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我院9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较对照组(22.22%)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对比,对照组(66.67%)低于观察组(88.8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缓解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52-02
前言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重度妊高症或重度妊娠高压,其致病因素包括遗传、胎盘缺血、氧化应激等。该病临床表现症状有头痛、眼花、抽搐等,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1]。随着分娩结束,部分患者妊高症的症状会逐渐消失,但重度妊高症需进行专业治疗与护理,以保证母婴安全[2]。我院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0例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妊高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25例;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0岁,平均年龄为30.18±2.24岁;最短孕周为32周,最长孕周为40周,平均孕周为35.35±2.11周。观察组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24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40岁,平均年龄为30.26±2.33岁;最短孕周为32周,最长孕周为39周,平均孕周为35.27±2.08周。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密切关注患者情况。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
(1)入院第1天。为患者安排干净、舒适的病房;介绍病区环境、结构,方便患者生活起居;告知患者相关规章制度、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要做的相关检查,消除其不安情绪。
(2)入院第二天至分娩前。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作息;带领患者进行相关身体检查,告知病情以便患者配合治疗;做好监测与记录,若发生紧急情况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急救措施。
(3)分娩当天。嘱咐患者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放松的心情;重度妊高症患者多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与配合方法,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待产妇回到病房,护理人员及时观察患者情况并记录好,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
(4)分娩后至出院。待患者分娩后教予清洁阴部、按摩子宫、乳房护理的方法;指导患者产后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营养,促进胃肠蠕动与乳汁分泌;指导患者产后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教予患者正确哺乳婴儿、护理婴儿的基本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包括抑郁、焦虑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的满意率,问卷内容包括对护理人员、护理内容等的评价,设置三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患者结合自身实际在对应的选项栏打勾。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对其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
两组经不同护理后,对照组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
两组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抑郁 焦虑
对照组45 9(20.00)11(24.44)
观察组45 2(4.44) 3(6.67)
χ25.075.41
P0.020.02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7例水肿、3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出现2例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χ2=6.15,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的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为10例,满意为20例,不满意为15例,总满意率为66.67%;观察组有23例非常满意,17例满意,5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8.89%,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6.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成员根据疾病诊断、手术方式制定的护理模式,以时间抽为延伸方向,自患者住院至出院,根据不同时期进行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护理[3]。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从患者住院之日、住院期间、分娩后至出院前,按照护理规划路径,对患者饮食、作息、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使患者了解自身的护理计划目标,自觉参与护理过程,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4-5]。
研究得出,对照组的抑郁、焦虑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较观察组(4.44%)高,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率(88.89%)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朝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9):2700-2701.
[2]张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3139-3141.
[3]王俊丽,吴秋华.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46-48.
[4]万会红.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42-343.
[5]赵丹,聂卫莉,田芬芬.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与临床,2015,19(30):4293-4294.
论文作者:晏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血压论文; 满意论文; 路径论文; 综合征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