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地论文,时期论文,在美国论文,作用论文,清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4-0066-06
清教(Puritanism)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分支,发源于16世纪下半叶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其成员原为英国国教会中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一派。在加尔文学说影响下,他们猛烈抨击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彻底性,主张在国教中完全废除天主教旧制和繁琐仪式,廓清国教中的腐败现象,提倡俭朴生活,因此受到玛丽女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等君主的迫害。为了追求宗教信仰自由,大批清教徒不畏艰险,漂洋过海,移居到荒凉的北美大陆,在新英格兰等地陆续建立起英属殖民地。①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教徒成为北美移民的主体。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13个英属殖民地约260万居民中,至少有75%的人在清教徒家庭中长大。② 这一时期的清教徒人数众多,立场激进,具有强烈的宗教使命感和凝聚力。
美国建国虽然仅有200余年,现代教育却非常发达。究其原因,它与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密切相关。这种传统始自殖民地时期,发端于清教信仰追求与理念。③ 殖民地时期是美国教育的起步阶段,宗教特点十分明显。这一时期的美国,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条件十分简陋,办学经费匮乏。尽管如此,清教徒出于宗教信念和理想,仍克服种种困难,以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力兴办教育,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雷特曼指出:“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对美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④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宗教因素,从办学初衷,宗教人才培养和自由平等竞争导致高等教育的繁荣、开放与多样性等方面分析清教在美国教育起步阶段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探讨殖民地教育由以服务宗教使命为主到侧重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各方面人才的转变过程,追溯现代美国教育本质特征形成的历史源头。
一
清教徒是信仰虔诚、宗教立场激进的基督教徒,他们自英国移居到北美后,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面临着如何生存下去的挑战,而且迫切需要解决在新大陆如何确立基督教的主体地位,保持其纯正性和连续性等一系列信仰问题。按照加尔文学说,《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的源泉,信仰的最高权威,具有唯一性。人们只有受过教育才能读懂它。教徒只有理解了《圣经》,才能具有真正的信仰,对《圣经》的领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宗教修养的境界与水平。⑤ 因此,读书识字能力对于清教徒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是成为上帝优秀子民的基础与前提,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学校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在维系和延续信仰方面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⑥ 要想教徒本人或他们的子女人人都能够阅读《圣经》并逐步成为合格的教民,就必须重视、发展教育。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清教精神和信仰才能够得以传承下去。卡尔顿在评论加尔文教育思想时指出:“民主的加尔文主义的一个最主要要求就是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在宗教事务上,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最终对自己负责,《圣经》就是生活的规则,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阅读,不需要依赖牧师。”⑦ 费斯克认为,“清教徒的生活伦理奠基在新英格兰整个大众教育体系上。据此,每个人必须从小受到教育,阅读和理解《圣经》。教育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职责”。⑧
为此,教会在殖民地大力推进教育,早期建立了各种识字班、主日学和假日学校,后创办各种村镇小学(elementary town schools)。1635年,波士顿成立了北美殖民地第一所正规的中学,即“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The Boston Latin Grammar School)。进入1 8世纪后,随着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发展,教会兴办的中小学数量迅速增加,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最为明显。以殖民地主要城市之一费城为例,1683年教友会在费城开办第一所初级小学,1701年又建立教友会文法学校。到18世纪末,费城属于教友会的中小学已有近十所。其他教派,如浸礼会等也纷纷在费城开办类似学校。⑨
