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状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中小学论文,民族精神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今年,中共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相继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并明确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为全面了解当前上海市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状况,我们在2004年5~6月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的方法和对象
1.访谈
我们走访了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了解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制、运行机制,还到10所中小学(其中包括公立重点学校、公立普通学校、民办转制学校)召开了由分管校领导、共青团少先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学校在德育课程、知识课程、课外活动等各个教育环节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情况。
2.问卷
在上述10所学校的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了有效问卷530份,其中小学97份,初中130份,高中303份,内容涉及对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了解、认同与态度等。
二、问卷调查结果
1.对国家、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生在回答关于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知识性的问题时,表现情况良好。例如,70%以上的小学生、90%以上的中学生能准确说出四大名著;近50%的小学生、88%以上的中学生能准确说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84%以上的小学生、94%以上中学生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94%以上的学生同意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生能够列出1、2个历史上或现代可称为民族英雄的人物,虽然个别学生错把某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成了历史人物。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知晓率较低,约为16.49%,但正确率随着年级增长也有较大提高,初中生达到66.92%,高中生为85.48%。
一定比例的学生接受了某种类型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训练(参见表1)。可以发现,多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技艺是在校外自发进行的。在我们走访的学校中,有一所戏曲特色教学初中,其对应的小学是一所武术特色教学学校,这些学校中学生在校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的比例相当高。
表1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的百分比(%)
年级门类
学习场所
武术民乐民歌戏曲国画书法校内校外
小学生10.31 16.49
14.431.0327.84
56.70 39.18
96.91
初中生23.08
6.926.92
33.0815.38
27.69 64.62
34.62
高中生16.83 10.23 0 3.6319.47
29.70 21.78
52.15
2.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
表2 各年级学生对国家认同、国家情感的反应百分比(%)
没有考无所谓能做作为中知道我 不知道我
虑过作当哪个个外国人感国近代 国近代曾
年级为中国国家的国人到自豪曾披外 被外国入
人是否 人 更好 国入侵 侵或知道
值得自并感到 但并不感
豪 痛心到痛心
小学 4.12 2.06 6.1985.57 88.66 6.19
初中10.77 7.69 6.9273.85 79.2316.92
高中17.16 8.58 8.5865.35 74.26 8.25
表2是各年级学生对关于爱国情感的问题的回答,可以发现一定程度的对国家认同性和热爱情感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高中组选择“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比小学组下降了20个百分点。在中学组的问卷中,我们增加了对国家责任认识的问题,“如果中国遭到外敌入侵,而你又达到服兵役的年龄,此时你想的是:①全国那么多人为什么一定要我去?②主动报名参军,保卫祖国。③何必那么主动,等有关方面要求了我再考虑。”表3是两个年级学生的回答情况,高中组选择“保家卫国”比初中组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这是值得欣喜的。
表3 各年级学生对国家责任感的反应百分比(%)
年级为何是我 保家卫国 到时再考虑
初中 7.69 46.92 43.85
高中 3.63 59.08 35.97
3.诚信、尊长、上进的传统美德
从表4的统计结果不难发现,随着年级增长,学生们对各项传统美德尊奉的观念都有逐渐薄弱的趋势,虽然尚有60%以上的基本赞同率,但下降的趋势明显。同时也可发现,学生们对道德观念持权衡利弊、功利态度的百分比则随年级增长明显上升。初中阶段,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比小学阶段已有了大幅下降。高中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则比小学生明显降低。
表4 关于传统美德的调研结果
4.关于人际关系的应对
关于人际关系的假设情境是:“听说有人在老师面前说了你的坏话,你会怎么办?”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被调查者可以随意写下自己的预期行为反应。数据统计时,记录了每一种意向行为被提到的次数,按频度高低依次排列,选取频度最高的6种行为作为代表行为,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各年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反应百分数(%)
年级 不在乎,告诉生气,自省;有则改报复与告状
不理会 老师记恨 之,无则加勉者沟通
学 37.11 14.4312.37 2.06
6.19 9.28
初中
49.23 3.85 8.46 10.00
4.62 13.08
高中
46.53
0
2.31 6.60
7.59 7.26
表5的结果说明,对这类人际关系中的不愉快事件,不论年级高低,比较普遍的反应是不予理会。此外,小学生比较愿意采用的方式是告诉老师,而高中组却无一人提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表4各年级学生对老师的印象的变化比较,我们认为,这一结果在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们遇到问题越来越少地倾向于寻求老师的帮助的同时,也暗示一定程度的对老师信任的下降。随着年龄增长,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态度的百分比有所上升,采取“生气、记恨”态度的百分比有较大下降,但表示会采取报复行动的百分比却有所上升,愿意主动“与告状者沟通”的百分比也有所下降。这一结果似乎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学生呈现出社会化进程不良迹象,即在遭遇人际关系危机情境时,未能习得积极的应对策略和行为方式。
