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分析_政治论文

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分析_政治论文

改革开放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二十年论文,改革开放论文,轨迹论文,政治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二十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带给我们的却是国民经济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和社会的大进步。“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作为青年中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思想的变化,特别是政治思想的变化,能非常生动形象地反映二十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作为最敏感的群体,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场社会变革。他们既对中国充满坎坷的政治历程、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过积极的反思和艰苦的探索,又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产生过矛盾、迷茫和困惑。他们的实践和思考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新形势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思想变化的轨迹、特点、形成原因和对策等,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变化轨迹

二十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的变化。大学生在努力投身改革大潮的同时,一方面深知自己肩头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迷茫、彷徨。于是,他们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1978~1981:怀疑—反思—迷惘—醒悟

1978年5月,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迅速引起一场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彻底纠正了“左”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全党、全国开始进行拨乱反正,反思“文革”,反思历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也标志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关注的开始。

但是,拨乱反正和纠“左”使淡化政治、主张“全盘西化”的右的思想乘虚而入。1978年12月,北京西单墙出现反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民主自由”的大字报,攻击党和社会主义。1979年3月, 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有人趁机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面对十年内乱留下的创伤,有人开始怀疑党的领导,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列主义。一部分学生也开始产生“三信”危机。

1980年春,我国首次推行县及县级以下人民代表直选制度。选举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希望能模仿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模式和途径,通过游说和许诺来竞选人民代表,在一些高校发生“竞选风潮”。期间,一些参选学生以“非党”为荣,使一直为青年人生理想最高象征的入党愿望,受到冷落。

5月,《中国青年》发表“潘晓”《人生的路啊, 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来信,引起一场“人生意义”大讨论。“潘晓”文章主要有“两个论点:①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忘我高尚的人;②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注:杨德广:《西方思潮与当代大学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通过讨论,使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自我价值高于一切”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很快被一些学生奉为信条,苦闷、迷惘、失落的情绪在高校中蔓延。但是,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很快对这次“人生意义”的讨论形成冲击,清华大学化72班同学率先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强音,迅速得到了许多高校学生的响应。

1981年5~6月,《中国青年报》开展了题为“读书与政治”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关心政治,但不再对任何观点都轻视甚至顶礼膜拜。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社会中最活跃的是人,光对社会无情指责还不够,必须反思自我”(注:姚焕:《1978—1987:中国大学生思维轨迹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4期,第69页。)。他们意识到仅向社会提出要求是不合理的, 必须强调自己对社会的价值与责任。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发表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作了全面科学的评价,一时澄清了人们的模糊思想,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

2.1982~1984:反省—觉醒—奋起—探索

1982年9月,十二大召开,提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1984 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各条战线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使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普遍上升,“出现了‘向党靠拢,向马克思主义回归’的可喜现象。要求入党的学生,参加党章学习小组的学生明显增多”(注:杨德广:《西方思潮与当代大学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舍生救老农。1983年, 又出现了华山抢险英雄集体。这些都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批有理想、有觉悟的学生开始志愿到基层、边疆和边远山区工作。随后,以社会考察、技术咨询和勤工助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热潮在大学生中兴起。

1983年8月, 《中国青年报》又开展了“当代青年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的讨论。首先发表了西北大学张维迎《为钱正名》的文章,一度将话题引向“一切向钱看”。恰在这时,张海迪出现,她催人泪下的事迹向大学生显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于是大学生围绕“潘晓”“一切人都是自私的”、张维迎“一切向钱看”和张海迪“即使是一颗流星,也要留下光和热”等三种观点进行了“怎样衡量人的价值”的讨论。从潘晓到张维迎,再到张海迪,标志着这一代大学生已经开始从彷徨走向奋起。

1984年3月20日,中国男排首捧亚洲杯, 北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月1日,当游行经过天安门时, 北大学生突然展开了“小平,您好”的横幅,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陆续从‘小我’走向了‘大我’,从抽象的人生思辩走向了人生实践,从课堂天地走向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一化,在社会实践中去选择自我的位置”(注:董宽:《十年回首:中国大学生心态历程》,《大学生》1989年第4期,第7页。)。

