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概念诠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以往各种理论对“自我”这一术语概念内涵的看法进行了述评,归纳出:1.“自我”与“我的”、“大我”、“小我”等概念的关系;2.自我活动的内在机制;3.自我内在冲突与统一;4.自我作用的积极与消极等四个问题做为线索,得出结论, 与其把“自我”规定为某个实体,不如说自我是人——这一生物实体的某一类内在活动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涉及相应的心理过程、状态、内容以及社会事实。且本文更注重的是通过回答以上线索性问题来诠释“自我”,采用高度概括与必要的诠释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文的思索。
[关键词] 自我 自我意识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句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苏格拉底更把这句话规定为哲学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不但继续为哲学研究所关注,更成为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关心的基本议题,即“自我”问题。在这样长的时间里,日常语言和学术研究中使用的有关自我的名词术语不下数十种之多,可见问题的复杂程度。本文试对以往部分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做为接下来实证研究的前提。
一、回顾
1.如前所述,自我问题有其哲学上的渊源。但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人们“以为在人体内一定有某种东西在主宰着人的活动,这个东西他们称之为‘灵气’或‘灵魂’”〔1〕。 于是柏拉图说:“灵魂……是形体的变化和移动的主要发动者。”〔2〕对他们来说,灵魂既控制着人的形体活动, 是人的意识活动;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到笛卡尔试图以机械的反射概念来解释意识活动,却又同时认为,“人是有心灵的,……如果兼就他的心灵来讲,他就是超机械的了”〔3〕,亦即是说, 人可以凭借“心灵”来主动地控制自身,而不是象动物那样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笛卡尔把个体自身的控制管理者与身体区分开来,“心灵”就比较接近我们的“自我”这一术语了。进而马克思指出:“无论任何时候,意识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4 〕詹姆斯指出“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5〕,意味着人们开始认识到自我与意识活动的关系, 并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区分出来:当我们看到了某物,当我们在思考某个问题……,我们怎样知道自己在看或自己在思考呢?是通过那个能够意识“被意识”的东西,是通过那个“思想者”,也就是通过我们今天所说的自我的作用。但“自我”是什么呢?
2.但“自我”是什么呢?心理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类:(1 )认为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事物或关系等,如詹姆斯认为:“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6〕; 这种观点侧重于“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外显出来的具体形态,与其说是对“自我”的概括,不如说是对“我”的分析。(2)弗洛伊德从生物学角度出发, 把自我看做是一个按照现实原则活动的生物组织。在他超我、自我、本我的人格结构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两种思想倾向:a 努力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自我;b强调人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中生存。 前者是弗洛伊德对“自我”生理机制的一种猜想,只是“生物有机体”一词受时间限制而过于笼统;后者则引导我们思考,自我活动如自我评价,自我修养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哈特曼提出自我是一种机能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对弗洛伊德适应思想的发挥。(3)荣格把自我看做是个人意识到的一切事物, 把视线投向个体的内在经验。到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现象学的思想来解释自我,就更加重视个体内在经验的意义,如罗杰斯认为:“开始,幼儿在他们的现象场中不能区分各类事物;所有事件都混合在一种简单的结构中。然后,逐渐通过使用语言符号诸如宾语“我”和主语“我”的经验,部分现象场就分化为自我。”〔7〕(4)前苏联科恩在他的《自我论》中,从多角度回顾和批评了西方哲学与心理学对自我问题的研究,认为“人的‘自我’始终都是个体特性与普遍特性的合金”〔8〕, 强调“自我”的发展力量和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对责任的选择和承当,把个体放在社会关系中研究。(5 )我国学者主要把“自我”与“自我意识”等同起来进行研究,如时蓉华“自我意识也称自我”〔9 〕沙莲香“自我又称自我意识”〔10〕,或直接研究自我意识,自我差异,自我评价等问题,并不着力讨论“自我”的概念。
3.与“自我是什么”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是“自我”的结构问题。詹姆斯从社会生活角度定义“自我”的同时,把自我分为“经验的我”和“纯粹的我”两个部分,但经验的我与纯粹的我如何联系在一起?米德霍妮的解释也无法把自我的内容和活动联系起来。相对而言,倒是弗洛伊德尝试着把自我的本源,结构与定义联系起来思考,我们只能为他那些生造的神秘词汇感到遗憾。60年代末,美国精神病学家利夫顿描述了一个“普洛透斯式的人”的形象,认为在现当代社会,“个体已经不可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封闭自立的单子”〔11〕,而更近似于一个有着多副面貌的神话人物普洛透斯。哲学家特纳进一步认为,自我不但有多个,而且“始终是多维的和无中心的。”〔12〕这样的观点在八十年代开始得到心理学家的回应。贝克曼等发展出“对话的自我”理论,马库斯等提出自我图式理论,格根提出“多自我”的观点,逐渐打破了认为自我是有核心的实体的观念。综合这些理论,关于自我的概念主要有这样的分歧:(1)自我是实体的,还是过程的或观念、现象的;(2)自我是统一的还是多元分裂的;(3)自我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必须承认以上各种观点均有其可取之处,甚至面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歧我们也不能说分立的两极中何者绝对不正确。看着这些纷繁的思想观点,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呢?
