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论文_卢芸

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论文_卢芸

卢芸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文化馆 广西 百色 533199

摘要: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作为壮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它是我国较为罕见的一组民族民间宗教音乐曲调群,是原始宗教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结晶,具有深厚的壮族文化底蕴。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现实中却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险,亟待人们去保护和传承;因此,笔者对于现阶段如何加深对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认识,并加以保护和传承,浅谈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凌云 壮族 七十二巫调 音乐 传承

一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概况

(一)历史渊源

早在3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就在凌云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由于生产力和认知力的低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多地受制于大自然,从而产生了对自然万物的崇敬或恐惧。壮族妇女为寄托哀思、缓解悲痛、祈福禳灾、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依托本民族独特的民间信仰体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七十二巫调音乐。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中国罕见的民族民间音乐调子群,也是目前我国保留最完整的由巫文化逐步转化而来的原生态音乐,其结构独特,旋律优美,是以女性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萌芽于远古越族巫教,形成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清朝时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在凌云壮族民间传承。

(二)演唱形式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凌云县泗城镇壮族女巫举行仪式时所唱的一种巫歌,也称巫论,壮语称“欢经”; 泗城巫歌是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一般为女声独唱,用壮语演唱。演唱时女巫坐着,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巫婆左手拿一把挂有凤凰香囊和麒麟铜铃的扇子,右手拿一张配有铜铃的红手帕,歌声、脚踏声同起同落;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主要分为“伴奏乐”和“声乐”两类,其结构模式大多为一段体式,仅有个别曲调属于二段曲式,调式音列主要包括四声音列、五声调式,节奏特点包括有序律动和无序律动。在转调时不断地体现出不同风格和个性,柔、凶、散板较鲜明,尤其是散板,柔得像清清流淌的溪水,又像高山上慢慢飘飞的云雾,旋律无不体现出大自然灵活灵现的气派。

(三)主要特点

巫调是凌云泗城独有的一种民歌形式,风格独特,各种曲调唱法不一,自明朝天顺年间以来,巫就成为凌云泗城壮族妇女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流传历史悠久。它反映了当地壮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民俗、信仰等方面,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曲目十分丰富,共有七十二个调子,并用凌云七十二个人文和自然景点的名称命名,每个调子有的优美柔和,有的激愤昂扬,有的悲切痛心。其中既有传统曲目,又有民间艺人依据巫调音乐元素改编的曲目,更有艺术家们根据巫调音乐元素创编的曲目,它是目前我国保留最完整的由巫文化逐步转化而来的原生态音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重要价值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原始宗教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结晶,它拥有历史的悠久性、影响的深刻性、曲目的丰富性、突出的生命力以及艺术的独特性,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种类,同时也为壮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一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与壮族的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包含着壮族自然观、哲学观和审美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二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集壮族民间音乐之大成,与壮族民间乐舞、民间歌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表现力极为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

三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描绘和体现了壮族民间信仰、伦理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心理,对于音乐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多学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积淀着壮族文化基因和艺术追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汉、瑶音乐元素,充分体现了壮、汉、瑶诸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是壮、汉、瑶之间文化互动的标志和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

1、传播途径少,速度慢,方式单一

由于凌云泗城壮族巫调自古以来都是以口耳相传,从事巫事活动的巫事者、信徒、崇拜参与的女性多为文盲。

2、内容神秘复杂,难以掌握

凌云泗城壮族巫调本身内容较神秘,复杂而深奥,就七十二个曲调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演唱民歌基础,很难唱出七十二个不同情趣、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来。

3.对巫教的偏见,传承对象稀少

巫教一直都受到人们的歧视,视其为邪教,使巫教活动全都在隐蔽中进行,很多人谈巫色变,对巫教有恐惧的心理。所以,如果没有条件和巫事者长期接融相处,就难以传承。

4、年轻人对七十二巫调音乐的认识不足

现代年轻人对凌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认识不足,特别是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内容方面,年轻人不了解七十二巫调音乐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学习、热爱传统音乐,加强校园传统音乐阵地建设,使我们珍贵的本土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四、对保护、传承和推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建议

为了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更好的保护、传承和推广,笔者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具体如下:

1.加大传播力度,加深公众了解

多举办巫调音乐的展演和比赛,将各种巫调音乐表演制成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或展品,加以宣传传播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以增强学习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她们自觉地投入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来。并通过宣传传播让更多的人群对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了解,扩大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的文化空间。

2.给予资助,鼓励创编

地方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巫调音乐的重视力度,定期举办传承人之间、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座谈会;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以相应的经费开支,解决老传承人的福利待遇,鼓励他们增加对后人的培养热情,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在合适的环境下,更好的传承下去。鼓励和组织专业艺术家和民间艺人据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元素创编新的曲目。

3.增加培训、开展巫歌进校园,实现音乐传承

在巫调音乐传习基地举办巫歌音乐爱好者培训班,在中小学开设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传习班,培养爱好者及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推动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传承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难的问题。

论文作者:卢芸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论文_卢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