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效性研究论文_白凤鸣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效性研究论文_白凤鸣

白凤鸣(重庆市渝北区花园小学校 重庆 渝北 401120)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开创语文教育新局面,必须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的方法已成为教师探究的内容之一。本文从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如图书漂流,分享阅读;好书推荐,经典快递;共同“采蜜”,甜美悦读;征文活动,丰富阅读等方面,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并提出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199-02

一、课外阅读情境还原

在晨曦初露的早晨、或是铺满阳光的午后、抑或是短短的课间,孩子们坐在木制的长椅上,双手捧着书放在书桌上,沉浸在读书的愉悦中。在这里,孩子们享受着书中的精彩,交流着读书的收获,切磋着阅读的方法……在这充满书香气息的漂流书吧里,流淌着轻松自由,流淌着读书的幸福!

原来,这是我班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读书习惯,特为孩子们搭建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让书漂起来。我班在教室及教师廊道设置漂流书吧,期望孩子们通过漂流书吧这一平台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

二、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课标》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让阅读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孩子心中播下幸福的种子,让童心永恒呢?

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当务之急。教师应该将联系生活的内容融进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仍然是重要的,但是要淡化对书本知识的过分重视。信息时代的知识不仅是固化在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大量生动的、不断变化的,能够以各种方式在社会中传播发展的实践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发展这些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 最新修订的小学、初中、商中《语文课程标准》步调一致地强调“弘扬民族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突出阅读的重要地位,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 推荐书目”。

“让书漂起来”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究,旨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和主动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技能,进一步吸 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文学修养,丰富科学知识,陶冶思想情操,完善自身人格。

三、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则

1.确立开放的读书理念是根本

确立开放的读书理念是根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开放”,即以生活为大课堂、大课本,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倡导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在班级营造书香氛围,建设开放的“让书漂起来”,其目的就是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让校园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2.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关键

“让书漂起来”,倡导阅读,是为了提升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开展系列读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体验。班级根据推荐的书目中的书籍等作为读书内容,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课外读书,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班级通过“让书漂起来”系列活动的开展,初步探索出读书兴趣培养模式,并初具特色,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学艺术修养。

3.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是保证

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有了乐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兴趣是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借助“让书漂起来”营造的氛围中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学生的读书习惯,比如读书方法、读书能力,则是在漂流书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书兴趣和习惯一经形成,就将成为课外阅读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学生就会自动找书读,看到书就想读,知识海洋就可任其遨游,促使学习者学习成功。

四、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1.图书漂流,分享阅读

孩子们将自己在家里看过的或许没看过的书放到班级漂流书吧,由书吧小小图书管理员(由学生担任)登记、编号,然后开展放漂活动。借阅同学不需登记,你对哪本书感兴趣,就可以带去阅读,读完后还回书吧。孩子们的书漂出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书吧,书里面的批注更多了,书吧的“采蜜本”里(书吧摆放有学生记录读书心得的笔记本,倡导点滴积累和自由写作),孩子们对这本书的交流更丰富了,那也是图书主人最高兴的时刻。从2015年9月至今,班级书吧放漂图书近500册,通过图书漂流活动,营造学生自由阅读的环境和潜心阅读的氛围,孩子们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2.好书推荐,经典快递

漂流书吧不是静止的,它以动态的形式吸引着孩子们参与读书。好书推荐,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之一。书吧每周都要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学校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推荐卡”: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简单介绍书的主要内容、作者以及推荐理由。此项活动得到了班上全体孩子的积极响应,不管是经典作品,还是时尚图书,他们纷纷制作了精美的好书推荐卡。班上经常组织对好书推荐卡进行了评选。同时,班上也根据孩子们的推荐购买了很多图书,充实书吧。

3.共同“采蜜”,甜美悦读

“采蜜本”,是摆放在书吧里记录孩子们读书心得的笔记本,

孩子们把读书后的收获记录到本子里。今天你写一点,明天我补充一点;今天你摘录这本书的好词佳句,明天我写下那本书的读后感……孩子们将采得的“蜜”汇聚到本子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品尝悦读的甜美味道。

4.征文活动,丰富阅读

为培养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漂流书吧根据一段时间的阅读主题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征文活动的主题、内容、时间等等,由书吧管理员制作成海报,吸引同学们踊跃参加。

阅读的那本好书,分享着书里书外的故事,分享着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感动和快乐。

五、课外阅读指导成果分析

1.课外阅读指导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我班的“让书漂起来”活动,是在实施新课程当中,按照《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的要求,使班级形成了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形成了“读书快乐”的良好意识。“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参与批注、写体会、征文等等活动,养成了良好读书习惯,学生既从阅读中学习到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孩子诚信借书的品质,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受读书的快乐。课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的经历阅读兴趣有点差异,阅读积累层次不同,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也各有深浅。学生对时间、空间的支配更自由,思维更灵活,交流更充分。“让书漂起来”滋润了孩子们的的底气,“让书漂起来”给予了孩子们灵气,“让书漂起来”让孩子们得到了提升。

2.课外阅读指导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追求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一方面,课外阅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得见多识广了;另一方面,课外阅读的有序进行,是对课内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促使学生对课内知识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反过来促进了课内教学。我所任教的班级与其他班为参照班进行研究,在历次期末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远远领先于其他班。通过试卷分析,阅读和写作两块的成绩是优势,近三年的“让书漂起来”课外阅读指导已见成效。

阅读被誉为智慧之源,课外阅读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诚然,“让书漂起来”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绝非坦途一道,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共同去研究,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5,第一版.

[2]胡培培.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的层面浅探及操作策略.江苏教育.2007.09期;

[3]刘萍.谨防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5期

论文作者:白凤鸣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效性研究论文_白凤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