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论文_闫博远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论文_闫博远

天水市水资源管理处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天水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发强度大,在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措施,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天水市是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市的生产及生活饮用水均取自地下水。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区人口的增长,地下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受到污染,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对策,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地下水资源状况

1.1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天然资源量

按照地下水赋存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分布区域,天水市地下水可分为山区地下水、沟谷地下水和河谷地下水三大类。山区地下水埋藏分布范围较大,含水层富水性主要受岩性、结构和含水层厚度的影响,而且受区域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控制,含水层分布极不均匀,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地下水尚处于天然状态下。沟谷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渭河两岸较大的一、二级支流大南河、散渡河、清水河、通关河及嘉陵江主要支流西汉水、白家河等两侧台地和高漫滩的砂碎石、圆砾孔隙之中,以潜水形式存在。各沟谷之间,甚至同一沟谷内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很大,无论是含水层厚度,还是水位埋深、渗透性能及富水性均存在较大差异。河谷孔隙潜水呈条带状、片状分布于渭河干流盆地及榜沙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等较大一级支流的河谷平原地区,具有地下水位埋藏浅、水量丰富、水交替作用强烈和水质较好的特点,是天水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城区现状供水水源的主要开采对象。

根据《天水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全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66765.4万m3/a,其中山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7575.6万m3/a,河(沟)谷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39189.8万m3/a,按照流域统计,渭河流域为54690.3万m3/a,嘉陵江流域为12075.1万m3/a。

1.2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山区地下水资源含水层分布很不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可开采的主要为河(沟)谷区地下水。河(沟)谷区第四系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绝大部分是由地表水(渠系渗漏、灌溉回归水、河流入渗等)补给或转化而来,主要存在于渭河干流的武山、洛门、磐安、甘谷、三阳川、麦积等河谷盆地及主要支流榜沙河、牛头河、藉河、葫芦河的河谷盆地中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结果,全市河(沟)谷区第四系地下水可开采资源21500万m3/a。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仅为2912万m3/a,而重复量占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96%。

1.3地下水质量

山区地下水中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的水化学类型属HCO- 3—Ca2+—Mg2+型,矿化度小于500mg/L,水质良好;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的水化学类型大多为SO2- 4-Cl--Na+-Mg2+型或Cl--SO2- 4-Na+型,矿化度大于3000mg/L,水质极差,仅张川—龙山盆地内属HCO- 3-Mg2+-Na+型,矿化度为300-600mg/L,水质较好;分布于掌(杖)形地的黄土孔隙裂隙潜水的水化学类型属HCO- 3-Ca2+-Mg2+型,矿化度400~800mg/L,水质良好,但分布于葫芦河、散渡河流域的矿化度为1000~3000mg/L,属HCO- 3-SO2- 4-Na+-Mg2+型水,水质略差;河(沟)谷孔隙潜水的水质类型比较复杂,大致以渭河为界,渭河以北水化学类型以SO2-4-HCO- 3-Na+-Mg2+型为主,矿化度1100~1800mg/L,水质较差,渭河南岸水化学类型为HCO- 3-Na+-Mg2+-Ca2+或HCO- 3-SO2- 4-Cl--Na+-Ca2+型,矿化度500~1200mg/L,水质较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分布在基岩山区、沟谷区的地下水主要作为分散村社的人畜饮用水源,只有少数相对宽阔的沟台地上通过截引泉水或开采浅层地下水灌溉;城市和乡镇密集分布的河谷平原区,城市生活、工业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均开采地下水,目前全市城市供水除张家川县城由地表水供水以外,中心城区及其余县城均由地下水水源地供水。

2018年全市地下水开采井共有2198眼,地下水取水量达1.3154亿m3,其中城市集中供水开采地下水4149万m3/a,工业用水开采地下水2731万m3/a,农村人畜饮用水集中开采地下水3749万m3/a,农田灌溉开采地下水2525万m3/a。

3地下水超采区现状

天水市现有3处浅层小型一般地下水超采区,分别为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浅层小型一般超采区,超采面积137.77km2,超采区地下水可开采量404万m3,2015年超采量68.57万m3,经近年来不断治理,2018年实际开采量430.36万m3,超采量26.36万m3。

4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贫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全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河谷冲洪积层中,含水层厚度小,地下水动态受降雨影响明显,干旱季节水位下降较快。由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水位持续下降区主要分布于甘谷、武山渭河河谷,秦州区西十里水源地至麦积区慕滩水源地,造成部分开采井报废、马跑泉、官泉等名泉消失。社棠铁路以北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矿化度和总硬度逐年升高,水质恶化。

地下水源供水保障程度低。由于供水水源长期过量开采和受连年干旱少雨等因素影响,各县区地下水源地均出现水位下降,产水能力连年大幅减少,部分城区存在水压偏低或白天无水夜间等水的情况,供水量不足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差。甘谷、秦安受区域地质地层岩性的影响,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硬度等项目超标。

5对策与建议

5.1严格实行地下水水位和取水总量双控制。要根据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针对地下水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区地下水水位和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执行并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全面压减地下水开采量,消除地下水超采现象,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逐渐恢复地下水位,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修复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2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强化建设项目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真正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按照地下水取用总量是否达到控制指标,采取暂停或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地下水开采量。在一般超采区内确需新建地下水取水井的,要在现有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和现有机井内调剂解决,并逐步削减地下水开采量。

5.3实施水源置换等工程措施。随着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天水引洮二期供水工程、曲溪水库、白龙江引水工程等供水工程建成后,关闭超采区现有地下水水源地和部分农业灌溉井,水源地供水由地表水替代。对已完成水源置换工程、高效节水改造工程的区域,对地下水超采区内置换出的水源井实施开采井封填。

5.4积极推行建立节水型社会。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提高产品、企业和产业的用水效率。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创造与当地水资源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地下水循环利用。实施高效节水改造工程,通过滴灌和高标准低压管道灌溉,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设施农业。

5.5完善地下水监控体系和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地下水取用水户计量设施安装,结合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实现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开发利用情况、超采状况等的动态监控,建立覆盖地下水监控管理平台。制定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水量指标控制方案,对地下水资源及其采补平衡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对地下水开采与压采实行动态计划管理,规范地下水开采监督管理,向社会通报地下水压采进展情况,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论文作者:闫博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  ;  ;  ;  ;  ;  ;  ;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论文_闫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