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高良

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高良

高良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 830019)

【摘要】目的:对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 年9 月-2014 年9 月期间33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患者的监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评分平均为(5.1±0.6)分,治疗后评分平均为(13.4±0.5)分,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 0.05。33 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0.2±6.8)天,患者死亡3 例,占比例的9.1%;轻度残疾患者16 例,占比例的53.3%;重度残疾14 例,占比例的46.7%。结论:有创性颅内压监测为重型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动态颅内压监测依据,从而为执行脑室外引流提供客观依据,使患者的治疗更佳准确,最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有创性颅内压监测;脑室外引流;重型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97-01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危重病症,患者在临床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脑挫裂伤并水肿、颅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等影像表现,而这些病理表现,均可产生颅内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增高。颅内压的增高会进一步影响大脑中枢功能,甚至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死亡。我院在2012 年9 月-2014 年9 月期间对33 例采用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 年9 月-2014 年9 月期间33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8.3±26.4)岁,男性19 例,女性14 例。33 例患者中交通事故致外伤者19 例,跌落伤11 例,撞击伤3 例。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平均为(5.2±0.6)。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颅脑CT 检查,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脑组织挫伤、水肿、基底部位受压表现。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首选方法为脑室法。若患者颅内压超过270mmHg[1],则立刻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所有操作均在局麻或基础麻醉下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取中线发际内2cm 旁开2cm 作为穿刺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头部常规消毒铺巾,全层切开头皮肤软组织,直达露骨,切口长约2cm 左右,电凝止血,骨膜剥离,撑开器撑开,暴露露骨,用电钻钻一直径1 厘米的骨孔,双极电凝烧灼硬脑膜后,并切开,取脑室脑室管引流置针芯穿刺,方向指向鼻尖,以双侧外耳道连线中点为穿刺方向,缓慢进针,当发现脑脊液流出后即可拔出针芯,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放置引流袋。患者同时进行脱水治疗,必要时可采用呼吸机降颅压治疗、亚低温治疗及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1.3 效果观察

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观察,同时了解患者死亡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评分。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记录。

1.4 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资料采用t 值检验,P <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格拉斯哥评分: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评分平均为(5.1±0.6)分,治疗后评分平均为(13.4±0.5)分,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 0.05。

2.2 患者治疗情况:33 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0.2±6.8)天,患者死亡3 例,占比例的9.1%;轻度残疾患者16 例,占比例的53.3%;重度残疾14 例,占比例的46.7%。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的生命有着严重威胁,且部分患者预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偏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神经外科最紧急的情况,若疾病未得到良好的控制很容易发展为脑疝,同时会增加患者心跳骤停的发生率[2]。创伤性脑肿胀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最主要的是: 颅脑外伤后脑血管扩张,脑血流急剧增加,脑肿胀形成,颅内压急剧增高,从而导致脑肿胀后阶段的脑水肿形成。脑的肿胀,与外伤造成脑细胞的缺血缺氧有关。这种损伤因素即可以是直接性的也可以是间接性的。颅脑外伤后直接损伤会导致脑细胞代谢障碍,脑细胞水肿,继而使受伤的脑组织肿胀。部分患者受伤后,直接的脑组织损伤并不重,但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会形成血肿或导致血管痉挛。血肿会直接压迫周围邻近的脑组织,导致脑细胞间接损伤,继而形成脑水肿,而脑血管痉挛也会导致脑组织血供减少,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脑细胞代谢障碍,最终导致脑细胞水肿。因此对患者颅内压进行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颅内压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观察指标,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能够作为疾病发展程度评判的指征。同时颅内压监测还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后,颅内压监测还能够对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判断。

在患者颅内压骤然升高时,对其进行脑室穿刺引流能够迅速降低患者颅内压,降低脑疝的发生率,为患者治疗争取更大的机会[3]。有研究表示,颅脑肿胀区域的脑组织压力要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此种差异也会使大量水肿液流向周围低压地区,最后进入脑室[4]。穿刺引流能够持续降低颅内高压,将血性脑脊液引流到体外,防止血性脑脊液中的血块凝集、沉淀,进一步降低患者颅内压,同时,穿刺引流还能够使颅内压保持在临界值以下,大大降低了脑疝的发生率[5]。我院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出现颅内压持续增高且超过270mmHg 的患者均予以脑室穿刺处理,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引流能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

总的来说,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黄振林,张维 ,甄云 ,等. 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63-2064.

[2] 曹顺华,姚秋辉,王东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及护理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72-1574.[3]Mascarenhas L. Illustration of the impact of antiplatelet drugsonthe 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J].Neurochirurgie,2012,58(1):47-51.

[4] 钟贤良,单爱军 ,杜波,等. 高压氧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0,31(13):1768-1770.

[5] 苏星,施炜,倪兰春 ,等.急性外伤性脑挫伤血肿伤后早期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J]. 江苏医药,2011,37(16):1910-1912.

论文作者:高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  ;  ;  ;  ;  ;  ;  ;  

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高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