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学习标准编制探索论文

基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学习标准编制探索论文

基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学习标准编制探索*

薛美薇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 要 学习标准编制是对课程标准落实的重要环节,教师是编制学习标准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准直接影响学习标准的编制情况。编制学习标准需要教师有清晰思路、对课程标准有深刻理解、能够把握课程目标、全面把握学生认知特征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因此基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学习标准编制思路就是通过外部力量辅助和教师自身的努力,使教师清晰化学习标准编制思路,明确学科学习任务,提出学科学习具体要求,界定学生的学习水平,保障学习标准的可操作性等。

关键词 教师素养 学习标准 编制思路

教师是学习标准编制主体,学习标准编制情况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学习标准的编制需要以教师专业素质为出发点,来形成合理的编制思路。

一、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学习标准制定的关键要素

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有指导意义,但是相关内容和实践教学还有一定距离,要促成课程标准的落实,必须把学科课程标准具体化,编制学习标准就是课程标准落实的重要环节。学习标准是课标落实的关键,教师是编制学科学习标准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学习标准制定的关键。

1.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学习标准是否和课标一致

学习标准是对课标的具体演绎,课标是学习标准的本体,完全贯彻课标精神是学习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课标的把握主要在于内容的高度、深度和宽度以及基本的价值指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对于以上几个方面的把握都至关重要,只有教师的眼界够宽广,有充足的知识能力,端正的价值观念,才能在课标具体化过程中,使学习标准的制定合理、适度、全面和规范。

2.教师素养决定学习标准是否有可操作性

学习标准是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的具体结合,编制学习标准是为了使课标对教师教学形成具体指导意义。因此可操作性是学习标准制定的一个基本要求,学习标准的可操作性意味着制定者要熟练认识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的轻重等方面的问题都要具体把握,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等方面都有深刻理解等等,这就意味着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学习标准制定中有所实践。课程标准往往是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但是这些要求并没有针对性,这使得特定学科教学并不能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具体考察评价,在通过学习标准的编制发挥课程标准的评价意义时,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素养形成明确的、详尽的标准内容,才能进行评价。以英语一级课程标准为例,其提出了要让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够简单交流等,其中有的目标要求属于思想情感范畴无法考察,有的目标要求并不具体难以操作,这使得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意义难以发挥,而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编制学科学习的基本标准,可以形成单词量、语法水平、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学科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1]

设图G=(V,E),其中|V|=p,|E|=q.对于k∈N,如果存在一个双射f:E→{k,k+1,…,k+q-1},使得它的导出映射f+:V→Zp, u p也是一个双射,则称图G=(V,E)是k-边优美的.1-边优美图的概念是由文献[1]引入的.文献[2]指出了Kn是边优美图当且仅当n≡0,1,3mod 4.而文献[3]证明了p≡2mod 4时一个p点多重图不是边优美的.有关边优美图的更多情况可参见Gallian的综述[4].而边优美问题现已成为图设计的热门问题.本文研究轮图S(7,n)=(V(S(7,n)),E(S(7,n))),其中

二、教师编制学习标准的专业素质不足

教师对于学习标准的编制主要是课程标准的输入、内化、表达,以及和特定环境条件的结合。在学习标准编制中,教师专业素质的欠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标准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丰富化和差异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同时还能够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学校教育理念,对课程标准进行具体再加工。而大多数教师由于能力水平有限,或者是观念制约,往往并没有对课程标准深入钻研,相关学科的学习标准编制就可能会出现窄化、片面化、肤浅化等问题。

1.教师编制学习标准的能力素质有欠缺

要使课程标准真正浸润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完成具备课程标准精神又合乎学科教学的学习标准编制,一个基本问题便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外部力量的辅助也需要以教师对课程标准精神的吃透为前提[2]。学习标准的编制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在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具体要求和目标,因此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研读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明确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并没有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其中的内涵意义相对宽泛,而在编制学习标准时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把这些相对虚泛的内容明晰化、确定化,因此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时要把课程标准内涵进行具体化、明确化,只有这样,教师关于学习标准的编制才能有准确的依据。第二,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课程标准蕴含着国家对于学科教学的想法、意见和期望达成的目标,其中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内容都是对国家在学科教学方面思想精神的具体实践。可以说,课程标准中的各个模块都是基于同样的课程精神来阐发,因此课程精神才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义,也是学习标准编制的中心原点,教师在课程标准研读中一方面要对具体内容进行把握,另一方面则需要仔细揣摩其中的思想精神,这样其在进行学习标准编制时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在精神上和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学习标准的制定实际上就是课程标准和具体学科教学的结合,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切实可行又能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学习标准,对于教师而言有很大的难度,专家介入是消减这种难度的关键。专家介入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向专家学习标准制定的原则。教师在自行编制标准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学习标准的边界,会使学习标准编制随意化。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向专家学习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要求,建构学习标准编制相对明确的秩序空间。第二,教师向专家学习标准制定的方法技巧。对于教师而言,其对学习标准的编制往往缺乏策略和方法,而专家较高的理论水平以及在教学实践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得其掌握了更多学习标准的方法技巧,教师可以从专家那里获得合适的编制建议。第三,教师可以借助专家明确学习标准编制的基本任务。教师可以求教于专家,使原本看起来较为宽泛的任务具体化,以便教师进行针对性地解决。第四,教师求教专家设定学习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在明确了学习标准编制的基本任务后,很多教师仍然对于如何完成各种任务感到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求教专家设定学校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明晰基本任务的实践顺序,按部就班地通过各种环节流程完成各种分解任务,最终完成学习标准的制定。

