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_人力资本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增长率论文,模型论文,差异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2)04-0097-06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不只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存在高校内部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和资源浪费问题。要缩小各地区高等教育差距,除了缩小投入差距外,还需要增强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效率。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探讨。估算效率值,主要有两种方法,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非参数法由于具有不必事先预定函数形式、无需统一指标量纲、可以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效率等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效率评估。①徐健和汪旭晖②对我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李祥云③估算了高校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并采用赋权法合成各高校的综合效率。

现有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效率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非参数法具有参数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但也有自身缺陷。目前多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劣势是将每一观测点与其他观测点进行对比,任何一个观测点都会影响到生产率的测量。本文采用SBM的核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点。其次,大多数文献仅就某一年或者某两年的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测量,缺乏高等教育效率的动态显示。本文则利用1995年—2009年的数据进行估计,以期测量出区域高等教育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第三,多数文献仅就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未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缺乏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本文试图在合理估算区域高等教育效率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第四,有关区域问题的研究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区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具有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的特征。本文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可有效解决传统模型可能出现的偏误问题。

二、模型、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高等教育效率的估算方法

传统DEA方法由于受单个观测点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个别年份效率数据畸高或畸低的现象出现,从而导致技术退化这种与现实不符的现象。另外,本期投资的增加不只是影响到本期教育产出还影响到以后教育产出。教育生产活动具有延续性,传统估计方法往往忽视这一点。本文将每一个省份作为一个教育生产决策单位来构造每一个时期的最佳实践边界,共有K个省区。每个决策单位有N种固定投入、L种具有延续性的投入和M种产出。生产可能性集在满足闭集且有界集,产出和投入是可自由处置,零结合公理和产出弱可处置假设下,根据方法要求④,本文定义的动态不变规模报酬的SBM(slacks—based measure approach)方向性距离函数为:

其值LTFP大于(小于)0表明高等教育效率增长(下降)。

(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在对空间结构规范描述基础上的关于模型设定、估计、假设检验及预测的计量经济学方法。⑤同时包含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误差依赖性的模型存在参数无法识别的问题。⑥空间Durbin模型的特点是排除空间自相关误差项,包含空间滞后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这种模型能够适用于大多数数据空间过程,从而给出无偏的系数估计。因此本文采取Durbin模型:

设定适当的空间结构权重矩阵对于进行空间计量分析至关重要。在实证分析中,大多数学者都采用简单的空间邻接关系来设定权重。但是,教育活动受到地理的影响不仅限于相邻地区,地理区位接近但并不相邻的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影响。模型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不仅是空间计量模型的关键,也是地区空间影响方式的体现。地区的空间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甚至风俗习惯等。具有相似文化素质的地区之间更易实现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为此,本文采取了经济权重矩阵和人力资本权重矩阵。经济权重具体为:

人力资本权重假设人力资本对高教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增强人们对知识、技术及信息的获取和运用能力,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具体为: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以1995年—2009年我国除海南和西藏外的28个省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重庆和四川的数据合并。全部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相应年份。为了使各年份经济数据可比,本文数据采用1995年的不变价进行核算。资本存量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直接来源于张军等⑦的结果,并利用其方法更新至2009年。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教育效率的估算

根据高等教育对人财物的需求、数据可得性,并结合已有文献,本文选择高校专职教师数、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作为投入变量(其中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为延续性投入),选择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各地区科技论文发表数作为产出指标。利用公式(1)和(2)评价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结果见表1。⑧

从估算结果可知,我国高等教育效率没有出现正向增长,样本期平均为-0.007,波动较大,但近两年持续正向增长。从区域角度来看,样本期我国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到各个省区,东部地区的浙江、东北地区的辽宁、中部地区的湖南和西部地区的陕西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最高。高等教育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的地区为内蒙古、宁夏、新疆和江西等中、西部省区。