5.课外活动
表6 各年级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的百分数(%)
年级 课辅学习 文体活动 志愿者活动帮扶对手、互帮互学
小学87.63 81.44 22.68 4.12
初中80.00 55.38 26.15 13.08
高中49.50 32.01 20.13 4.29
从表6中不难发现,不论哪种课外活动,高中组参加的百分比较其它两个年级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各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占绝对优势的都是课辅学习,文体活动其次,公益活动则相对较少。
三、访谈的内容
1.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件总揽及其下达情况
概括而言,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文件具有以下特征:
多。根据《上海市学校德育学生工作管理文件汇编》(1998年9月)、《上海市学校宣传德育工作文件汇编》(2003年2月)及其他资料统计,1986年以来,仅由中央及部委颁发的关于中小学学校德育的文件就有近50份,在这些文件中,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被当作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针对爱国主义教育而颁布的文件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04年)。此外,每份中央及部委的文件下达后,上海市都会有相应的配套文件,落实文件精神,或作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如《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变,主题常变。从“五讲四美三热爱”、“五爱”、“四有”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再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虽然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其中,但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要准确把握这条主线较为困难。学校忙于配合新目标开展宣传、学习、检查、评比活动,而疏于德育长效内容的探索。
实。一方面,操作性逐步增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考核、师资、领导、资金、基地、环境等各个环节都有操作层面的指导,更加务实;另一方面,日益重视德育规律,文件中反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结合时代特征,要从传统文化和现实成就中广泛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要协调社会各部门的合作,形成良好社会氛围,要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等,都反映出决策者对德育规律的重视。
从本次调研来看,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对近期的两份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知晓率为100%,说明学校对文件精神的宣传是及时、到位的。升旗、国旗下的讲话等具体制度也都能落实。
2.德育管理体系
上海市的德育管理纵向体系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宣传处、德育处、区县教育局。
第二层:区县教育局(中教科、小教科)→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设德育研究室)→中小学。
第三层:中小学→政教处/德育处→年级组→班级。
另外还有市教委领导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在各区都有相应的机构。还有由教委、妇联、总工会、卫生局共同牵头的社区家长学校。
这样的管理体制是严密而到位的,并且具有开放性。较有特色的是,市、区县两级管理机关都设有相应的德育研究部门,该部门兼有研究和行政管理职能,这虽有便于吸收研究成果,改进政策之便利,却又有研究者难以始终保持中立立场之弊端。
学校政教处/德育处的职能是统筹管理全校的德育工作,他们主要通过班主任,以文体活动、班会等活动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德育课教学接受教导处、政教处的双重管理,而政教处成员和班主任不一定担任德育课程教学,德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多数是由教导处负责。如此,政教处对德育课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德育教学与德育管理出现脱节,而且容易造成德育课程智育化。
3.课程教学与民族精神渗透教育
教师们在访谈中普遍表示,德育不仅仅是灌输,更重在渗透,亦即德育无处不在。不论时间、地点,不论哪一类课程的教学都可实施德育,教学过程应随时把握契机渗透德育。
教师们认为,知识性课程中的人文课程的渗透教育比理科课程容易,人文课程学习本身就可成为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媒介;理科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表面一致性并不明显,但教师们并不认为就毫无作为,仍可以从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入手,达到促进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目的。
活动性课程(音乐、体育、美术、劳动课)历来是开展德育的好课堂。二期课改以后,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有了较大改变。例如,以前的艺术类教材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或具体技能的习得,新教材则转而强调培养对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注重文化的内涵,还引入了民间艺术,如泥人、兔子灯,增加了民歌、民族舞蹈欣赏等内容。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没能进入新的体育课程教学范围。
尽管各科教师都表示,只要有契机就会在自己的课堂上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但是渗透教育的实际操作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管理。调研发现,学校并不把民族精神的渗透作为教学检查指标,教学检查时注重的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情况,德育课程也如此。没有检查督促,落实难以保证。渗透与否、渗透的效果都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理念。所以,当前的渗透教育很可能仅仅是部分渗透意识较强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色。
课时。几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指出,渗透教育遭遇到课时的限制,在有限的课时里要完成大纲规定的知识点教学尚且需要紧赶慢赶才行,其它的就勉为其难了。升学指挥棒往往驱使教师、学生忽视或无视知识点以外的文化、精神资源,典型的表现是除了中考、高考考试科目,其它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让路。历史、地理、艺术、体育都是很有渗透教育价值的课程,却也是经常为考试科目让路的课程。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是成为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
