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300)
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高血压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选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选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后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心脏病采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是具备显著疗效和安全性的用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有效的控制血压,促进心功能改善。
关键词:缬沙坦;美托洛尔;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有非常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高血压心脏病是其中发生率高且严重的合并症[1]。对于此类患者,帮助其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是治疗的重点。缬沙坦、美托洛尔均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本文分析了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高血压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7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的1月~2017年的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高血压心脏病相关的诊断标准,且经各项辅助检查证实诊断。②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未合并恶性肿瘤,未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别纳入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7例,两组资料:治疗组有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是(56.3±3.2)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是(3.4±1.6)年。对照组有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是(57.1±3.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是(3.1±1.3)年。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除常规治疗,予以缬沙坦治疗,用药方法:缬沙坦,初始用药是80m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1次,在用药2周后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调整适当增加用药剂量,维持用药剂量不超过每天160mg。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予以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用药方法:缬沙坦用药剂量和时机与对照组相同;美托洛尔,初始用药剂量是每次6.25m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2次,用药后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耐受能力逐级调整用药药剂量,但要注意保持最高不超过每天100mg的靶剂量。
所有患者均接受90d的用药治疗,用药期间,做好随访工作,加强对其病情变化的掌握,帮助其及时处理用药后产生的不适。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心脏病病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后,分别帮助患者进行血压水平检测以及心功能评估。
1.4疗效判定
用药结束时,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和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患者在用药结束时血压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或改善明显,心功能分级在I~II级,视作显效;患者在用药结束时血压水平有所下降,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视为有效;;患者在用药结束时血压水平无下降,心功能未见改善,视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
在用药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用药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用药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
1.2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后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主要因患者对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使得血压水平长时间不稳定,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心脏的负荷,长久如此造成心脏功能、结果均优势改变,加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效应,使得机体有水钠潴留状况存在,使得左心室肥厚且心肌负荷上升,进而导致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机能障碍[2]。可以看出,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2级以上以及存在较多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以减少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风险。由于此病的发生和进展都与血压水平长时间过高有关,固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血压是治疗的重点。治疗方面,此类患者多主张联合用药,以尽快促进血压下降,也利于用药不良反应的减少[3]。
缬沙坦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降压药物,属AngⅡ受体特异性阻滞类药物,近年来该药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药经口服进入机体,能够有效与ATI受体相结合,同时AngⅡ存在的生物学效应起到一定竞争性机制,进而产生抑制,获得有效的降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效果[4]。其主要机制体现在:有效阻断AngⅡ和ATI受体结合,从而是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对肾脏排钠量有一定促进,减少水钠潴留;抑制心肌平滑肌;不会抑制缓激肽分解,进而减少了干咳、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美托洛尔是阻滞β1受体类药物,在用药后,药物中有效程度能够具备选择性的阻断β1受体活性,同时对儿茶酚胺对血管起到的收缩效果予以阻碍,同时对儿茶酚胺对血管起到的收缩效果予以阻碍,使细胞与体液免疫受到的损伤减轻,同时起到保护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供,促进心脏氧耗量下降的效果。此外,美托洛尔有快速吸收的优点,能够在服药后快速获得90%以上的吸收率,对猝死的预防有积极的效果[5]。但美托洛尔生物利用度不尽如人意,常常需要一类效用长久的药物辅助,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是临床较为合理的用药方案。本文结果提示,治疗组在用药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后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上述结果证明,高血压心脏病采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是具备显著疗效和安全性的用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有效的控制血压,促进心功能改善。
参考文献
[1]胡征东. 受体阻滞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57 - 159.
[2]曹凯.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5(19):167 - 168.
[3]黎志成,区育华,黄志凌. 高血压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8):411 - 412.
[4]臧书梅.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2,6(16):112 - 113.
[5]王传花.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145-146.
论文作者:周翠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病论文; 血压论文; 水平论文; 洛尔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