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王建

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王建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地下的空间有着更大的作用,这就导致深基坑类型的工程逐渐增加,为了能够确保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地下连续墙这种技术的应用就开始越发普遍。基于此,在本篇文章中先阐明了建筑地基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类型与特点,进而针对建筑地基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展开了全面分析,最后提出了连续墙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更高,尤其是对地下工程项目。在深基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支护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演变成多样化的工程结构。为了不断提高作业的效率,确保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地下连续墙的发展。现结合地下连续墙发展现状进行如下分析:

1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连续墙具有如下优势:①地下连续墙施工对施工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可在狭窄施工场所完成施工,且施工振动小,不会产生较大噪音,整体效益高;②地下连续墙的墙体硬度、稳定习惯及刚度优异,可承载较大压力,不会出现沉降或位移现象;③地下连续墙适用范围广,无论是硬岩、软岩或软土地层,均可施工;④地下连续墙抗渗性能强,可替代传统的沉井或桩基础结构,作为支护结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2地下连续墙的特点分析

地下连续墙这种施工技术自身具有诸多特点,例如:在实际施工中的噪音与震动较小,效率与效益较高、质量与性能较强等,但并不是所有优点都可以适合任何工程所应用。在建筑地基工程中应用地下连续墙这种技术展开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与设施之间的关联较为紧密,所以在其中地下连续墙的实际厚度需要相同,在确定后就无法对其展开容易的修改。而且由于在深基坑中的工作范围过小,当深基坑的实际深度在30m之上的话,就一定要应用地下连续墙,其能够确保不会因为工程施工而破坏掉周围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性能。

3建筑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3.1导墙施工的把控

从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建设角度来说,设置导墙能够实现导向功能,引导施工作业人员更好的完成槽定位相关工作,确保基准线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开展成槽作业时,要确保泥浆水面以及围护槽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导墙截面形式多选择L形或者其他形式,为保证作业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土质条件以及支承荷载等的具体分析,结合地质条件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达到工程施工作业的技术质量要求,顺序开展深基坑施工作业。

3.2成槽施工

在成槽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试成槽施工,选择六幅槽段,作为试成槽区域。为明确试成槽的各项参数,施工单位结合周边环境与地址条件,选择10个监测点,对周边建筑、地面与管线进行沉降与位移监测,一旦施工中参数出现异常,立即终止试成槽工作,调节施工参数,避免塌落现象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成槽施工流程如下:采样适量槽段土,通过试验监测其各项参数,分析槽段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优化泥浆配制参数,提升槽壁稳定性;确保槽壁稳定;选择带有自动纠偏功能的成槽设备,保障成槽的垂直度;将成槽设备的斗体及液压铣铣头中心线与槽体的孔洞中心线对齐,再开展成槽施工;斗体抓斗时,在抓2~3斗后,需反方向转动斗体(即旋转180°);在抓进距离达到2m时,检测设备中心钢丝绳的位移,避免槽孔出现偏移,影响其垂直度;在抓进到砂层时,选择超声波测试仪,检测成槽施工参数,保障工程质量。如果成槽施工时,检测孔斜偏差较大,施工单位可应用液压铣设备修整。在成槽施工中,施工单位将施工速度控制在5m/h,避免过快施工引发槽壁塌落现象。在开挖施工距离槽底2~3m时,测量成槽施工的深度,避免超挖或少挖;在开挖深度与槽底标高一致时,完成成槽施工,并开展清壁施工。对于普通槽壁,刷壁次数超过5次;对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幅及闭合幅,施工单位进行超过20次的刷壁处理,再进行扫孔处理,避免槽壁存在泥皮等杂物。如果成槽期间出现塌落现象,施工单位可通过回填粘性土,提升槽壁强度。

3.3钢筋笼吊装就位的质量控制

(1)水平标高控制。在制作钢筋笼时,需要在钢筋笼的四角各选定1根竖向的主筋,在这4根主筋上要加焊一根钢筋笼吊筋,放入槽孔内的钢筋笼吊筋必须超出导墙表面大约200mm,调整好吊筋的位置,确保它们处于同一高度。使用全站仪测量钢筋上的各个标记,对放置好的钢筋笼标高进行调整。(2)轴线坐标控制。以轴线为中心划分地连墙单元槽段,将中心作为起点,左右两侧进行对称施工。如果出现转角或其他阻碍施工的问题导致划分的单元槽段无法与轴线对应,可以设置相应的辅助轴线。在钢筋笼上端中心两侧焊接水平筋,水平筋的位置应当与导墙的上表面相平,安装钢筋笼时要根据水平筋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水平筋上的轴线标记与导墙上的轴线标记处于同一位置。(3)钢筋笼安装调整、固定。合理使用吊车、千斤顶、撬杠等工具,及时调整钢筋笼轴线位置和水平标高,调整好的位置必须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固定。(4)对安装好的钢筋笼进行清孔处理。通过抓斗清砂或空压机气举法能够减少槽底沉渣,监理需要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继续进行施工。

3.4灌注混凝土

在应用地下连续墙这种技术展开建筑地基的施工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灌注混凝土,因此,在对配置混凝土的实际比例时,一定要根据工程施工对于结构强度的实际需求与塌落度的标准参数综合考核,从而确保灌注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在实际展开灌注操作时,通常都是在放置好钢筋笼的同时所展开,如果不能在放置好钢筋笼后的第一时间展开灌注操作时,一定要在四个小时之内展开灌注操作,从而避免槽壁会出现坍塌现象。当开始展开混凝土的灌注操作时,需要通过两个导管所展开共同灌注,导管的实际容量为2m3,从而确保灌注操作的初灌可以符合导管下方在混凝土中的深度需求。在开展混凝土的灌注操作时,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的表面上涨状况较为均匀,而且两个导管周围的混凝土表面之间相差的距离需要在0.5m之内,在灌注操作展开的同时还需要逐渐将导管的具体位置向上提拉,但还是需要确保其在混凝土之中的实际深度在3m之上,灌注的实际速度应该在一个小时2m之上。另外,在灌注操作展开以后就需要持续进行,如果因为某种特殊情况一定要终止灌注操作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为建筑地基的实际质量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对高层建筑的地基展开施工的过程中,地下连续墙这种技术逐渐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其不仅能够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实际质量,对于建筑整体的使用年限与安全性能等多方面都可以起到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究,从而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这样既能够对建筑地基的工程施工展开全面控制,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地基的各种性能,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通,牛平平,侯佩佩.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02).

[2]徐江平,林永贵.地下隧道主体结构与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协同优化[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12):20-22.

[3]李华星.探究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J].科技尚品,2017(1):63.

论文作者:王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王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