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给予台湾民众的启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启迪论文,民众论文,香港回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对蒙受屈辱达一个半世纪的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20世纪振奋人心的大事件。面对香港和平回归祖国,台湾同胞怎能不作联想、比较?其产生的冲击波,必然对两岸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台港五大同一差异
台湾与香港有太多的共同之处,至少有如下的五大同:1、土地:同属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人民:同属以黑头发、黄皮肤为特征的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人。3、历史:同遭帝国主义的长期霸占,台港民众都富有抵抗外来侵略、欺压的光辉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4、现状:同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口,既相濡以沫,又相得益彰,同样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5、前景:同样以改革开放的祖国内地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腹地。
台湾与香港一个比较大的现状差异是:香港是中国与英国谈判收回,实现和平统一;而台湾的主权则早在52年前即已从战败了的日本手中收回,由于内战遗留问题,有待和平解决统一问题。
两制不同能和平统一吗?
由于台港有许多共同之处,台港经贸利害关系唇齿相依,每年有上百万人次的人员交往,台人对香港的实际状况直接的观察了解,台湾民众对香港的顺利回归,实现和平统一,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联想。
第一个联想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制度,实现和平统一、和平相处的可能性问题。
在10多年前,中英谈判和平收回香港时,600万港人与2100万台人同样存在一个大疑虑,即祖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台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在冷战时期,曾经是那么的尖锐对立、对抗,现在能和平统一、和平共处吗?特别是祖国大陆和台港比较,土地、人口相差是那么大(香港比台湾,土地和人口更少得多),害怕会被“吞并消失”。相当多的港人是在1949年中共解放大陆的前前后后,怕“共产”而逃到香港的,港人的担忧和疑虑不比台人少。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曾有相当一部分港人移民异国他乡。13年风风雨雨的过渡期,终于平稳无险地度过了。大多数的港人终于相信了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是可能的;和平过渡、和平统一终于实现了。于是,出走的港人回流了,更多的投资者向香港蜂拥而来了,股市、房地产随着回归之日近而节节窜升了……定心丸吞在港人肚里,台人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感应”。
第二个重要联想是:香港为什么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回归“中华民国”?1997年7月1日凌晨,英国的国旗在香港最后降落,代之升起的是五星红旗。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回归社会主义为主体的祖国,成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共贺共庆。相信聪明智慧的台湾百姓,一定会悟出个中的道道来的。
台湾应该有什么样的前途?
自13年前中英签署香港回归祖国的联合声明以来,港人放手进军祖国内地,港资占中国外来投资的近60%(而台人因不断受到“戒急用忍”之限,台资只占大陆外来投资的不足10%)。港人大胆实施“前店后厂”策略,将制造业向内地大转移,港人在内地办的企业,员工已达400万左右,令台人望尘莫及。香港与台湾,同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原来的起跑点差不多,到1988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香港为8000多美元,台湾为7000多美元;而1996年香港跃升为24500美元,台湾则为12200美元,相差一倍之多。
而香港回归之后,其东西方交流的作用,正如台湾《天下杂志》今年6月号文章《小龙将变巨龙》所说的:“效率、便利、国际化,香港原来就有的竞争优势,加上大陆广大的市场腹地与中共在国际上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使得香港在九七后,成为更令人心动的经济磁场。”因此,台湾民众将思考让台湾也和香港一样,成为中华巨龙的两颗明珠,更加美丽,更加璀璨。
谁更安全?谁的国际活动空间更宽?
香港回归后,由中央政府派军驻扎,保卫国防,体现国家主权。驻港军队按香港基本法规定,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而军费则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港人不摊一分一厘。港人今后能稳定发展、安安全全,那么,台人将思考有何必要承担那么重的军费(占年度预算的1/4左右)、承担那么重的兵役(人人都需当兵),而使海峡两岸长期处于战备状态和军备竞赛之中。到底什么是台人的安全、台人的福祉?台人比港人,究竟谁更有安全保障?
至于国际生存空间问题,香港回归后,美、英、日等世界主要国家,都已表示特区护照与回归之前一样,畅通无阻;国际奥委会同意香港以“中国香港”名义参加国际比赛。可见统一之后的港人,国际生存空间,照样宽阔无比。那么,台人有何必要花那么多的血汗钱,去国际上搞什么呆子外交?港人回归祖国之后,作为堂堂正正的世界强国——中国人的一分子,不必搞金钱外交,到世界的任何国家,都享有大国、强国的政治尊严,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交流活动更富活力,这对台湾民众也将产生相当的诱惑力。
关于政治的民主自由问题
香港回归之前,是英国派英人任总督,督管港人,港人一个半世纪以来,处于二等公民的屈辱地位(台人也经历过日帝国派日人任总督,督管台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二等公民的屈辱,可谓同为苦难的同胞)。香港回归之后,港人推选的行政长官董建华走马上任,取代英人港督彭定康,在“一国两制”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回归后的香港,原来的各种报刊照样自由出版,各党派人士照样自由活动。所谓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香港原有的自由民主政治体制不变。回归之后,经历若干年的检验,在“一国两制”下,两种制度确实继续和平共处,相得益彰,台人将思考: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而且比港人更宽,祖国大陆既不派一官一吏,也不派一兵一卒到台湾,这种和平统一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最深刻的是心灵的启迪
港人遭英国150多年的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又沦落日帝的铁蹄之下,其经受外来侵略的苦难,与台人先有荷兰、西班牙的数十年侵占,后有日本的50年殖民统治,十分相似。台港先人都富有坚强的抵抗外来侵略的光荣爱国情操和中华民族可贵的英雄气节,郑成功、林则徐、孙中山等民族英杰,同样活在台港人民的心中。港人已回归,澳人将相随,台人何徘徊?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35周年、台湾光复52周年,又喜逢香港结束150多年的英人统治,实现“港人治港”,怎能不唤起台湾民众心灵中的中华民族自豪爱国之情?香港回归对台湾知识精英群的心灵触动,应该说是最深刻的。
我欣赏台湾《中国时报》“七一”社论《历史将记住这一天》的结论:“中国大陆要更开阔而自信地走向国际”,而在台湾的中国人,“要更勇敢地走出思考局限,走向结合着中华民族发展趋势的浪潮,才会有光明的远景!”
我愿以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代子民、台湾番薯仔一个普通的花甲老人的身份,表达如下的心愿,与众乡亲共勉之:百年国耻,今朝雪洗;巨龙腾飞,中华崛起。两岸合力,迎接新纪;民族振兴,富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