二、自我的诠释
1.“自我”的日常语言解释。科学研究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因而对自我问题的思考有必要从日常生活语言中开始。根据字典上对“自我”一词的解释,就英文含义而言,“自我”首先指一个具备一定能力、性格、特征、本性等属性的个体本身,强调个体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身体;其次它指个体占有的利益;第三种含义与中文含义最为接近,与动词结合表示该动作由自己发出又以自己为对象。当然这些日常语言的解释远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线索:a.“自我”首先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称谓——“我”、“自己”、“我自己”等代词的附合,但为什么詹姆斯的解释和字典的解释都把个体的能力、特质甚至利益包括进来呢?b.“自我”有时指一种个体以自身为对象或目的的活动形式,加上具体的内容就成了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等,个体为什么能够以自身为操作对象进行反映、意识、修养、评价等活动呢?另外,根据前面总结的几点分歧:c.为什么自我是统一的,又是分化和多元的甚至是矛盾的呢?d.自我对个体的作用究竟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本文试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来理解“自我”。
2.“自我”与“我”。理论家们大多以“统一”为假设来进行自我研究,即使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斗争的幽灵, 也终究统一于“ego”——自我“处在伊底与外部世界之间”,以现实原则对本我进行管理,执行人的行为:既然人不可能既“吃饭”又“不吃饭”,执行者“自我”也就当然地把人统一起来了。事实上,人是一个在矛盾冲突中统一起来的有机整体。人类自身冲突的基本来源之一即是器官的分工:器官的分工使某些器官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起初是心而后是头脑被人们当做中枢,是领导者和核心,于是当人们说“我看到自己在写字”,“我让自己坐下来”时,同一句话中的两个代词有不同的含义,代表了个体身体的不同部分:前者是头脑——我们知道脑神经系统对整个身体的调控作用,而后者则是人体的其他部分,比如手或整个运动系统。这种区分不仅是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的社会心理学的区分,而且包括着基本的生理差别:神经系统与其他生理结构的分工。
对于一般的动物,神经系统只是在感觉与反应之间起到通讯员的传导作用。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化,神经系统就发展成为超于本能之上的主体。个体是否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以及究竟选择何种具体的反应形式等不再单纯决定于环境,神经系统成为决策者,直接支配个体的活动。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个体与他周围事物的从属、支配、占有等关系,又模糊的意识到上述脑与身的支配与从属关系,这样,两种“中心+外围”的关系就自然的联系起来,从而把个体的中枢系统,个体身体的整体和个体外部的相关事物联成一个边界不定的系统整体——“我”。之所以这些事物能够被统称为“我”,另一个原因是“我”字是一个代词,而不是那些与事物有特定对应关系的名词,于是“我”的边界是随着情境变化的。当个体以自己的整个身体为中心,以占有物,相属事物等关联事物为外围时,便形成了“我”的大边界。即国人所说的“大我”了。“以天下为己任”是同样的情况。“自我”是“我”的自称,当然也难以避免边界的模糊性了。这是我们对第一个问题,“我”与“自我”关系的认识。
3.自我活动的内在机制假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俗语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第二问题。任何一个不可分的单元,都不可能对自身发生任何作用,因为作用必然是作用者与受作用者之间的,发生在至少两个事物之间。个体内部的分化与分工,使构成系统的部分要素可以反映其它要素,是主我与客我分化的基础。更详细地叙述我们的解释:在我们的身体里并不存在那么一个专司决策的神经细胞,只有一个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网络。神经纤维之间彼此的联系使它们可以互通信息——这些信息当然是神经冲动形式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也许是一个单独的神经细胞,也许是由若干细胞构成的神经团,就成为具备接受信息输入、贮存信息、加工信息和向外输出信息功能的单位,这些功能单位在信息的传导中相互反映,构成了自我意识的生理基础。例如:A、B、C 三个功能单位,当A正在处理某种视觉信息时,B几乎在同时接受了来自A 的信息,从而可以对A进行监视,并且向A发送信息影响A 的信息加工而完成控制,C则可能对B有同样的监控关系,于是细心体会的人们会发现,“我看到了一盏灯”,“我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一盏灯”,“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注意着自己看灯的活动”……
