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彭生玲 杨建华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嘉峪关 735100
【摘要】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478例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对照组基础上的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高压氧毒副反应发生率及护患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高压氧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8.95(473/478),高压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实施前降低。结论 舒适护理对高压氧治疗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并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院治疗,降低了氧舱运行风险。
【关健词】高压氧;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9.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047-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概念,突出“以人为本”,增强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舒适感【1】。近年来,高压氧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治疗的疾病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尤其是在各种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显示了明显的优势。我国的高压氧专科护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2012年3月-2015年6月我院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到高压氧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78例需做高压氧治疗患者,其中一氧化碳中毒41例、颅脑损伤35例、突发性耳鸣37例、脊髓损伤16例、脑血管病349例;年龄5-63岁,平均(46.7±3.6)岁。对照组: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21例,男119例,女102例。研究组: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257例,男133例,女1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基础和专科护理。研究组由高压氧主治医师2人、护士长、主管护士、康复医师构成治疗小组,共同评估高压氧治疗时机、压力和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制定护理重点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患者在入舱前、舱内、出舱后三个环节进行舒适护理,了解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
2舒适护理
2.1入舱前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
由于氧舱的特殊环境,病人初次接触会产生恐惧感和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告知患者治疗的基本原理、程序、配合方法等,以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
2.1.2护理评估
治疗前应对患者的病情、体位、肢体的活动能力和创口的愈合情况等进行评估。如患者感冒、发烧、腹泻,女病人在月经期,血压高于160/90mmhg(1mmhg=0.133kpa)应暂停治疗。
2.1.3进舱前宣教
告知患者应更换棉质衣服,严禁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物品如火柴、打火机等;不宜饱餐或过量饮水,进食产气食品如豆类等,婴儿1小时前不易哺乳进食;排空大小便,取下义齿、首饰、手表等;指导病人学会咽鼓管调压动作及面罩的佩戴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使用舱内的通讯设施和应急排气阀的使用方法。
2.2舱内护理
2.2.1体位的舒适护理
协助患者摆放体位,既符合疾病要求,又不妨碍生理功能并且舒适为原则。婴幼儿安抚好后,用约束带控制好肢体;昏迷压疮患者随时更换体位,被单保持平整、清洁、干燥,在骨突隆起处增加海绵垫;易发生呕吐的患者,将头部斜抬高15°-30°,侧卧或右侧卧位面向操舱人员,便于观察和防止呕吐物误入气道。
2.2.2环境的舒适护理
舱内环境布置整洁幽雅、灯光柔和,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舱内设置冷暖空调,治疗时提前10分钟开空调,保持舱温:夏天22-24℃,冬天18-22℃,定时进行换气洗舱,保持舱内空气清新。此外,要指导病人正确吸氧,减少吸氧时的不适感觉,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吸氧情况。
2.2.3心理的舒适护理
在关门前通过对讲机与他们患者及陪护家属取得联系,使他们有个适应过程。加压时通知舱内人员做好加压时的准备,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询问舱内人员各方面的感受。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开启咽鼓管的动作与方法,给患者一种安全感。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适合的音乐播放,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稳定患者忐忑不安的情绪。对老年、焦虑和抑郁心理患者,谈话时内尽量避开不良反应的话题,尊重他们的表达和感情宣泄。对缺乏治疗信心的患者,借助周围已有效的患者的影响力,安排新老患者混合座位,并安排在同一时间治疗利于互相交流,感受到高压氧治疗康复的希望,精神上得到放松,减轻不良反应,有效促进康复。
2.2.4管道的舒适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及夹闭,同时做好管道的标识。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时动作缓慢,注意保护导管,避免牵拉。动作轻、稳、准确。调高软包装液体莫菲氏管液面,调慢滴速。昏迷病人1%麻黄素滴鼻,气管切开患者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套管覆盖湿纱布,防治干燥空气刺激引起的误吸。
2.2.5社会舒适护理
部分家属无法陪同患者进入氧舱,要告诉患者相信自己,增强其治疗信心。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回答,并满足他们在氧舱等候室探视或是通过显示屏观看的要求。需护士陪舱的患者,随时关注变化,给予患者亲情的支持,使患者及家属均感受到护理人员在认真负责的治疗,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心理及社会需求。
2.3舱后护理
2.3.1出舱后的舒适护理
患者出舱后,应及时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适当休息5-10分钟,以防舱内外温差变化而引起不适;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提醒患者注意防寒保暖,提供清洁毛巾为出汗的患者擦干汗液,尽快帮老年及儿童穿戴好衣物,避免受凉并提供温开水,减少体液丧失;搬运患者时避免因震荡给患者造成的疼痛不适,注意伤口及各种引流管,平稳的将患者送至病房,并向家属交代治疗后注意事项,请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2出舱后的随访
一般于治疗后第二天随访,治疗期满再随访一次。责任护士评估高压氧治疗护理效果,为患者发放爱心联系卡,了解患者满意度,进行心理状况与舒适感评估,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继续指导,使患者能更好的积极配合医院的下一步治疗。
1.3评价标准
①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调查表形式进行调查,以1-10分表示,6分以上为满意。②对患者的舒适状态采用Kolcaba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四个方面,74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舒适感相对越佳。③高压氧毒副反应发生率的登记(包括气压伤、氧中毒、减压病、近视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
3.1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期舒适度比较
见表1.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
3.3两组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高压氧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氧中毒、减压病、气栓症、气压病。研究组257例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0例。对照组221例不良反应发生为10例,分别为减压病4例,气栓症2例,气压伤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
4讨论
随着高压氧医学以及急重症医学的发展,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治疗、早期康复、专科护理神经外科随访相结合构建了“颅脑损伤综合救治模式”[3]的重要环节之一。高压氧的舒适护理通过对患者详细的护理评价、个性化指导,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高压氧治疗环境,并在治疗中让患者得到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方面处于舒适满足感,让病人带着轻松,愉快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的心情接受高压氧治疗。
舒适护理贯穿于高压氧治疗整个过程中,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高压氧治疗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高压氧治疗的连续性,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明显提高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吕薇,吕进东.多人医用氧舱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6):848.
[2]谢小红,谢秋幼,徐洁明,等.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88
[3]郭锦梅,李航,肖宏.高压氧综合护理模式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37-139
论文作者:高静,彭生玲,杨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患者论文; 高压氧论文; 舒适论文; 心理论文; 舱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