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4月~2015年5月我院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统计临床术后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术后1周、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达90度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98-02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膝关节疾病较为常用术式,通过人工髋关节的置入缓解患者疼痛度,以恢复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早期膝关节训练等,间接增加患者机体疼痛度,不仅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负担[1]。因此,临床需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机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将我院实施该术式患者的资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2012年4月~2015年5月我院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男性、女性分别24例、11例,年龄段48~82岁,平均(65.2±1.6)岁;疾病史1~12年,平均(6.3±1.9)年;干预组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男性、女性分别23例、12例,年龄段49~83岁,平均(65.3±1.7)岁;疾病史1~13年,平均(6.4±2.0)年。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史、男女例数)统计无区别,P>0.05。
1.2 方法
35例对照组患者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施基础护理,如:讲解手术操作过程、围术期注意事项等;35例干预组患者则于围术期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包括:
1.2.1组间管理团队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从众多护理人员中挑选工作经验丰富的者担任责任组长,共2名,护理队员8名。管理团队组间结束后,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以疼痛原因、疼痛处理过程、止痛药物等内容为主,由组长明确组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加强疼痛护理管理,评价护理效果;组长、责任组长需根据护理内容评价疼痛的控制情况,及时发现潜在性问题,及时修正止痛措施,提高手术效果。
1.2.2措施的实施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需从患者入院、手术前、手术后、出院等各个阶段执行,包括:①入院、手术前。患者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需立即评估患者的疼痛度,然后实施疼痛知识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止痛药物的认知度,认真、详细的向患者讲解忍受疼痛对自身的危害,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疼痛观。根据患者的疼痛度评分实施针对性的止痛方法,叮嘱其尽量少下床活动,或借助热敷等物理方法止痛。情况允许时可于医嘱下服用止痛药物。并且,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患者家属的相关工作,鼓励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临床疼痛护理管理中;②术后、出院。临床术后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详细记录疼痛时间、部位、强度等,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目前,疼痛护理主要包括药物、非药物两种,药物护理遵循个体化、多模式的原则,以静脉给药、口服、止痛泵等措施为主。同时,该疗法中还需告知患者药物服用后极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非药物止痛主要为分散患者注意力、物理疗法等。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根据疼痛情况制定院外的用药方案,叮嘱其一旦院外剧烈疼痛,需立即回院检查。
1.3 评定项目
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度,选择术后1周、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达90度的时间比对。同时,还需评定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临床治疗、护理、检查等相关操作为主,满意为总分大于70分,不满意为总分小于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包SPSS 14.0处理文中数据,其中,疼痛度属于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分别用-x±s、百分数表示,并分别实施t、卡方检验,P<0.05,统计有区别。
2.结果
2.1 临床疼痛度判定
结果显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达90度的疼痛度评分统计有区别,P<0.05,数据如下表所示。
2.2临床护理效果判定
结果显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区别,χ2=4.200,P=0.040,包括:干预组护理满意33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4.3%;对照组护理满意27例,不满意8例,满意率为84.4%。
3.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新型的一种术式,不但可根除患者的疼痛度,还可提高生活质量。通常来说,该术后易出现疼痛,早期疼痛较为剧烈,致使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失眠等情况,不利于术后的康复[2-4]。故需加强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本次实施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通过相应护理措施的实施,不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度,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水平,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并且,该护理措施的实施还可将患者信息正确的反馈给医护人员,使其共同制定治疗、康复等措施,给予患者全方面的心理疏导、疼痛教育,提高疼痛控制量。结果表明,干预组的术后1周、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达90度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说明:临床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凌燕,高立红,王伟丽,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56-358.
[2]李云霞,龚雅萍,邱瑾,等.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程序化疼痛护理规程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19-23.
[3]李静.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6):72-73.
[4]赵雅莉.35例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95.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置换术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