教材。教材内容滞后于教学需要。人文课程的教材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形式主义、说教的色彩都较浓厚。语文教材则明显存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宣扬不够的缺点。这样的教材对渗透教育显然不利。
4.课外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团队活动真正体现了每个学校的特色。在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做到教育无痕几乎是所有学校、教师的共识。比较常见的有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民族传统节日的欢庆活动、升旗仪式等。重要事件的纪念活动(如申奥、申博、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可以令学生产生强烈的国家、民族自豪感。在父亲节、母亲节举行的主题班会,旨在启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培育传统美德。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校外教育基地,如位育高级中学投资建设了邹容纪念馆。
中学生深入社区担任志愿者是本市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外教学内容,社区对中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度差异较大,活动效果随社区不同较不平衡。几十年前,街道、居委会组织的中小学生课外“小小班”曾是几代人心中美好童年回忆的一部分。当前,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对中小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环境的热爱、认同教育,应该成为现代社区研究的课题之一。
虽然学校和教师的权威在学生教育中仍是稳固的,但近年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批评,以及家长们越来越多表现出来的纯功利价值导向对学生的影响,引起了教师们的普遍忧虑。家长学校似乎并没起太大作用,中小学在对家长的感化方面多少显得无能为力,争取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不容乐观。
四、存在问题
1.知识与德育的割裂
相当部分学生、家长、教师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位,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位置。一位校长说:“很少有家长来学校问问孩子的个性或道德发展,除非出事了才会关心这些,而且,关心也只是为了处分结果,根本不是为了后续的教育。”虽然校长和教师都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但是在知识与德育之间他们常常会舍弃德育,紧抓知识教育不放。
其原因,从现象看是升学指挥棒的作用,这根指挥棒的威力甚至已经延伸到幼儿园。从本质看,首先是人才评价体系的功利性使然。我国从升学、求职,到评定职称,都是依据智力成果,几乎完全不考虑品行。一个智力高德行低的人,照样会畅行于市,他的实际利益不会受损,舆论或者并不贬抑他,或者贬抑的声音也不占据主流。而一个德行高尚的人,若没有相应的高智力表现,他不会有任何实际利益的收获。舆论会褒扬他,但褒扬的力度远不如对科技精英、经济大腕的力度,尤其是在他生活的小环境中,享受人们崇尚目光的机会远远少于精英、大腕。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国人逐渐形成“外国月亮圆”的思维定势,对民族传统的认可度降低,或者说,民族传统处于被审视、待认可的地位,而外来观念尚未真正内化。所以,德育宣讲缺乏底气。当德育成为可有可无,民族精神教育更无所保障。
2.5+2=0: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的背离
5+2=0,是说5天学校教育的效果,抵不过周末2天的家庭、社会教育,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明显背离。
市场经济把“等价交换”的概念刻入人心,用以交换的“价值”也日益物质化,社会风气急功近利。从问卷中反映出的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功利倾向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氛围下,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的推崇在社会中必然被削弱,社会评价体系中,道德评价变得无足轻重。诸如谦和、仁爱等美德因为妨碍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被许多人当作鸡肋。这样,学校里的传统道德教育必然曲高和寡。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仅仅是道德认识,这种认识是极不稳定的,必须经过道德实践,体验相应的道德情感,接受外部反馈,矫正道德认识。被环境正强化了的道德认识会逐渐内化成为稳定的认识、行为,而受贬抑的认识会被放弃。在社会风气没有改观的条件下,要求学校德育创造奇迹是不可能的。
但是,把“0”的结果全部归咎于社会,显然有失公允。事实上,学校的5天里,民族精神教育的文章也未做足。德育和智育的教学规律有差异,而许多教师对此缺乏认识,导致德育方法不当,“5天”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并未实现。另外,某些教师的师德也有待提高。要求学生诚信,教师却为了公开课的效果而与学生提前演练;要求学生与人为善,教师却对学生心理施暴;要求学生勤奋上进,自己却得过且过。
何况,在社会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中,我们应该要求社会按照学校教育的需求而存在呢?还是要求学校教育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行自身调整?答案不言而喻。许多学生否定传统美德的理由是——按老师教的去做,在社会上会碰钉子的。因此,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对下列两个问题作出回答——民族精神与“现代德行”的相通之处何在?民族精神教育与“全球化”潮流的关系如何?民族精神教育只有适应时代特征,满足现实需要,才能获得生命力。
3.方法改进制约重重
德育与智育的不同处之一在于德育会遭遇学生的内部阻力,其学习内容从“知”到“信”要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取舍有极大的能动性。因此,德育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更要考虑怎样教。
几乎所有参加座谈的教师都反对空洞的说教,认为感性素材的积累,在民族精神教育中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主张采用感性的方式和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感动,再感悟。而感悟教育需要相应的条件:
