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之我见_科技论文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之我见_科技论文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体制改革论文,高校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展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令人振奋,鼓舞人心。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等学校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阵地,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强大力量。高校科技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市场经济接轨,在科教兴国、科教兴桂的实践中,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具有其他研究结构不可比拟的人才充足和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据1993年统计,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共有研究开发机构1800余个,32000多人,如果把从事教学兼搞科研的人员折算起来,则全国高校共有研究开发人员14万多人。1993年,高校承担各类研究课题近9万项,鉴定科技成果8800多项,申请专利2200多项,出版专著55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6.9万篇,获科研经费32亿多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星火奖中,高校获奖数分别占总数的50%、10.5%、21.3%和15%。

但是,长期以来,在单一计划体制下,我国高校科技工作从组织科技人员选题、立项、结题、到成果鉴定,发表论文都纳入国家计划。高校科研及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开发性研究相对较小,可以转化应用并形成规模生产的成果约占成果总数的20%,实际成功的转化率不到10%,这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表明,科技贡献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世界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有5—20%,到了80年代后已经达到60—80%。在日本,80年代后已达到80%。我国为35%,广西的科技贡献率近几年为30%。资料表明,我国、我区的科技贡献率是较低的。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目前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阻碍着科技的发展。

1、传统的高校科技体制自成体系,呈封闭、半封闭状态,不利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传统的高校体制,按照行政系统管理,科技机构行政化,是高校行政的附属物,不是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与经济没能更紧密结合的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科研经费由上级拨款,任务由上级下达,课题鉴定由上级主持,成果靠上级推广。成果转化、开发及推广与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利益的相关度很低,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进程。

2、高校科技体制在人事、分配方面的不合理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高校科研机构不合理或重复设置,力量分散的状况仍然严重存在;不少科研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仍然很弱。有些科研机构由于管理体制过死,经营机制不活,大量中青年业务骨干外流,已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高校科技奖励制度尚不完善,科技人员生活待遇偏低;工作条件较差,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高校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仍未理顺。科技成果推广与开发的利益激励和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分散重复、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对科技工作、特别是对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认识不足,投入不足,人才、资金严重短缺;高校科技成果本身不成熟,不配套、中试环节薄弱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尚未全面落实到实处。如:政府与高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自主研究、自主开发的决策权、经营权和改革财务、税收、信贷、劳动、人事、计划、投资制度和方式等方面的有关制度、法规尚不完善;高校一些单位、部门对科技工作实际支持不够等。

二、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做到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系统结构、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全社会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科学的高校内部研究院所的管理制度。逐步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形成高校科技基础,聚集优秀人才,成为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中心,攀登科学高峰,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主要原则是:

(一)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校是教育与科技的集合点,高校科技体制改革要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尤为重要。“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例如:广西要在15年左右时间力争使综合经济地位有明显提高,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与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切实把经济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高校科技工作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体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高校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高校科技工作要从目标任务的确定、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稳定基础研究,并以应用研究为重点。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深化改革中,要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经济。

(三)在政府宏观调整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高校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改变计划体制下的科技体制,要把高校科技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变为开放、充满活力、面向市场经济的状态。高校科研院所要转变为自主研究、自主开发的科技经济实体。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配套的财务、金融、计划、劳动、人事等制度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四)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技系统结构,分流人才

高校科技“稳住一头”的工作,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稳住少数重点科研院所及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应用高新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各高校情况不一,“稳住一头”工作要在开放和竞争的动态过程中,依据各校实际情况,确定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政府与高校要从科研任务、经费、设备、基础、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切实加强对“稳住一头”工作的支持。

“放开一片”就是放开、放活高校内部的一大批科技机构及人员,通过实行结构调整、人才分流,将他们引人市场、企业或由他们以多种形式承办各种类型的科技经济实体。要走“产学研”、“科工贸”联合一体化的道路,加速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进程。

(五)改革高校科技体制最重要是人才问题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逐步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海外人才为祖国服务。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关键在领导

