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亲本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基本条件_水稻论文

结交亲本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基本条件_水稻论文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杂交水稻制种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期论文,水稻论文,高产论文,基本条件论文,父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杂交水稻制种通过播期调节,奠定了花期相遇的基础。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秧苗素质、栽插深浅和肥水管理等的差异,常导致花期不遇或相遇不好。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地进行花期调整,保证制种田花期相遇良好。

秧田期和分蘖期调节

秧田期和分蘖期调节的依据是“对应叶龄”数。通过叶龄观察,如果发现某一亲本的“对应叶龄”数明显超过加一亲本,就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初步调整。

1.秧龄调节法: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秧龄的长短对移栽后秧苗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即秧龄的长短影响播始历期的长短。秧龄超过一定阶段,抽穗期就有推迟的趋势。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适宜的秧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父本早于母本,可以适当提早母本的栽插期,缩短母本秧龄;若母本早于父本,可推迟母本的栽持期,适当延长母本秧龄,达到协调父母本生育期的目的。

2.栽培技术调节:一是通过移栽时间来调节。如果母本早于父本,母本可以安排在上午移栽,田间保持落水层,加重植伤,以推迟母本发育;如果母本迟于父本,则母本可安排在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移栽,田间保持5cm左右的深水层,以减少高温造成的植伤,促进母本发育。二是采用移栽方法调节。如果母本早于父本,母本拔秧后洗泥移栽,减慢活棵的速度,推迟母本发育;如果母本迟于父本,则母本带泥移栽,提早活棵,促进母本发育。三是在大田管理上实行科学管水,科学施肥,防止肥水管理不合理而出现僵苗或过旺苗而导致花期不遇。

3.中耕调节法:根据中耕伤根的原理,对生长偏快的亲本采取深中耕,对发育偏慢的亲本实行浅中耕。

幼穗分化前期调节

幼穗分化前期调节的依据是幼穗发育进度。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及时进行调整。

1.水分调节:利用制种田亲本对水分敏感程度的不同进行水促干控。若父本早于母本,可在一期至三期控水晒田,控制父本发育;若母本早于父本,则在一期至三期灌水,促进父本生长。

2.肥料调节:偏施氮肥有推迟始穗,偏施磷钾肥有促进提早抽穗的作用。如果父早母迟,可对父本行偏施氮肥,每667m2偏施尿素5kg-8kg;或每667m2用钾肥8kg-10kg偏施母本。

3.多效唑调节:对生长偏快的亲本,在幼穗分化四期前,每667m2用200mg/kg-300mg/kg的多效唑水溶液50kg喷雾,可延迟其生育,推迟抽穗。

幼穗分化后期调节

1.赤霉素调节:若父本偏迟,可在父本幼穗分化进入七期后,每667m2用九二Olg对水喷施父本;若母本偏迟,可在母本幼穗分化进入七期后,每667m2用九二O15g对水喷施母本,一般可调节两三天。

2.割叶调节:割叶可减少穗层障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花期。如果父本偏早,可在幼穗分化后期轻割叶调整。

此外,还可以用调花宝等调节,一般在幼穗分化后期,每667m2用3g-5g对水45kg-50kg对偏迟的亲本进行喷雾。总之,在花期调节上宜早调稳调。在调节技术上,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要早促、稳促,控要控得准。要以肥水调节为主,其他调节方法为辅。

标签:;  

结交亲本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基本条件_水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