当然A、B、C三者的地位并不是固变的,此时的A→B→C的关系可能在另一情境中转变为B→A→C。在这样简单的反映与控制的基础上, 个体对自身的反映活动可以被记忆,“我记得我那天……”;可以被思考,“我认为我做得……”;……这些高级的反映活动就是人们生活中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能够意识自我,反映自身,其基本条件是个体器官和子系统的分工(8大系统), 更多的“自我”活动是神经系统中不同功能单位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行反映的部分即“主我”,被反映的部分即“客我”。这是我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4.自我的统一与分化。个体的任何内在冲突都在行为与活动中最终统一起来。人将自己看做统一体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 )随着成熟与社会化,个体的社会角色与理想追求稳定下来,获得了明确的角色行为规范,心理内容趋于统合;(2 )在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中具备稳定的成份,社会化使这些稳定成份增加,并日益为个体认识,使同一感得以形成和巩固;(3)基于“我是一个人”的一般经验, 个体往往通过区别“真我”与“伪我”来维持自我认知的谐调,统一内在的自我矛盾。
但另一方面,人总是按照他为自己设计的理想形象与行为过程进行各种活动,其内在过程可简示如下图:
由于参与心理活动的内容差异是心理活动差异的主要原因,心理内容是进行知觉和行为设计的依据,因而成为上述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多数生活情境中,参与上述过程的只是心理内容中的一个单纯的部分,因而个体不会体验到自我的分化与矛盾。但在冲突情境中,或者个体试图寻求统一的自我时,就会有更为复杂的心理内容参与进来,造成从社会知觉到行为设计过程的分化与冲突。以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为例:当海德遇到了不肯卖药的医生,直接的行为设计可能是不择手段地谋取药品来救妻子,但新的心理内容参与进来,必须遵守法律的信条遏止海德的犯罪行为,于是海德处于两难之中,“我要保全我的妻子”,“我不能触犯法律”,这两个心理内容单元在特殊情境下的矛盾,使海德的自我分化为彼此对立的两个。进一步分析,海德心理内容中的不和谐是固有的,即无条件的人性原则与无条件的守法原则之间的矛盾,只是这种矛盾在一般情境下未能表现出来而已。
如果把海德故事中的矛盾归为社会要求内部的矛盾,我们还必须明白两点:第一,这些社会要求只有被个体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内容,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中不可动摇的部分之后,才有可能造成自身的矛盾。第二,心理内容的矛盾至少还有两类,即个体自身的矛盾和个体特质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基于这样的原因,如未经过足够复杂和艰苦的概括整理,则个体的经验越多,越容易成为他顾虑的包袱,面临冲突情境时瞻前顾后。而“初生牛犊不怕虎”则是相反的情况。可以说,每当个体在生活经历中形成一种明确的人格特质;每当他获得了一项权利或承担了一项义务;每当他掌握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或观点……都可能在他的自我中增加一个单元。个体自我的复杂程度是与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一致的。矛盾冲突只是自我的各个单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格京(1965年)实验发现被试的自我描述受到他人自我描述的正向影响。这种结果的出现,要么主我是多元的,分别代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么客我是多元的,分别代表不同的行为表现——如下图。显然Ac值高于Aa值。
主我:A:自谦(高标准)。B:一般。C:自夸(低标准)。
客我:a:缺点方面。b:日常特性。c:优点方面
当然,尽管“自我”在结构上是多元的,究竟“主我”中的哪一元对客我中的哪一元进行认知、评价和行为彰显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却最终服务于自我活动在功能上的核心——追求个体社会生活中内在与外在的平衡,这恐怕也是自我统一性的意义所在。
5.自我的作用:积极与消极?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来说明人格的内在冲突。这三个术语经常为后来研究自我问题的人们所重视。如果把弗洛伊德理论中对“性欲”的过分强调剔除,则这三个概念代表着这样的涵义:“本我”来自人的本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各种个人欲望满足,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特征;“超我”来自社会文化,是个体在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种种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为主要内容,这些社会文化与道德信念对个体的要求往往以牺牲个人服从整体为主,甚至要求个体行为完全道德化,因而与“本我”相对立;“自我”则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协调矛盾,按照现实原则,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