各级领导特别是正职领导和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对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指导,是加快高校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例如:政府对高校科技负责人的任命及其他人事安排、政府对高校科技的投入,政府对高校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等,对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将高校科技工作作为政府行为中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并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高校应将科技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党委、行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做到加强领导。

(二)改革高校科研机构

高校应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调整现有的科研机构。高校原有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科技体制、科研院所行政化的状态已越来越不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高校内部高度行政化的科研机构已成为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中的迫切需要。市场机制在科技运行和科技管理中的作用应得到增强,高校科技工作方向应面向市场。高校科研院所要深化改革,增加活力,自主经营,多出成果,产生较大的社会与经济的效益,从高度计划体制下行政化的机构改变成为走向市场的研究与开发,“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实体。高校科技经济实体,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资产组合方式、经营方式,真正把科研机构推向市场。例如广西中医学院从原有的传统医药研究所、中药研究所调整、分流人员重新组成了独立核算企业性质的药厂(百年乐)科研所,明确科技目标,根据市场需要,以百年乐药厂为依托,重点开发新药产品,该所成立一年多时间,就立项研制新药17项,其中有4个新药获得了生产批文,并及时生产、投放市场。如:治疗痔疮新药“痔立康”和抗肿瘤新药“卡实宁”等产品,这些新产品的生产,获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企业性质的药厂科研所的成立,加速了广西中医学院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调整高校科技主攻方向

高校要改革重基础轻开发、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效益、重成果获奖轻成果转化推广、重学术轻经济的观念;要将科技主攻方向调整到面向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研究上来。要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积极承担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科技任务。保持大多数科技力量投入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同时,保持精干力量稳定持续地进行“稳住一头”的有关基础性研究。在研究方向上,各高校要有自己特色,有了自己的特色,才会形成优势,才能使高校科技产品、成果上新台阶。例如广西中医学院,科技主攻方向是紧紧围绕着该院中医药、中西结合医药、民族医药三大研究的特色进行的,学院下达科研经费也是主要倾斜于这三大特色优势的科技课题上。在中医药研究方面,该院确定以开发广西中草药资源为“特中之特”的科技主攻方向,紧抓不放,连续开发出“百年乐”、“大力神”、“神蜉酒”“绞股兰”、“命之宝”、从猫豆中提取的“左旋多巴”等科技新产品,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百年乐”分别获得自治区新产品“百花奖”、全国抗衰老药物“金寿杯”奖、中国药学会“延龄杯”金奖等,“百年乐”单一产品产值在1993年就达6802万元。

(四)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1、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确立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思想,彻底革除原有体制下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弊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解放科技生产力。这是一场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2、高校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要增强转化意识,使高校科技工作者认识到,不是写出论文,就算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把科技成果推到市场,做好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开发工作。

3、高校要形成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条件与环境。要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促使成果转化的成熟完备性,在人、才、物方面倾斜投入。要建立与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重奖科技成果推广开发有成就者,如广西中医学院,1988年就重奖20万元给“百年乐”成果的发明者,当时有人说20万元太多,是否减少些,该学院和药厂领导果断拍板,想一想“百年乐”科技成果投入生产后每年利税千万元,奖20万元是值得的,是应该的。重奖科技成果研制推广者的消息鼓舞了广大科技人员,紧接着该院产生了“大力神”、“龟神膏”、“卡实宁”、“痔立康”等科技成果且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投入生产,获得更大的效益。

4、采用多种形式、途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的科技成果,要积极争取将其列入各级各类政府推广计划。例如:国家或地方的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技术改造计划、扶贫开发计划、丰收计划等。高校应主动进入各种类型的科技成果展览会、科技周技术交易会、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各种类型科技成果推广洽谈会,不单在城市召开,还应在县城、甚至乡镇召开,主动把高校的科技成果送到乡镇企业及广大农民手中。同时争取把科技成果推向国外。