2.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深刻领悟

本刊讯:据《五粮液集团》报道,2018年11月23—24日,由中国百强论坛组委会、华顿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四川五粮液股份公司以20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33.92亿元排名“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第46位,获得“中国百强企业奖”。(江源荐,黄筱鹂编辑)

3.教师对学习标准具体要求欠缺思考

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生是教师编制学习标准的前提基础,而学科教师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的了解处于一种感性状态,不能做到完全透彻。

4.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都能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具体在特定学科特定内容方面的标准要求并不能全面到位地表达,学习标准由教师来编制,教师模糊的思想意识必然会使相应学习标准的编制也处于一种相对混沌的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标准对学科教学的引导意义和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三、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下的学习标准编制思路

1.借力专家,解决学习标准编制障碍

深度学习发生与否的重要特征不仅仅是促进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相互转化,还更应当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内化吸收知识,培养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除了深度学习对实践与应用的要求很高,其实在面向社会生产生活与未来社会的要求下,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应用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在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发现: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复习课中按照一定的社会情境问题组成探究化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中不断探究、逐层深入,该过程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不断解决生产实践的相关问题。

2.深研课标,把握学习标准精神

标准编制需要教师有理论性、整体观和教育精神的深刻领悟。先从理论性来说,教师要编制和课程标准对应的学习标准,就需要具备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素质水平,才能抓住课程标准的真正方向。而很多教师有实践无教研,理论性明显不足。从整体观来说,学科教师往往局限于特定学科教学,更多的是跟随教学大纲教学,课堂教学缺乏整体观。另外,在教育理念理解上也缺乏高度和深度,在标准制定的经验方法上缺乏经验,这都使得教师在学习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实践思路比较盲目。

1.4.2 给药方法 治疗组口服小儿化食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小儿化食口服液模拟剂。1~3岁(含),5 mL/次,2次/d;3~7岁(含),10 mL/次,2次/d;7~14岁(含),10 mL/次,3次/d。疗程1周。开始用药时间为自然排便或助排后第1 d开始用药。试验期间,不改变平时饮食习惯。

3.明晰目标,厘清学习标准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往往是根据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来教学,对于具体学科学习要求并没有全盘掌握,这使得其在编制学习标准时,往往不能提出全面而又具体的学习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基于课程框架目标具体化学习要求。以英语学科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在这个总目标下,形成了一至五级的英语学习目标分解,这是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框架目标,教师首先要对其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有所明确,才能形成阶段英语学习的具体要求。对于这个具体目标学习要求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教师对总目标和分目标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教师需要从这些总体目标中知道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教学完成那些知识能力目标,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从课程学习框架目标中提炼出关于学科学习方面的具体要求,课程要求达成的目标蕴含着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并没有直接提出来,教师还必须从课程目标中发掘这些要求,并结合学科教学实践提出具体学习要求,如英语总体目标的综合语言能力实际上就包括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学习要求,其他分目标中也分别提出了各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要求[3]

4.把握学生,设定学习标准深度

教师编制学习标准时,还需要深入理解学生的不同认知特征以划定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有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学生比较了解,但是这些了解更多地是一种感性认识,大多数认识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这对于学习标准制定来说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这一方面有所加强。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感性认知进行理性转变,长期的实践教学,教师对于学生有诸多了解,但是这些了解更多处于感性层面,也没有经过细致梳理,这使得教师对于学生认知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以此为据来制定学习水平是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把感性经验进行理性转变,即对自身关于学生的感性体验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和升华,使之形成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教师要扩展对学生的认知,学生在认知方面不仅有年龄、性别的差异,也有兴趣、天赋方面的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往往局限于年龄、性别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天赋、兴趣方面认知不多,对于不同地域、家庭等方面的认知影响关注较少,这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并不全面,显然不利于教师制定出合乎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水平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现有认知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展自己对学生的认知。最后,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科教学符合这些规律,更容易取得成效,反之,学科教学和相关规律不符,就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扩展对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基础上,还需要整体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便对学科教学应达到的学习水平进行合理预估。

5.加强实践,增强学习标准可操作性

学习标准相对于课程标准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学习标准更具体,实际上就相当于对学科教学提出了具体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学习标准来进行教学,因此可操作性是学习标准编制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体,学习标准到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教师最有发言权,但是对于教师个体而言,要仅仅凭借学科教学中的感受来保障学习标准的操作性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加强教学实践行为反思,对实践教学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教师要加强对自身教学实践行为的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感受,如对课前预设不足的感受,或者是对课堂意味处理不当的感受等,如果教师不对这些感受进行总结,遗留在意识中的就是对实践教学的模糊感受,因此教师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行为进行审视反思,找寻教学实践的正确打开方式。其次,教师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行为进行反思,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也需要观察审视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积累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发掘出更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教学实践特征,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实践形成更为完整深刻的了解。最后,教师要基于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提出关于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对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反思后,就可以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提出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基于此要求来编制学习标准,这可以更多地保障学习标准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何玉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

[2]宁悦颖,朱晓东.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分析[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4).

[3]王宝川.英语教学的核心价值及其彰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2).

*该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9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2019-ZZJH-677)的部分成果

[作者:薛美薇(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标签:;  ;  ;  ;  

基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学习标准编制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