早期殖民地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质,新教思想和理念渗透和贯穿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以各种形式体现和落实在办学过程中。清教徒认为,无知是魔鬼撒旦的帮凶,只有教育才能驱除它。1647年,马萨诸塞殖民地颁布了著名的学校法,又称作“老骗子撒旦法”(The Old Deluder Satan Law)。该法律宣称,“老骗子撒旦的一个主要计谋就是阻止人们掌握有关《圣经》的知识”。它要求“每一个在本法令管辖范围内的村镇,当上帝使其人口数目达到50户时,就必须从村民中任命一个人教育孩子,使其能够读写……教师的薪酬由学生家长或村镇的居民负责支付。任何一个居民达到一百户的村镇,必须建立一所文法学校,教师要能够指导年轻人,使他们做好上大学的准备。凡在一年以上未履行此项义务的村镇,需向邻近的其他学校支付五英镑的罚金,直到它执行此项法令为止”。⑩ 这项法令以法律的形式启动初等教育并明确其性质,在各殖民地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美国公共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此后不久,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康涅狄格等殖民地先后仿效马萨诸塞的做法,颁布义务教育法令,要求居民聘请教师,提供校舍,为孩子购买课本。
早期殖民地的初级教育,通常都以传授宗教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圣经》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儿童入学后首先学习如何祈祷和拼写字母,掌握字母后便开始学习教义基本知识。他们使用的教材,基督教色彩突出,非常注重神学思想的灌输和启蒙,充满宗教训诲,肉体死亡的提示和灵魂救赎的内容。马萨诸塞殖民地儿童使用的《新英格兰识字课本》,实际上是经过简化的宗教经文。《儿童教义问答》、《教义问答手册》和《美洲儿童精神乳汁》则是当时流行的少儿教材。(11)
在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中,神职人员构成了主体。校长和教师大部分是牧师,这一点在偏远地区尤为明显。在这些地方,牧师是少数受过教育的文化人,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行,承担识字教育和宗教课程,同时讲授古典语言、数学和法律等。教会代表定期考核学生熟悉和理解《圣经》的程度,以此衡量教师对宗教知识、教义问答和赞美诗掌握的水平。(12)
尽管清教徒大力推进初级教育的主观愿望是普及宗教理念,满足宗教需要,但在客观上其作用却超出这一范围,实际意义却远远大于此。美国是西方最早开展妇女教育的国家之一,它与清教徒的努力不无关系。早在殖民地时期,女孩就被允许进入清教徒兴办的各种教育机构学习。按照清教理念,只有让女子接受教育,学会读书识字,她们才能阅读《圣经》,正确理解教义并将宗教的精神传及子女,全民的宗教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在17和18世纪,女子只能进入小学。到了19世纪,她们终于可以上中学学习,到高等院校深造。地区的差异使得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城镇和人口密集、清教影响较大的新英格兰地区,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多。相比之下,在人烟稀少、清教影响较小的南部殖民地,妇女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非常渺茫,少之又少。(13)
美国独立前的人口中,黑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到1763年已达到约38.5万,其中20万左右生活在南方。在南卡罗来纳,黑人数量甚至达到了白人的二倍。(14) 他们绝大多数是自非洲贩运来的奴隶,遭受着残酷的种族歧视和压迫。尽管如此,教会在18世纪初开始为黑人奴隶开办学校。1704年,圣公会外方福音宣教会的传教士建立了第一所黑奴学校。到美国革命时,各派教会都先后在南北方的主要城市建立了这类学校,向黑人传授宗教知识,读写技能和简单的算术基础。教友会甚至认为,宗教教育是奴隶解放的第一步。教会的做法招致白人奴隶主和南方当局的强烈不满与反对。1740年,南卡罗来纳颁布命令,禁止教授黑人读书识字。(15)
与此同时,教会所兴办的学校并不完全排斥世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许多学校宗教教育与普通教育兼而有之,在不影响宗教教育主体地位的情况下,也传授一些与世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算术、法律、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的知识。在南方的佐治亚和南卡罗来纳,教会建立了面向穷人的慈善学校、技工学校,对穷人进行职业培训。
二
在新教中,牧师是十分重要的神职人员。管理教务,组织信众,主持圣事,讲经布道通常是其主要职责。在维系教会,传播宗教理念,传承信仰体系等方面,牧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清教徒抵达北美不久后发现,随着移民的增多,新大陆合格的牧师数量明显不足。“上帝把我们安全地护送到新英格兰以后,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房舍,解决了生活用品,修建了方便的教堂,成立了文官政府;接着,我们渴望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求知并传给后代,因为我们担心现有牧师离开人世以后目不识丁的牧师会充斥我们的教堂”。(16)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担心,为了培养合格的高级宗教人才,建立稳定和高质量的牧师队伍,成立高等教育机构便被迅速提到议事日程。
1636年,剑桥学院在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正式成立,成为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机构。两年后,青年牧师哈佛把780英镑积蓄和四百余册图书捐赠给该校。为了纪念和感谢他,学校正式更名为哈佛学院。学院兴办之初规模很小,只有神学学科,所收藏的书籍也多与神学有关。
剑桥学院的创办标志着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兴起。到1776年美国独立时,13个殖民地尽管人口不多,却已经拥有9所学院。它们中的大多数都由不同教派所建立,院长和教师多数都由牧师担任,服务于各教派的利益,与神学事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职能上,早期殖民地的高等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出世特征。许多学校的基本目标是按照所属教派的需要,培养信仰虔诚,举止优雅,具有良好教养的年轻牧师;其次是造就笃信基督,“正直”和有气质风度的绅士。事实上,哈佛学院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公开宣布自己的宗旨是“为社会造就适合的人才,主要是培养教会人士”。该校1643年发行的小册子宣称,学院要“推进学问以便传给后代,绝不给教会输送不称职的教士”。(17) 它在1646年制定的章程中规定,学生“必须知道人生的目的就是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即永恒的生命”。(18) 这些学院实际上不仅教育和培养职业牧师,还承载着清教徒巩固宗教信仰,提升人们道德水准和完善人性的期望。1754年,耶鲁学院院长在谈到办学宗旨时说:“学院是传教士的社团,以造就从事宗教事务的人才为己任。”(19)耶鲁学院要“持续培养博学和正统的人士,以真诚和热情来捍卫和传播基督教新教的教义”。(20) 国王学院在成立时表示,自己明确的办学目的在于“教育和指导青年理解耶稣基督,热爱并服从上帝,养成优良习惯,获得有用知识”。(21)