是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那么我们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自我”的作用在不同的时刻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认为,人是动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当人的动物性与利己性与其社会性相冲突时,他必须对自身做出调整,用服从社会要求或逃避冲突情境等方式来消除冲突,在这样的过程中,自我的作用主要是消极地与野蛮的动物性本能相抗争;但人的生活不仅如此,人完全有能力在更多的时间内摆脱本能的纷扰,成为一个社会性良好的人,按照超我的追求来活动,在现实中积极地引导自身实现理想化自我——超我,这时自我的作用是积极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读者应当对“自我”的概念有所了解。笔者认为,“自我”是人类个体对自身或部分相关事物进行反映和意识活动的所有心理现象的总称。既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该状态下,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心理内容或相关事物;又是一类心理过程的总称,当个体注意力集中于自身某些部分后进行的各种心理——行为活动,也称为自我意识活动,由主我对客我的反映构成。在心理活动中,主我与客我均以一定的神经生理结构为物质基础,是具备输入、输出,记忆和加工信息功能的元结构,这些元结构上存贮着个体的全部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社会事件把某些元结构联系起来,分别成为主我与客我;在行为活动中,主我仍由脑神经中的元结构构成,客我则指身体各部分主要是运动系统及其活动。自我还是个体全部心理内容的总称,这些心理内容可能是一些道德规范,文化知识,技术操作规范,自身行为与他人行为的记忆,个体自我认知形成的自我概念,对自身未来行为与其他状况的设想等各种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是个体全部生活经历的记录。自我的另一层含义是头脑→身体→社会的结构中部分事物的主体和关联者,有时指代活生生的肉体个人,有时指个体的部分心理内容(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有时指与个体相关的事物(大我与小我),有时指个体人格的表达状况(真我与伪我)。总之,笔者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观点;“自我”一词含义处于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流变中,具有很难统合的多面性,上述对“自我”概念涵义的总结希望不会成为画地为牢的榜样。在这个问题上,定义不如诠释。
本文于1996年12月1日收到。
ANNOTATION OF CONCEPTION OF "EGO"
Zhou Yue
(M.A.student in Education Dept.,Inner Mongolia Mormal University)
SYNOPSIS 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ion "ego" given in the past various theories,summing up the four problems as follows; A. the relations of the conception of "ego","mine", "the
spiritual
self"
and"individual";B.internal mechanism of selfactivity; C.conflict and unity in ego; D.active and passive of self- function,using them as clues a conclusion is drawn; 'ego' is not so much as a certain entity as it is a person,involving corresponding mental process,conditions,contents and social facts.KEY WORDS
autoanalysis,self-conscieousness,
注释:
〔1〕〔2〕〔3〕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版,第1、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29页。
〔5〕詹姆斯著、唐铖译:《心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3 年版,第258页。
〔6〕牡丹:《内蒙古蒙汉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比较研究》, 《内蒙古师大硕士论文集》,1996年,第54页。
〔7〕赫根汉著、冯增佼、何瑾译:《人格心理学》, 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页。
〔8〕〔11〕〔12〕科恩著、佟景韩译:《自我论》, 三联书店出版,1986年版,第218、219、234页。
〔9〕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01页。
〔10〕沙莲香:《传播学——人的信息加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