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论文_胡坦尧

北大医疗株洲市恺德心血管病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 探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划分2018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接收的63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n=31)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n=32)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统计各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房颤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血压水平、CRP水平及左室内径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在房颤复发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38%与38.71%,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血压水平及CRP水平,同时有助于避免房颤再次发作。

【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房颤;阿托伐他汀;缬沙坦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该病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高血压疾病诱发后,极易诱发房颤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具有较高的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率,科学、合理的房颤控制,在血栓栓塞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1}}。房颤发生率提高致使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发生。近些年来,相关医学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房颤的发生机诱发机制,其中,射频消融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我国针对导管射频融房颤使用范围受限,所以,大部分患者依旧采取药物治疗。其中,新发房颤及房颤复方预防属于上游治疗方法。目前,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主要采用他汀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本次实验主要针对2018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63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2018年9月接收,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n=31)中,男患与女患分别有18例和13例;年龄31岁-68岁,均龄值数(49.85±2.75)岁;平均体质量为(20.34±3.45)kg/m2;研究组(n=32)中,男患与女患分别有20例和12例;年龄32岁-65岁,均龄值数(48.89±2.68)岁;平均体质量为(20.41±3.39)kg/m2;在基线资料上,包括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与《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阵发性房颤诊断标准相符;房颤持续时间在7日以内;②经X线、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提示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③由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研究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脏、肾脏及心脏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心理障碍及精神异常者;③语言表达障碍及神志模糊者;④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治疗方案:降压药物及胺碘酮,胺碘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g),每日0.6g,每日3次;1-2周后,调整服用剂量,每日0.4g。

1.2.2 研究组

缬沙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820;生产厂家: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规格:80mg*7s)联合阿托伐他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7;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7s);缬沙坦:每日80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每日20mg,每日1次。两组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左房内径及CRP(C反应蛋白)、房颤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的处理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采用()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左房内径、舒张压、收缩压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临床指标()

2.2 比较两组房颤复发率

对照组中,12例复发房颤,房颤复发率为38.71%;研究组中,3例复发房颤,房颤复发率为9.38%,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x2=7.469;P=0.006)。

3 讨论

近些年来,关于房颤疾病诱发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房颤导致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中风等。据有关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心房纤维化,导致心房内部电传导发生改变,肌电重构异常,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造成心房内压力提高明显,最终导致房颤。血清CRP等炎性因子直接影响着房颤疾病的发展、发生等。临床上,通常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以此降低房颤发生率[2]。阿托伐他汀能够对炎症反应实施有效抑制,避免心房重构,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从而降低房颤复发率。缬沙坦可使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使心房重构延缓,避免房颤再次发生。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予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产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可将两种药物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血清CRP水平降低目的。通过对炎性细胞因子及神经内分泌激素产生抑制,降低纤维化及心肌肥厚可能性,使心肌重构时间延缓。结合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有助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避免形成超氧化物,使CRP水平降低,达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的目的,联合两者,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避免房颤疾病再次发生[3]。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左房内径、CRP水平、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相比于对照组更优(P<0.05);可见,联合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有助于合理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CRP水平;在房颤复发率方面,研究组是9.38%,对照组是38.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可知,利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避免房颤再次发生。

由上述内容分析,缬沙坦可将RASS阻断,使CRP水平降低,避免心房重构,降低房颤复发率。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对神经内分泌实施有效调节,使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同时联合缬沙坦,能够将两者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CRP水平进一步降低,延缓心房重构的目的,同时,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颤复发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治疗过程中,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合理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有助于避免房颤复发。

参考文献:

[1] 刘素阁,齐亚娟,王淑锦,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J]. 西北药学杂志,2018,33(06):98-102.

[2] 于敏,于爱清,于杜娟. 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干预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重构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7):1141-1144.

[3] 杨静,李钰兰.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管与心肌的保护作用[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3):224-226.

论文作者:胡坦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论文_胡坦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