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这一生活教育理论问世以来,一直以鲜明的观点在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们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借着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教育与生活的无痕对接再次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把语文由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更新语文,又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扮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平时生活离不开语文的大语文观。下面就简述自己在平时实践中的肤浅体会。
一、抓住“相似点”(设置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古诗《春晓》的安排与季节接近,我们可以把它调整在春季清晨有雨之时把课堂置于丝丝小雨之中,让学生在细丝一样的春雨中感受它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景。使文本与生活真切地联系一起,使学生、生活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物美、景美、事美、情美、人更美,由此巧妙运用,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用文本表现生活,根据自己观察体会到的初春时节春雨贵如油的事实情况改编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二、选准“争议点”(设置争议、让学生辩论)。
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围绕铁罐的争议展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时,我先把学生分成陶罐和铁罐两方展开辩论,让陶罐和铁罐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揭露对方缺点,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激烈进行中文章的寓意渐渐明晰,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一步步发展。“辩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明思想的倾向性,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学习《陶罐和铁罐》的过程中,我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自学课文后,正、反方学生振振有词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述时不仅运用文中的语言、例子、还列举生活中典型的、真实的事例加以论证。通过辩论,最后达成共识,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文和道的有机结合。
三、诠释“困惑之点”(学生感到困惑、模糊不清之处着重讨论)。
我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让学生反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阐明喜欢的理由以及对文章的看法,然后进行演讲比赛。由于学生选择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层次不同,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方法也不同,所以学生演讲的内容也不同。有人为人口膨胀发出叹息,有人阐发对环境破坏的愤怒,有人对不能移居其他星球饱含忧虑,也有的人对美好地球充满向往……通过演讲,学生互相启发,加深了理解,也拓宽了视野。
四、补充“空白之点”(对那些义在言外的想象空间加以扩充)。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情也是如此。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让学生表演“负荆请罪”一段,揣摩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当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之时,学生的情感已得到了升华,心灵自然得到了净化。
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年6月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论文作者:夏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