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做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只有进一步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并对工程项目实施科学管理,才能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改革开放以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制,一直沿用政府出资“自筹、自管”和“工程指挥部”直接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当中,虽然能集中力量,短期会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自建、自管,也暴露了许多弊病。
1 工程施工管理及实行监理制的必要性
(1)认真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及预算和前期准备工作,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纽带,所建道路必须按照市政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和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以及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等进行道路设计。
(2)确定监理程序,规范施工过程。一项工程通过第一次工程会议进行监理交底,明确监理程序,规范施工的各项环节。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做到“四报审”即:报审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开工申请。
(3)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所受到影响质量因素较多,出现问题的频率也较大,针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要制定好预控办法,使之消除于萌芽状态。
2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2.1 在材料检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和寿命。道路及其附属结构的养护和畅通,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创建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经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所有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都有权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应给予清退。在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监管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
2.2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
(1)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a.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工程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具备相应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发包工程时,应该根据工程特点,以有利于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为原则,合理划分标段。
b.根据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特点,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依据国家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并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c.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文件、水源、电源等原始资料,并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齐全。
d.工程竣工验收。收到竣工报告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据国家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定的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图纸、相应技术资料,合同等相关文件组织竣工验收。
2.3 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抓好职工培训,确保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提高企业技术素质,广泛积极的采用新技术,以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并对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负责。
(2)依照合同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市政工程材料、构件和产品、设备,其性能应当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其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
(3)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
工质量检验制度。对工程施工应当进行质量检查和记录;尤其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等隐蔽工程的施工要进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印章。
2.4在工程质量管理的进行现场跟踪检查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2.5 对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在监理协调下可以克服由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片面性和放任弊端;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质量控制活动;有利于健全不断的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匀衡、协调是保证建设工程能如期,保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无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原因工程施工一次性特点)。不做具体的工期规划,是某些施工队中存在的一种现象,这样会因为对工期估计不足,不能合理的组织施工,造成工期延长,对完成施工任务,完成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对如期完成建设单位投资任务产生影响。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又关系到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发展及管理水平的反映。尽管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给市政道路工程带来了蓬勃生机,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影响着工程质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道路的坚固稳定,必须精心施工和监督管理,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
参考文献
[1]任海娟.道路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7)
[2]赵仕民.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控对策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09)
[3]张苗.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3(04)
论文作者:何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