为了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不少学校十分重视神学,把与宗教相关的科目规定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例如,《圣经》研究是哈佛学院开设的核心课程,教授强调从多角度理解《圣经》,“希望把宗教的根基不要仅仅建立在对《圣经》和超自然的信念上面,还要根植于人性之中和人类理智的内在权威之中……理性一定可以和《圣经》当中上帝的启示契合”。(22) 在许多学院,校长或著名神学教授亲自讲授“道德哲学”课,以期奠定学生的哲学基础,把基督教教义同理性和科学结合在一起,试图培养学生有关道德和宗教问题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取向。另外,传教布道、研读经书需要掌握的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也是各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即使是学习理工、商业、法律或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必须接受宗教教育。到1770年为止,哈佛学院543名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成为牧师。(23)
殖民地时期的大学校园通常宗教气氛十分浓厚,设有大大小小的教堂。耶鲁学院在1745年的学生守则中规定,“所有学生必须按照神的教导过宗教虔诚毫无瑕疵的生活,不但要……勤奋阅读真理和光芒的源泉《圣经》,而且要参加公开和私下的宗教活动”。(24) 各学院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基督教教义,还经常在课余时间被组织起来到校内教堂体验宗教生活,参与宗教实践,旨在熟悉宗教礼仪,为毕业后担任牧师奠定基础。在不少校园内,许多建筑物也同样带有明显的宗教建筑风格与特色,看上去与教堂相差无几。
三
不同学校并存共处、相互平等自由竞争是殖民地时期美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哈佛学院带有明显的英格兰大学的烙印,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翻版。其最初的办学模式和理念直接取自剑桥大学的办学章程,强调对少数“有为有志”青年实行综合教育,注重塑造个人完美的心智和健全的道德号情感,旨在培养可以继承传统、捍卫文明、示范社会并具有绅士风度、精英素质和特权意识的“领导阶层”。(25)
然而,1746年由长老派创立的新泽西学院却深受苏格兰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它的首任院长、苏格兰神学家威瑟斯庞带来了爱丁堡大学、阿伯丁大学的传统,推行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理念,强调实用知识,主张大学教育要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做准备。与哈佛不同,该校使用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拉丁语,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偏重于实用性。
哈佛学院成立之初,其领导权控制在一个由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财务官员、地方官员和牧师组成的学校监督委员会手里。后来,由于监督委员会成员不住在校内,加上交通条件差,行使管理职能十分不方便,学院又另外设立一个由院长、教师和司库组成的“院务委员会”。这种双重管理的体制为哈佛学院所独创,其他一些学院多采用耶鲁大学首创的单一董事会的管理模式,个别学校,如威廉与玛丽学院,则由非专业人士而不是教职工管理。(26)
这种多样性还在各校内部具体的组织结构中,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师的聘用、提职晋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凸现出不同殖民地教育机构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自的特色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在许多方面,各学院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诸多原因,宗教则是其主要方面。美国独立前,殖民地由于没有统一的官方教会,教派林立,彼此平等,没有一个居于统治地位,都无法独占北美大陆。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在殖民地教育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要求,管理上十分松散,存在着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各教派为了传播自己的信仰与主张,扩大影响,培养自己的神职人员,在宗教追求的推动下,纷纷建立服务于本教派的高等教育机构。众多的教派促成了高等教育的繁荣,公理会创立了哈佛学院(1636)、耶鲁学院(1701)和达特茅斯学院(1769);威廉和玛丽学院(1693)则控制在圣公会手里;新泽西学院(1746)属于长老会;罗得岛学院(1764)由浸理会兴办;女王学院(1766)属于荷兰归正教会。(27) 各学院相互自由竞争,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需要、意愿和标准决定办学方向和模式,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彼此既不统一,也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办学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们还充分利用宽松的社会环境,想方设法扩大自身的独立性和各项事务的自主权。