5、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与技术市场相结合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政府要切实调整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只有当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正确反映价值规律,形成企业权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其盈利能力,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才会重视,积极给予吸收、转化。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例如:在金融方面,要设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专项基金,保证提供足够的优惠投资和贷款,在税收方面,要按新产品技术高低等级进行免税;在价格政策方面,要使科技进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政府要加强执行《专利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同时政府和高校在积极发展促进技术转化的中介机构(技术市场),从事科技咨询、情报信息、技术中介、知识产权、技术评估等工作。例如广西中医学院“神蜉酒”科技成果就是在广西区教委所属的技术市场经中介转让给浦北县酒厂的,现已成为浦北县的的名牌产品。

(五)高校科技工作要走“产、学、研”联合体道路

高等学校与经济实体(产业)建立生产(PRODUCTION)、教学(EDUCATION)、科研(RESEARCH)三结合联合体。这是高校科技、教学和经济产业的结合,以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为主要任务,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为基原,并促进三者协调发展的新体制。这种“产、学、研”联合体的科技体制,有利于加强高校与生产、高校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使科研与生产更能紧密联系。高校与企业协作进行研究,高校一般投入技术力量和实验设备,而企业则投入研究经费;取得科技成果,会很快投入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拓宽了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一起探讨课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科技工作就是坚持“产、学、研”联合体方向,系成立了科技开发公司、中药研究所、保健品厂,形成了办学、科技及科技开发、产业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学生在实习期间,针对工作的实际问题,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毕业论文的技术成果经系办工厂中试后再开发推广。形成:市场需求——工厂——问题——研究——论文——成果——中试——工厂——新产品出厂——走向市场的“产、学、研”良性循环,既培育人才,又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广西大部分制药厂特别是中药厂的厂长经理是该系毕业生。1993年广西区人民政府重奖的科技成果,其中仅有二项医药产品的成果,就是由该系毕业生为主体完成的,如获88万元重奖的“西瓜霜”6个研究人员中有5名是该系毕业生。广西唯一的全国“十佳”青年、开发“大力神”的科技产品主要完成者梁卫也是该系毕业生。

(六)大力发展高校科技产业

高校校办科技产业,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实践基础,是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补充;是增加科技投入,解决教学、科研经费不足的手段,是直接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高校科技成果能够在科技产业实体中,做到小试、中试、投产一条龙,这种科研、生产一条龙的体制,既解决了从实验研制到生产产品各个阶段组织管理上的问题,又解决了科研课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一些科技开发项目可以直接在本校工厂进行中试,进而能够转入批量生产。高校科技产业要以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及技术服务为主任务,以市场为导向,以本校科技优势为后盾,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就是利用该学院科技优势,直接转化科技成果,并取得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厂仅有在编职工130多人,依靠科技进步,生产该院研制的“百年乐”等科技产品,1993年工业产值就达6802万元,利税为2141万元,成为自治区优秀科技型企业、全国100家最大医药工业企业之一,被评定为“广西工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全国高校高科技产业产值第6名”。(七)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是高校科技工作当务之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这一千年古训,道出一个真理:人才是事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科技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校要以一整套吸引人才、重用人才的优惠政策,荟萃科技精英。同时,建立促进知识和智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包括人事、分配、工资改革、职称评聘、优先购(分)房优惠政策。高校要真正做到“科研机构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与研究开发工作同等重要的任务。要重视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创造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委派他们在关键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八)高校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相当紧张,而科技事业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办法有:1、依靠自身能力。优先开发一些短、平、快的技术产品由小到多积累资金,滚动发展。2、依靠院校与生产企业、经济实体横向合作科技开发。高校出技术力量,企业出资金,共享效益。3、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包括政府的各种形式的科技开发项目经费、科技信贷、银行贷款等。4、争取国外资金。

(九)加强高校内部的科技管理

“管理就是服务”。高校科技管理人员首先一定为此达成共识,高校科技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推动科技发展的基本观念。要制订本校科技发展规划,引导校内科研工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发展。要根据高校科技特点,加快理顺“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及成果转化工作的衔接,成果管理方面要特别重视成果的鉴定、登记、推广开发、奖励和出口审查等。要做好专利工作,注意用法律手段保护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的权益。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高校科技工作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从计划经济体制思路中解脱出来,更新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高校科技体制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把高校科技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标签:;  ;  ;  ;  ;  ;  ;  ;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之我见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