3.1985~1989:苦恼—怀疑—狂热—困惑

84、85年,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受到了鼓舞。但在改革初见成效后,新闻媒体未能及时充分宣传改革的困难和阻力,加上学生涉世未深不了解国情,“对改革的过高期望限制了他们的理论思维,形成了改革过程中的二律背反矛盾: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他们幻想改革能够立竿见影;另一方面,传统观念的拖曳效应又限制了他们对改革的理性认识和对改革的自我调节能力”(注:姚焕:《1978—1987:中国大学生思维轨迹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4期,第71页。)。 随着城市和政治改革滞后,管理工作脱节,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政策失调、物价上涨、官倒猖獗等,使大学生深为苦恼和困惑。他们迫切希望革除时弊、参政议政,“参政热”、“民主热”、“沙龙热”等一再兴起。1985年9 月18日,面对不能理解的现实,大学生终于走上街头,发动了第一次学潮。

当有人在吹捧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天赋人权、绝对自主等民主个人主义思想也开始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民主是以自我为主,自由是随心所欲,理想是自我实现,前途是自我设计”等观点在高校流传起来。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合肥、上海等地发动了1986年学潮,并迅速波及全国……。

1987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随后,社会也对学生提出批评,有“大学生掉价说”、“大学生素质不高说”等。《中国青年报》也连续登载文章,揭露大学生基础文明差的现象,如“躺在汇款单上的高消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面对批评、谴责、劝告和教育,大学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他们在反思自己的偏激和过失中,痛苦地剖析自己、检讨自己。他们将眼光投向书本和社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讨,“理论热”和“社会实践活动热”在大学生中再次掀起。

但也有不少学生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抱怨社会不理解自己,并充满委屈情绪,加之对社会上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知识贬值和脑体倒挂等的不满,新“读书无用论”和“TDK”之风一时充斥校园。1987年底, 一位化名“郎郎”的大学生向社会大声申诉:“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我们搞学潮是爱国行为,但得到的是一记闷棍”,“我们反对腐败、官倒、社会分配不公,错在何处?”一些学生发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不关我事”的哀怨。

1988年4月,全国人代会期间, 部分高校出现“教育危机”的大字报,认为“知识分子境遇每况愈下”,表现不满情绪。紧接着,“《河殇》热”、“东欧及苏联政体改革讨论热”、“球籍讨论热”,在大学生中悄然涌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也乘机到各高校发表演讲,鼓吹“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也趁机发动了“和平演变”的攻势,大学生的不满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终于在1989年的4~6月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政治风波。

4.1990~1993:反思—矛盾—中立—实际

89风波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亲手酿成的苦酒,在深深的自责和反思之后,大学生开始重新审视和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他们很快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不适合现实,头脑应进行一次“变位”。1990年在全国高校迅速掀起了“寻找毛泽东”热潮,既表达了大学生对现实不满后的怀旧情绪,也表达了他们从理论走向现实、从自发走向自觉、重新走向社会的进取意识。

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大学生唱着《亚洲雄风》、《黑头发飘起来》等“亚运歌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接待、服务工作中。他们既为中国以绝对多数金牌和奖牌优势获亚洲第一而欢欣鼓舞,也为中国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而骄傲不已。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开始增强。

但由于盲目的政治热情受挫、自我设计的道路走不通、政策调整又触及个人利益,部分学生的失落情绪仍然强烈。不少人自我怀疑,缺乏追求,缺乏学习动力,厌学现象严重,普遍流行的话是“没劲”。一些学生宿舍的门上贴出了诸如:“无权无钱无学问,聊天聊地聊女人——无聊斋”、“舞场乾坤大,麻将日月长——乐于此道”等对联。由此可见,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需进一步的教育和帮助。

1991年1月17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大规模进攻,战争以伊的失败而告终。4月9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在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通过。7月1日,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30日,苏联正式宣布解体。世界形势迅速变化的吸引,党和政府的有效领导,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平息了大学生内心的急躁和不满情绪,多数学生趋于稳定、冷静、务实。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新的改革大潮。10月,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强,信心也明显增强。调查表明,当时有72.91 %的人认为政治局势“非常稳定”或“基本稳定但仍有不稳定因素”,有80.52%的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令人振奋”,有97.62%的人同意“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的观点。但在一些基本理论的深层次思想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新的理论和实践面前仍缺乏思想认识上的准备,有20.39 %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共产党领导下搞资本主义”,有23.68 %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胜负难料”,有47.62 %的人认为“两种社会制度逐步融合、趋同”。