教派之间的激烈竞争一方面催生了各个学院不同的办学模式和风格,另一方面也迫使它们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放弃严格的派系限制和樊篱。尽管每个教派都希望永远单独掌控本教派创办的学校,仅招收本教派的学生,但是不少学院意识到,殖民地学生数量有限,往往属于不同的教派和家庭背景,由一个教派在各个方面彻底垄断一所学校往往无法吸引更多的学生并确保足够的生源。为了发展和壮大,一些学院不得不在招生和管理上开始放松或放弃教派要求。罗德岛学院宣称“不允许”对学院师生进行“任何宗教测试”,他们“有完全的不受打扰的良心自由”。(28) 与罗德岛学院一样,国王学院、王后学院和新泽西学院在招生和教学上也持开放的态度,对学生入学也没有特别的宗教要求,禁止对学生进行宗教测试。就这样,殖民地后期的高等教育的教派色彩逐步淡化,出现了宗教宽容、开放和自由的氛围。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很难完全脱离本国或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这一点上,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也不例外。满足宗教需求并非是各个教派建立学校的唯一目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它们办学的动因之一。克勒尔指出,“把清教徒对教育的兴趣仅归于宗教原因是错误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创办学校……不仅出于宗教原因,还有培养公民、发展经济方面的考虑。”(29)
纽约是殖民地最发达的贸易、商业、航运中心之一,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市民中已经出现一个人数可观的中产阶级,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教育适应这种形势。为此,国王学院首任院长约翰森在制定本校的培养目标时提出,要让学生具有“数学、计量、土地测量、航海、地理、历史、畜牧业、商业、政府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包括流星、岩石、采矿、矿藏、植物、动物以及其他一切可以使生活更舒适、方便和优雅的东西,还有与之相关的主要制造业;最后,要让学生从研究自然转到了解自身,了解上帝的性质,以及对上帝、自身和他人的职责……”。(30) 由此可见,国王学院的培养目标取向与哈佛学院成立时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从培养牧师转向侧重培养各类人才,从以古典教育为核心转变为以实用课程为主,从钻研神学变成让神学为人生幸福服务。它表明,晚期殖民地的社会氛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单纯的宗教教育已无法满足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1)
由此,殖民地学院肩负的服务宗教使命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两大功能在重要性上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前者的弱化日趋明显,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学校意识到,再继续囿于传统、古典的办学形式,只专注于传播本教派的信仰与思想,不但从宗教的角度行不通,而且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已经脱离殖民地现实。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以多维的角度和更宽广的视野,面向社会实际,调整办学思路,满足市场需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各校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与地方发展形成互动,开拓自己的特色,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从办学目的和课程设置看,晚期殖民地学院变化十分突出。虽然宗教教育仍然受到重视,整个高等教育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倾斜的趋势却已经非常明显。哈佛学院推出法学与医学教育,培养律师与医生。与此同时,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也鼓励该校为地方培养行政官员。
耶鲁学院院长克莱普亲自向学生讲授有关“国民政府的性质”,“法院种类”,“宪法、土地法、民法、惯例法、军事与海事法规”,“农业、商业航海、医学、解剖学”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国王学院于1774年增设航海、测量、矿物学、地理、商业管理及家政等实用性课程。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个学院之间的激烈竞争调动了各个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殖民地教育注入了活力,进一步促进了办学的多样性,提高了办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学院在教派问题上逐步走向包容、自由与开放,一派独大的局面渐趋消失。在办学宗旨和导向上,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人才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宗教追求不断地被弱化,各校毕业生从事神职工作的人数逐步下降。18世纪上半叶,各校毕业生中大约有一半成为教士。到1761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7%。
清教发端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清教的追求与理想,奠定了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的基础,成为其产生的催化剂和发展的原动力。它促进了宗教伦理观念的普及,宗教人才的培养。教派之间的竞争一方面繁荣了殖民地的教育,使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各个学校经历了复杂的变迁,从封闭向宗教宽容、开放与自由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思想和教派理念在学校的各个领域中不再居于主宰地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殖民地后期的教育主动积极与社会互动,为其发展培养人才,逐步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出世走向入世,孕育出自由平等竞争,崇尚自主与独立,多样化办学的特点。所有这些对后来美国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导向性意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本质特征形成的历史源头。今天美国的教育,与清教徒的努力与实践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清教徒的追求和理想,也许就没有美国教育的今天。