第一,感悟教育需要契机,因此,感悟教育的素材要注重时效性,时过境迁,冲击力就会大大减弱,时事能否快速走进学校教育,并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取决于德育课程的开放程度,以及德育管理机制的保障。第二,感悟教育需要借助情境来完成,因此,需要外部支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需要社会协作。第三,感悟教育需要体现个体性,精神成长的历程因人而异,学校教育要在时间和人员的安排上保证这种个体教育是及时、有效的。第四,感悟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教材与智育教材一样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但是,我们真正要的结果是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表现,而不是他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因此,系统的德育知识应该是给教师读的,由教师根据这些知识来安排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引导学生用行为来体现这些知识,学生只需一本注重操作指导的教材,甚至可以不需要德育教材。第五,感悟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师资,而目前的师资先天不足。部分教师渗透教育的意识不强,方法缺乏,一定程度上是师范教育留下的缺憾。师范教育本身就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讲,缺乏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在师范院校的非德育专业,没有关于渗透教育的学习内容,导致中小学许多非德育课程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有“教书”,“教书=育人”。
当上述条件不具备时,感悟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对策
1.全面改革中小学德育,重视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民族精神教育的种种问题也是中小学德育的普遍问题,某一点的改变难以改变全貌。站在新世纪,我们必须重新全面审视中小学德育。
课程目标要真正作到分层次要求。中小学开展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大学开展基础文明教育,这种德育倒挂现象,正是在中小学忽视基础文明教育的结果。在中小学,政治课被普遍认为是教学目标直接导向德育的课程,但是,政治性内容不能替代道德教育,两者不应混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政治教育应该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理解力时再进行。有的小学开始试验上“品德与生活”课(1~2年级)和“品德与社会”课(3~6年级),是落实分层次德育的有益尝试。
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它渗透在人们代代相传的语言、习俗、思维方式,甚至是举手投足之中。任何新的社会意识都是从原有的社会意识中衍化或催生出来的,外来的观念也总要本土化才能扎根。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修身、养性、人伦、道德,积累了大量的道德实践的经验,总结了丰富的人际交往、自我修养的理论,其中许多理论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启示借鉴作用。在培育现代德行的时候,一定要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相契之处,民族与世界的相通之处,这样的教育才容易引起共鸣。
教材是体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成效的基本保证。教材建设要统筹德育课程和非德育课程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德育教材要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同其他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其生活需要,遵循品德养成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教材的可读性、操作性。非德育教材要加强渗透民族精神的内容,充实这些课程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和德育契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打动学生的情感,从中感受民族精神的魅力。
改进德育考核方法,重视德育考核结果。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中小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由同学、班主任在这些指标下给予评价,评价可以是等级与描述相结合。如果能将这些评价纳入升学的选拔指标,让德育考核与智育考核同样重要,必然会促进学生修身养性的自觉性,也会提高学校对德育的重视。
2.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整合
品德的养成是认知、情感、教育、体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认同更需要在生活中长期的耳濡目染。学校教育仅仅是德育的手段之一,只有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德育才会有成效。
家庭对品德养成的影响是无以替代的,家庭美德是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家庭德育的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素质。多数学校都有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但是,几次家长学校不足以提高家长对品德教育的重视。如果在大、中专院校就能帮助未来的父母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如果能对申请结婚的人进行婚姻教育,指导他们家庭德育的方法;如果有方便的途径进行家庭教育咨询……应该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社会实践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中央曾有文件,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为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但是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毕竟,这些基地自身的经济利益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许多积极的探索都在尝试中,例如给教育基地减少税收;增加中小学的德育经费;中小学生为教育基地担任义务保洁员、讲解员等。此外,扶贫帮困、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学工、学农、军训等也是培养美德的途径。
鼓励传媒创作弘扬民族精神的好作品。影视、图书、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强烈,对于擅长模仿的中小学生而言,人生的榜样往往就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动画片《西游记》和《哪吒传奇》的火爆播出,启示我们:传统优秀作品有强大的生命力。作品对民族精神的生动形象的阐释,是任何德育课都无法替代的。
支持传统文化活动。许多民风、民俗中不仅蕴涵有道德教化的内容,而且能激发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在传统节日、重要庆典,采纳传统文化活动方式,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有助于营造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