1993年,由于经济发展过热,出现通货膨胀,许多地方出现“抢购风潮”。6月24日,党中央、 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开始了大规模的宏观调控工作,收效显著。7月23日,美国无端挑起“银河号事件”;9月24日,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由于美国等的干扰,以微弱劣势败给悉尼。这两次事件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忱。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大学生对国内政治经济的评价趋于务实,但对党风不正、腐败现象惩治不力开始表示不满。调查中,有85%的人认为中央在抓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发展速度、吸引外资等工作卓有成效,有92%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有53.4%的人认为中央廉政肃贪、惩治腐败的进展不大。同时,在回答一些问题时,选择“无所谓”的占30%左右,部分学生的政治思想趋于“中立”。

5.1994~1998:冷静—理智—宽容—务实

1994年,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等全面展开,密度之大、涉及之广、影响之深,实属罕见。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及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改革开放顺利走上正轨,并取得初步成功。9月25~28日, 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1月2日, 重新修订的《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出版,与1993年10月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连成一个体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工作。

同年调查表明,对“香港问题”、“反腐败斗争”、“西方对中国人权的干涉”、“三峡工程上马”等问题,大学生的关心率均达到70%以上;有90%的人对16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但是,大学生对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蔓延仍表示强烈不满,强烈呼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要继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防止精神滑坡,不能让一个精神失落的时代取代精神万能的时代,保证经济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1995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除通货膨胀之外,农业基础薄弱、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4月29日, 江泽民号召向孔繁森学习,全国迅速掀起学习高潮。6月8日,李登辉访美,中国提出强烈抗议。7月,中纪委作出决定开除王宝森党籍, 对陈希同进行调查。9月4~15日,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9月25 ~28日,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跨向21世纪绘制出宏伟蓝图。大学生既被孔繁森的事迹所感动,也为王宝森之流的卑劣而愤慨。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反腐倡廉的初见成效还是给了大学生鼓舞和信心。

1996年是“九五”的开局之年,既要继续进行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又要不断深化经济改革,实现经济增长形式由集约型向效益型转化;既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又要面对和解决日益增多的下岗职工问题,形势严峻。3月5 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获得通过,经济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10月10日,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一年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使一大批作恶多端的犯罪分子落入法网,社会治安状况有所好转,反腐败接连取得战果并向纵深发展,一批大案要案得到查处。同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物价增幅只有6.5%, 经济宏观调控的“软着陆”目标基本实现。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24日, 北大同学打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条幅送别小平,表达了大学生的敬慕和爱戴之情。6月2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百名歌星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 三万余名学子以极大热情参与演出。7月1日零点,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得以实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喜迎香港回归。9月12日,十五大召开, 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0月26日,江泽民访问美国,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 至此,1997年在华夏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1998年3月,朱镕基总理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 五项改革”的奋斗目标。五项改革破浪向前,其中政府机构改革大刀阔斧地进行,充分显示了政府的改革决心和信心。6月25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标志中美关系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7月,长江、 嫩江和松花江相继发生特大洪水,数百万军民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并取得了最后胜利。期间,无数大学生积极参加与洪水的搏斗,他们捐款、捐物,热情参与收取捐款、捐物的志愿者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赞歌。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总结20年农村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面向21世纪农村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祖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大学生们受到极大鼓舞。他们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在热切关注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实施和重大政治事件发生的同时,也正以积极的姿态期盼着祖国新的进步和发展。

二、大学生政治思想变化的特点分析

纵观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变化轨迹,从整体和主流看,已经从轻率、偏激走向了理智、宽容,从不成熟走向了现实和成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政治思想由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转移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一批有志青年走进高校。他们经历过“文革动乱”的洗礼,或多或少地参与过运动,在人生道路上经历过曲折,在人格上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扭曲。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当时教育形式、内容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政治思想比较单一,“自己多搬一块砖,国家少花一分钱”的为国分忧意识强烈,听从党的召唤,献身祖国需要。他们在感受政治空气宽松和民主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虽然被压抑的个性得到解放,但更多意识到的还是自己肩头的职责。

80年代,大学生接触到多元的经济体制、多元的价值观念、多元的信息、多元的社会导向等,所以思想中的多元色彩较浓厚。与此同时,西方思潮涌入校园,虽填补了一些理论空白,但糟粕与精华并存,大学生往往在突然面对时饥不择食。再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淡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萌芽。所以,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在强烈的时代性格和薄弱的内在因素中形成的,变得复杂和多样:既有张海迪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潘晓“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论调;既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也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信条;还有老山前线战士“理解万岁”的呼声。