(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结果

社会系统通常具有空间相关性,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会产生外溢效应。各种社会子系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育系统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本文主要考虑以下一些子系统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促进教育支出的扩大,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另外经济系统还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来对教育系统产生影响。我们用地区生产总值(gr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2.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在高等教育效率提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高等教育投入之一的人力资本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本的积聚和竞争能够产生或正或负的外溢效果。一个行业内部的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交流会促进专门化知识的外溢;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本的交流往往促进创意的产生。这些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都会影响到教育系统。但是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使用的排他性导致地区之间对人力资本的竞争,这可能导致人力资本的负向外溢。这一指标(hr)的衡量同前文。

3.财政系统

一方面财政系统可以通过对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管制和引导,来达到限制某些产业发展和促进另一些产业发展的目的,而经济系统的发展又可以影响到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财政系统可以直接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效率。本文用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czh)来衡量这一指标。

有鉴于此,本文将这些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来考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的变动。经Hausman检验,根据式(3)利用Matlab 7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估计了Durbin模型的空间固定、时点固定和双固定效应模型,被解释变量为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

从模型结果来看,综合考虑R[2]、似然比同计量的大小以及各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本文最终选用地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具体分析。空间相关系数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此结果表明了地区之间的教育效率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效应。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邻近地区的高等教育效率的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发展水平相近对高等教育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将空间因素考虑进来,利用空间面板模型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就显示出其合理性。根据地区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同人力资本存在正向关系,人力资本存量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存量越高,高等教育效率水平增长越快。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投入,其实证表现同前文中的假设相同。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系数为负。这更多说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集聚并未产生足够的正向外溢效应,它对高等教育效率方面的空间正向影响有限。而地区之间人力资本的争夺在扩大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差距方面的影响比较明显。

其次,地区经济增长同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但其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除了人力资本权重模型中地区生产总值前的系数为正并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外,其他模型中地区生产总值前的系数均不显著。这是因为虽然地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但是从效率评价方面来看,如果地区经济增长导致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多并未带来高等教育产出的增加,那么从效率角度来看这必然无效。地区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大多数模型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一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带动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水平临近地区间的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

第三,财政支出水平并未对区域高等教育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权重模型中其系数为正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而其他模型并未表现出明显拒绝其系数为零的原假设。这说明目前的地区财政支出对区域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这一方面跟大多数地区财政对教育支出很少要求提高高等教育效率这一事实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地区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通常缺乏效率。

四、主要结论

本文在利用动态的非径向、非角度的基于松弛变量的方向距离函数测度了区域高等教育效率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省区高等教育效率的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并对我国各省区高等教育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空间固定效应模型优于空间随机效应模型。根据地区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利用考虑高等教育投入具有延续性特点的DSBM方法估计的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来看,样本期我国平均高等教育效率并未出现明显正向增长。我国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效率呈现下降。西部地区需要采取措施阻止这一趋势的继续。

第二,从高等教育效率提高的影响因素来看,人力资本的提高对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是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加对其影响则表现得不明显。作为高等教育直接投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解释了各高校费尽心思引进人才的必要性。地区财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支出需要提高其效率,改变拨款模式,建立相配套的拨款机制和考核方式、促进高校竞争。

第三,从区域高等教育效率的空间影响因素来看,人力资本投入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性,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性,并且都比较显著。这表明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效率提高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没有发挥作用。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系统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这一交流有效。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产生这一效应的原因和机制尚需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收稿日期:2012-03-16

注释:

①Abbott M,Doucoulingos C.,"The Efficiency of Australian Universities: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2(2003):89-97.

②徐健,汪旭晖.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评价——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81-85.

③李祥云.我国高等学校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估[J].高等教育研究,2011,(5):49-55.

④Kaoru Tone,Miki Tsutsui,"Dynamic DEA:A Slacks-based Measure Approach," Omega 38(2010):145-156.

⑤Manski,Charles F.,"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ocial Effects:The Reflection Problem," Oxford Economic Papers55 (1993):657-678.

⑥LeSage,James P.& Pace R.Kelley,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 (London: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67.

⑦张军等.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⑧由于本文采用的是考虑延续性投入进行教育效率评价,因此会损失一年的数据,为了获得教育效率的增长率,又损失了一年数据。

⑨本文中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和山东等9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区,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其余除西藏外的10个省区组成西部地区(四川、重庆合并)。

标签:;  ;  ;  

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