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采用直接高分辨率CT和小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论文_王峻清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探究直接高分辨率CT(HRCT)以及小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慢性间质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共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分别使用HRCT以及MSCT对患儿进行诊断,将HRCT的诊断结果设为A组,将MSCT诊断结果设为B组,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以及使用剂量、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在蜂窝影、磨玻璃密度影、肺大泡影、结节影、网格影、囊状透亮区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图像在质量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且两组图像在诊断正确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使用小剂量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效果较好,具有缩短扫描时间以及减少放射量的优点。

【关键词】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直接高分辨率CT;小剂量多层螺旋CT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91-02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rect High-Resolution CT and Low-Dosage Multilayer Spiral CT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Wang Junq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hengdu women and children Central Hospita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rect high-resolution CT (HRCT) and low-dosage multilayer spiral CT (MSCT)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Method A total of 104 children with chronic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6 were diagnosed by HRCT and MSCT fo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 diagnostic result of HRCT was set as A group, and MSCT were set as B group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result, dosage, and scanning time for two diagnostic modes.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images in terms of Honeycomb shade, ground glass opacity, pulmonary nodule, nodular shadow, grid shadow, and cystic hyalomere with P > 0.05. There was no big difference regarding the quality in two groups with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 significance regarding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in two groups with P>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result is relatively better for children with chronic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hildren by using low-dosage multilayer spiral C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canning time shortening and radiation reduction.

【Key words】Pediatric Chronic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Direct High Resolution CT; Low-dosage Multilayer Spiral CT

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的致病因素较多,活动性气促以及进行性呼吸困难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剂量多层螺旋CT(MSCT)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学者的关注[1]。本文对2014年5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对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不同诊断方式进行你对比研究,共选取104例该病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本研究已经取得所有患者以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其中男51例,女53例,年龄3~12岁,平均(7.11±2.88)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进行沟通后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分别对其进行HRCT以及MSCT进行诊断,首先使用HRCT进行诊断,根据常规标准进行扫描,直接获得图像,将所得图像设为A组。

再对所有患儿进行MSCT方式检测,嘱咐患儿取仰卧位,对患儿使用16排螺旋扫描机进行扫描,具体扫描方式为:从肺尖向膈面进行扫描,为减少运动伪影嘱咐患儿深吸后进行憋气,对图像进行重组,将MSCT检测方式所得的图像设为B组。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CT检测所得图像进行比较并进行评分[2],将图像质量较差,模糊不清设为0分,将图像质量一般以及模糊不清的图像设为1分,将图像清晰、质量较高的设为2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同层面图像显影的相关评价

两组图像在蜂窝影、磨玻璃密度影、肺大泡影、结节影、网格影、囊状透亮区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临床对于该疾病的传统诊断方式为直接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正确率较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诊断方式具有辐射剂量过大、扫描时间较长的缺陷,对于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患儿来说,患儿大多年龄较小,高剂量长时间辐射对其身体健康危害较大[3]。

本文对2014年5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图像在蜂窝影、磨玻璃密度影、肺大泡影、结节影、网格影、囊状透亮区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图像在质量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且两组图像在诊断正确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两种诊断方式在对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结果方面无差异,但是HRCT具有扫描时间较长、辐射量较大的缺点,故在实际临床使用中,应当考虑其对儿童的危害,尽量选择MSCT对患儿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对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使用小剂量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效果较好,具有缩短扫描时间以及减少放射量的优点。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耿冀州,张熙尧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47-148.

[2]刘爱萍.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4):132-133.

[3]张小妮.儿童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11):728-731.

论文作者:王峻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采用直接高分辨率CT和小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论文_王峻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