进入90年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南巡讲话”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多数学生的政治热情逐渐高涨起来,并能自觉端正政治方向,联系社会实际。但市场经济促使人追求物质利益和生活多样性的特征,导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趋于复杂和多样。大多数学生的政治热情较高,但也有少数人试图“远离政治”,走向“政治中立”。少数学生的务实色彩和实惠意识也越来越强,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有所忽略,重利益的越来越多。还有少数学生对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三权分立、多党制等认识不深,甚至还津津乐道。

诸多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随着他们自我意识和强烈的生存、发展欲望的增长,过去那种理想型的、奉献型的、无条件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人生追求,正在为一种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所取代”(注:刘庆龙:《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关键时刻: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540页。)。

2.大学生的政治思维由偏激、片面向冷静、务实转化

与80年代不同,90年代大学生能以更冷静、理智、务实的心态来对待社会事务。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社会上的消极现象,他们基本上能较客观地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既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后,使他们对社会和政府更加信任,也反映了他们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已趋于成熟。

许多人通过学习小平理论和参加社会实践,对国情、民情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党的思想路线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增强,社会角色意识日益强化,这也是他们走向理智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992年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学生逐步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有社会稳定做保证。当“申办奥运”、“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受阻等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演变”阴谋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国际关系的认识不再充满幻想和片面化。他们能正确地认识到中美、中日关系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分子屡次在钓鱼岛制造事端,他们没有再象1985年那样发动学潮,而是选择请外事部门向日驻华使馆代交抗议书的形式。这种按法定程序表达意愿的理智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标志中国大学生的政治思维正在走向成熟。

3.大学生对政治行为的选择由自发向自觉发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好的形式、途径,是大学生学习工农、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的好课堂。事实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由最初的计划性社会实践,经过自发性社会实践,发展到自觉性社会实践阶段,参与人数不断增多,而且在方式和内容上都有了突破,效果显著。

大学生不再象80年代那样去呼吁呐喊,而是扎扎实实从自身做起,试图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于是,一支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志愿者队伍活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爱心社”,先后有2000多人参加。很快,清华大学也成立了“紫荆服务队”。这种由大学生组成的爱心社、志愿者服务队已遍布全国各地,“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他们在居委会做社区工作,在福利院照顾孤残儿童,在山区为农民和孩子补习文化课,在展览馆担任义务讲解员……。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感受深刻。一位女生曾动情地说:“在这里你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生活。身为大学生,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如果连身边的人都不关心,都不能促进他们的精神向文明进步,全是空谈”。1995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表明,有74%的青年(主要是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过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此说明,大学生已从“指点江山”向“指点自我”转变,并在选择政治行为时,在务实的基础上,已由自发性向自觉性发展。

4.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在整体趋于高涨的同时,部分仍存在低落现象

通过对70年代的政治盲从和80年代的激进行为否定之后,当代大学生从“西方化”、“多元化”的政治幻想中,逐渐将视角转向了现实,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他们试图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全面了解,重新认识社会,反思自我。高校不断出现了“读马列”、“寻找毛泽东”、“学小平理论”的热潮。许多高校还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马列主义研究会”、“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等,渴望入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已将政治思想从超越现实的幻想转向了扎根现实的奋发图强,从对政治理论批判的主观性转向了对政治价值认同的客观性,因而他们以成熟的、自觉的行为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但是,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有高涨的部分,也有低落的成分。自89政治风波被平息后,一部分学生的政治心态一度受到沉重打击,消沉、悲观的情绪一跃成为他们的主导特征,昔日激昂的政治热情和忧国忧民的主体意识衰落。他们对现实政治冷漠和排斥,并表现出消极与失落的双重情绪,以牢骚来发泄心中的郁闷,以示对社会、政治和生活的不满。辛辣的嘲讽代替了理性的分析,这已成为了少数同学干预现实的一种独特方式。

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要从今后十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一代,是未来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将肩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政治思想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合格“四有”新人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盛衰成败。广大学生工作者“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35页。),认真研究分析大学生政治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观点,“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以高昂的政治热情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标签:;  ;  ;  ;  ;  ;  ;  ;  ;  

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分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