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郑翠蓉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观察对发生脑卒中后产生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治愈情况。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这100例患者均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再按照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完脑卒中治疗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1个月护理干预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再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判定。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结果均低于护理前的得分,而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卒中;抑郁症

抑郁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情绪低落,严重者会出现对生活失去信心、负罪感强烈等负面情绪,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归纳为继发性抑郁症[1]。通常,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产生情感障碍,尽早安排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患者急性脑卒中有明显改善作用,还能够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此次研究针对心理干预护理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这100例患者均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再按照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例:26例,年龄在48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7.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1例:29例,年龄在47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9±8.2)岁。所有入选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数据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分析价值。

1.2方法

针对脑卒后抑郁患者而言,传统常规护理包括手术后护理和药物护理,而护理人员还将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1)为了让患者始终处于舒适的环境中,护理人员应该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修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舒缓患者紧张烦躁的心情。患者在术后需要一定程度的康复锻炼,但是又不可进行过激的训练,因此在病房里张贴一些适合脑卒中患者适合的体育锻炼很有必要,能够让患者在养病的同时学习一些体育锻炼的知识,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患者的内心通常都是非常敏感脆弱的,此时便需要护理人员从旁协助,主动与患者交流,成为患者能够交心的朋友,这样才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平时可以多多为患者讲解一些医院的规章制度,向患者介绍医院周围的环境,不仅能让患者缓解住院烦闷的心情,还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信任的心理。

(3)抑郁症患者通常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此类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重点关注,防止患者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产生自杀的行为。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尽量直白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以往成功案例,让患者不盲目担心,对自己病情有更加正确的认识。

1.3观察指标

护理1个月后,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若患者得分小于8分,则评定为无抑郁症;若患者得分在8分到20分之间,则评定为轻度抑郁;若患者得分在20分到35分之间,则评定为中度抑郁;若患者得分在35分以上,则评定为重度抑郁。

护理1个月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括患者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组成。若患者单项得分为1分,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属于正常;若患者单项得分在2-4分之间,则判定患者生活能力下降;若患者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得分为3分或者高于3分,则判定此患者有明显功能障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采用X2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

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低于均护理前,但是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见表1。

表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x±s),分]

3.讨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是一种将临床治疗和术后护理联系起来的模式,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的文化[3]。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会因为病情丧失一定的生活、工作能力,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失衡,影响患者心情,让患者陷入巨大的负面情绪中,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影响患者病情康复[4]。心理护理即医护人员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教会患者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释放心理压力,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脑部功能。此次研究中,针对10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手段,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50例患者,在护理后不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低于护理前,并且下降幅度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说明有针对性、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有明显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帮助患者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还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缓解医患关系也有一定作用。此结论和张亦军,胡华丽,刘雪红[5],等人结论相符。

综上,全面、优质、专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能够帮助患者病情今早康复,在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同时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素芳,张国鲁.全程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9(13):24-26.

[2]张东清,曾伟杰,熊丹.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6,26(6):757-759.

[3]苏曼莉,李艳芳.早起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心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3):2062-2063,2068.

[4]丁燕莹.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3):78-79.

[5]张亦军,胡华丽,刘雪红,等.脑卒中后抑郁心理护理干预[J].心脑血管病预防,2015,10(9):399-400.

论文作者:郑翠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郑翠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