入股票市场。

究竟是股票市场制造少数人暴富的机制,造成全民追求通过赌博暴富的心理,以至于没有人进行真实投资,还是中国社会本来就缺乏投资环境,把投资者和居民存款挤到了股票市场?如果是后者,取消股市,社会资源自然涌向真实投资。如果在实际中投资层层障碍,能够赚钱的项目大多被权力及其关系网所垄断,或者被外国资本所获得,其余部门的微利又遭到腐败官员的盘剥,社会庞大的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存款利息率又低,人们不去股票市场投机,又能干什么?

第四,金融系统自我循环,股票市场成为汲取社会资源的黑洞。

在所谓“金融深化”时期,社会保险基金,彩票经济,国债市场,外汇市场,资金拆借市场,都有高速发展的趋势。但有一个共同点,资本各种形式的周转,必须通过直接或者间接融资,能够进入实物投资领域。

金融资本进入真实投资,第一条渠道,银行投资和贷款。正是因为中国的银行体系不能完全承担投资功能,才寻找股票市场的。近几年,银行居民存款接近80000亿人民币,存款大于贷款10000多亿,银行无法支付存款利息,也只能把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投机。

第二条渠道,是国际收支顺差形成的外汇储备,进口先进设备和战备物资。因为国内经济不振和外国投资的排挤,巨额外汇花不出去,只能进入国际资本循环,比如美国的国库券市场,它将受到国际金融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影响甚至是控制,风险更大。

第三条渠道,就是政府以国债形式,把存款借出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这显然要受到政府控制能力的限制。在腐败的建筑体制下,政府投资的效益如果不高,几年之后内债亦不能再借,财政危机即将出现。

第四条渠道,就是股票市场。大部分社会资源,都将经过股票市场这一循环,社会保险基金,企业的自有资金,居民家庭存款,是直接进入的。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银行存款,是间接进入的:通过股票抵押贴现,券商透支,银行融资等各种合法或者“违规”的渠道(何为违规,何为合法,我说不清),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放大系数超过200%——这等于把那些不炒股票的人的存款,也拿来炒,利益是股民得,风险是全社会承担。由于缺乏投资环境,上市公司圈来的钱,有一部分重新进入股票市场再炒作。

北京的“安邦咨询公司”,在2001年4月3日发表一则消息,据调查发现50家上市公司有110亿元的闲散资金,平均每家公司的闲资达2.2亿,有1亿元做短期投资。这50家公司的闲资较1999年增长4.23倍。以88倍市盈率招股的闽东电力,集资11亿元,年终时有3.6亿元做短期投资。上述50名大户的投资额高,但回报率低,即使将长期投资包括在内,也只有15.26%的回报,这些投资主要是委托理财,国债投资、充当新股的策略性股东和直接炒股。

如果4条渠道,都不能将庞大的储蓄和外汇有效引入真实投资,那么中国的问题就绝对不是一个股票市场的问题,堵死了股票市场,其它渠道也不行,反而延误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五,政府控制上市资源,以行政分配方式向国有企业过分倾斜,许多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在股市圈钱,获得了过多的金融资源。国有企业的效益越低,市盈率就越高。同时,国家垄断部门的良好资源,如电力,石油等国有资产,却在海外上市,卖给了外国人。上市资源的稀缺,造成股票在一级市场高溢价发行。高溢价等于多圈钱,得利最大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上市公司,其次是专门打新股的大资金。即使在股市最低迷时,大户资金在一级市场也有10-15%的收益。2000年大牛市,一级市场申购收益率高达20.67%。大多数违规资金和资金大户,并没有进入二级市场,而是在一级市场进行无风险的申购。

一级市场发行的市盈率高达40倍,在二级市场的大部分利益又被大户攫取,要使中小股民有利益可得,也只能允许过度投机和60倍以上的市盈率,甚至更高。机械根据国际标准断言市盈率高低,是没有道理的。

第六,是行政干预造成的严重腐败。从上市公司的审批,原始股票的发放,一级市场的审购,内幕消息的透露,有关权力部门包括证券监管机构的清廉问题,都应该进行清查。上市公司赠送了多少原始股票,都是有帐可查的。如果能够退赔,上市公司利润提高,市盈率马上可以降低。

第七,操纵者勾结部分上市公司,媒体,股评家,经济学家,掌握了上市公司的信息发布权,以此制造谣言和舆论,进行炒作。等等。

第八,中国股票市场没有做空机制,股民想赚钱,就只能够拉高股票市场指数,出现暴涨,而暴涨之后必有暴跌。

第九,政府的行政干预往往达不到目的。在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保不住密时,政府每一次干预都被大户先知道,先逃,先抄底,或涨或跌,中小股民总是赚得少,亏得多。

第十,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按照可行性研究进行投资,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造成虚假利润,股民根据虚假业绩投资,就将股价拉得更高。政府并没有真正决心壮士断腕,大规模整顿股票市场,特别是清除其中的腐败。因为国有企业需要在其中圈钱。每当股票指数太高,政府即以行政命令全面抽回银行资金。然而政府更加忍受不了的,是股票市场的低迷,过一段即不得不放松管理,“违规行为”重新猖獗,政府为维持牛市,就要向股市投入更多的资源。一直到再无资源可投为止,届时就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崩盘,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崩盘的后果显然要比美国严重得多。一旦崩盘,中国股票市场将拖累银行,保险,上市公司本身,殃及真实经济。

即使如此,我认为仍旧可以利用牛市,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

第一,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国有股上市变现收入全部用于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在股市低迷时进入,高涨时变现。2000亿国有股按照10倍溢价,可以变现20000亿,如果操作得当,每年有2000亿利润没有问题,这就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第二,改组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如电信,民航,银行,电力,国防。将上市收入抵消固定资产的折旧,从而把垄断价格降低下来。适应中国大多数人的需求,以全面启动内需。

第三,扶植高科技产业。

股票市场有涨必有跌,关键是能够利用牛市机遇,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创造出一批真正好的企业来。等到数年以后沪市股票指数超过5000点,崩盘或许难以避免,但是中国改革的上述几项任务如果能够完成,也是利大于弊。

决策层对于股票市场的整顿和利用,应该相辅相成。采取可行而且有效的办法健全制度,清除腐败。比如重奖鼓励揭发,全面清查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票和帐目,对于大户操纵,很难清查,简单的办法就是征收所得税。

加入WTO,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总体是利好,对于具体上市公司未必是好。如果上市公司在国际竞争中效益不好,难免出现股价下跌,兼并改组。中国未来数年的股市,可能是在总体上升过程中,伴随剧烈的结构调整。

标签:;  ;  ;  ;  ;  ;  ;  

杨帆:股票市场评论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