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筑设计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城乡建设意义重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从建筑、环境和人三个方面出发,寻求和谐共融的良好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应该从城市自身出发,将生态建筑设计合理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更好的完成现代城乡的建设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一、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就是把人和环境看成是一个统一的系统,要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整个系统才能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具体到自然资源表现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符合环境指标要求,考虑资源的回收利用,绿色处理生活废弃物;在建材的使用上要考虑材料是否可拆卸,降解性如何,产生的毒副作用是否达到环境标准等因素;实现改善人类生活空间、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社会综合效益三者并重。区别于传统建筑理念,生态建筑是让建筑与环境共生,追求建筑内的小环境和建筑外的大环境的和谐统一,旨在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生态建筑是建筑设计的更高层次,需要依靠掌握新兴技术和现代信息来实现。
二、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1、城乡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设计是指相关建设部门针对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其发展进行安排和规划,对有限的空间和自然资源进行布置和利用,从而改善城乡现有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对城乡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必须立足全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统筹,使得其均能够为城乡整体发展的大局服务,实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而建筑作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生态化设计对于实现城市规划生态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建筑设计
(1)注意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在以前的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只是重视到了建筑本身,而忽略了他们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性,也就是建筑的生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建筑观应该体现在建筑设计最初,从设计一开始就注意到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的理念结合到设计工作中,确保实现建筑、利润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如果周围有旧建筑,必须把旧建筑与新建筑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比如在设计绿化公园、美化工程的方案时,应该以回归自然为主题,不能对现有的植被进行破坏,要依山选址,就势造观,不要过度的重视经济效益而铺张浪费,建造大型的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使自然风突出,只将建筑作为点缀,使人工建设的痕迹最大程度上的淡化。适当、合理的建设城市新景观,适度使用城市中的能源和资源,比如:土地。不允许过度使用资源。尊重地方居民的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不允许扰乱当地居民生活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和施工中,适当引用当地的施工技术和手段,使生态建筑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使居民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当中。
(2)新材料的利用
(1)透明热阻材料(TIM)组合墙。这是一种透明的绝热塑料,它可以与外墙复合成墙,透明且隔热。(2)玻璃材料。随着现代技艺的不断提高,在玻璃制造领域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可将它们组合制作成复合材料,达到生态建筑更高的保温和采光要求。(3)太阳能光电材料。在建筑中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能源,由太阳能光资源提供燃料,既无污染,无噪音,又来源广泛。这类的光电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4)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板材有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墙体材料有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5)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有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6)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沥青油毡(含改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
(3)创新制度观念
一方面,要针对现有的城乡规划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构建合理、完善、高效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融入的城乡整体规划中,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例如,可以结合城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生态理念和人文观念,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环境效益的良好发挥;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确保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4)循环利用设计
生态建筑中需要合理开展通风、空调以及采暖系统的设计工作。建筑外表面的设计中,要全面考虑不同的细节,注重保证围护结构的热效率;不同的用电电器、使用设备和照明设备需要从节能的角度进行合理设计。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处理,避免或者降低微生物的肆意生长和繁殖。控制建筑材料的采购渠道,降低材料挥发性气体挥发的概率,使建筑中照明设备的光线与阳光光线相近,营造一个适合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光照条件。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能够二次利用的材料,做好回收工作,不仅降低了污染,而且节约了资金投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构筑绿色生态建筑,成为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趋势和必然选择。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志华,冯武军,张映冰,牟溥.高层楼群近地风环境对人居生态的影响以及利用景观建筑设计措施缓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Z1:1-6.
[2]杨国浩.谈现代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J].山西建筑,2015,35:16-18.
[3]黄云涛.分析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集成应用[J].江西建材,2014,05:35.
[4]薛芸.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49.
论文作者:孙立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城乡论文; 环境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玻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