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中医院 237006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实施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从急诊全程的急救时间来看,观察组的急救时间比对照组的短(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和二次住院率对于对照组也比较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具有很大的实施价值,值得在护理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实施价值
在心内科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病往往起病急、病情危重以及病情发展快速,若不能对患者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方案,就会导致患者的心肌缺血,往往缺血范围大,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死亡。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有很大的难度,常规的护理方式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护理方法不足以应对这类危急疾病,这就要采取到全程优化护理这一新型的护理方式,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有很大的实施价值。通过本次研究,采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主要对比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实施价值。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3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63.1±4.9)岁;从患者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为0.4~11小时,平均时间为(5.1±1.2)小时。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61.5±5.4)岁;从患者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为0.5~13小时,平均时间为(5.5±1.5)小时。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先天性疾病和严重疾病等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从发病到就诊时间等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把病情危急的患者送至抢救室进行抢救,对于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在进抢救室之前,先去给医生问诊,然后再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比如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病房进行巡视等。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优化接诊患者的流程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先送往抢救室进行抢救,并开启绿色通道,尽量给患者最短的时间做好检查救治的工作,以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做一个初步的诊断,如发现患者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迹象,要及时给患者做抽血检查。
1.2.2优化抢救患者的流程
把急诊负责的护理人员分为几个护理小组,对每个护理小组分配好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避免医患矛盾。在对病人的急诊过后,护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做好评估和诊断的工作,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救治,此外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检测,如若发现任何异常,需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进行抢救。
1.2.3信息化系统建立
在对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可以把网络系统信息化,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上,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检查结果等及时发布,对这个发布的信息在各部门都可以看到,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2.4优化对患者的交接工作
在交接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转运交接单进行规范的填写,做好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异常等工作,以提高交接工作的效率,并保证交接内容的清晰明了,避免失误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急救时间包括评估、静脉用药、心电图、静脉采血的时间。对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二次住院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
对于各项急救时间,观察组所用的时间比对照组的短,这两组各项急救时间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和二次住院率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分别为22.1%、2.9%,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二次住院率分别为30.9%、9.2%。通过比较可看出,对照组在疾病复发率和二次住院率上均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通过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越来越普遍,而且发病群体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人,大部分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心绞痛、烦躁不安、咳嗽等症状,严重时会猝死,死亡率极高。患者从发病到救治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影响着患者救治的效果,如果这一过程使用时间短,则救治的成功率就高,如果用时过长,则救治的失败率就高,救治失败大多数直接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由此可以看出,优质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是多么关键,优化护理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优化各项急救时间,赢回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抢救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实施价值,值得在护理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宝珍,张小红,牛娟,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
[2]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0).
[3]吴耀利.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
论文作者:邬登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全程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