收稿日期:2008-10-09
注释:
① 赵文学:《论清教主义对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 A.J.Reichley,Religion in American Public Life,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85,p.53.
③ 赵文学:《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特点探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④ Sanford W.Reitman,Education,Society and Change,Boston:Allyn and Bacon,Inc.,1981,p.56.
⑤ 于可:《当代基督教新教》,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⑥ 赵文学:《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特点探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⑦ Paul A.Kienei,A History of Christian School Education,Colorado Springs,CO :Purposeful Design Publications,2005,p.32.
⑧ John Fisk,The Beginning of New England,Cambridge,MA:Riverside,1889,p.151.
⑨ 刘澎:《当代美国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38页。
⑩ James M.Hughs and Frederick Marshall Schultz,Education in America,Lanham,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85,p.244.
(11) 刘澎:《当代美国宗教》,第335页。
(12) 刘澎:《当代美国宗教》,第334-335页。
(13) 王秀华:《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妇女教育》,《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4) L.Bernard,R.Brande and Don Sharkey,America and Its People,New York:W.H.Sadlier,Inc.,1968 ,p.62.
(15) 刘澎:《当代美国宗教》,第338页。
(16) B.Peirce,A History of Harvard University from Its Foundation in 1636 to the Period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ambridge:Brown,Shattuck,and Company,1833,Appendix:3.
(17) Lester F.Goodchild and Harold S.Wechsler,eds.,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Boston:Pearson Custom Publishing,1994,p.48.
(18) Lester F.Goodchild and Harold S.Wechsler,eds.,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p.125.
(19) John S.Brubacher and Willis Rudy,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636 -1956,New York:Harper& Row,1958,p.8.
(20) David J.Hoeveler,Creating the American Mind:Intellect and Politics in the Colonial Colleges,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2O02,p.54.
(21) Ellwood P.Cubberley,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ambridge,MA :Riverside Press,1919,p.265.
(22) David J.Hoeveler,Creating the American Mind:Intellect and Politics in the Colonial Colleges,p.43.
(23) 刘澎:《当代美国宗教》,第338-339页。
(24) David J.Hoeveler,Creating the American Mind:Intellect and Politics in the Colonial Colleges,p.93.
(25) 赵文学:《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特点探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6) 张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高教探索》,2006年第1期。
(27) Harry G.Good,A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62,p.16.
(28) David J.Hoeveler,Creating the American Mind:Intellect and Politics in the Colonial Colleges,p.192.
(29) Clarence J.Karier,The Individual,Society and Educa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Idea,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6,p.9.
(30) David J.Hoeveler,Creating the American Mind:Intellect and Politics in the Colonial Colleges,p.143.
(31) 邓和刚:《论宗教对北美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标签:清教徒论文; 圣经论文; 美国宗教论文; 英属北美殖民地论文; 英国殖民地论文; 殖民地历史论文; 东北大学学报论文; 哈佛学院论文; 基督教论文; 牧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