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姆真理教——日本社会的怪胎(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怪胎论文,日本论文,社会论文,奥姆论文,真理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挖根求源 病在社会
总部设在富士山下的奥姆真理教团,短短几年内由原来十几个人的团伙发展成一个有在家信徒上万人、出家信徒1000多人的组织,还在莫斯科、纽约、波恩,以及斯里兰卡设立了分支机构。信徒以年轻人居多,核心成员由知识分子,特别是理工科的技术人员组成,是奥姆真理教的又一重要特征。据统计,信徒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不少人原是日本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和研究生,所学专业包括天体物理、有机化学、电信、医学、遗传工程、基本粒子,有的曾就职于一流企业,搞过机电线路设计。负责制造沙林的化学班的头目土谷,就曾在筑波大学读过研究生;日前遇刺身亡的奥姆教“科技大臣”村井秀夫毕业于大阪大学理学部,作为研究生专攻过天体物理。他们本来能够以所学知识贡献于社会,却走上了一条邪路;本来可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却选择了奥姆教。
为什么像奥姆真理教这种反社会的邪教会在经济大国日本出现?为什么会吸引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入教?他们又为什么会对麻原彰晃其人发誓绝对依从,与社会为敌?众多的日本人在思考,舆论界人士、社会学家们正在对日本的“奥姆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剖析。
第一是新兴宗教问题。历史上,每当社会出现重大转折,就会萌发一阵宗教热。70年代到80年代是日本新兴宗教兴盛时期,出现了继明治维新、战败投降后的第三次新兴宗教热。这个时期也是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进入消费社会的时期。这个变革期里自我变革的欲望高涨,新兴宗教把人的自我变革引向超能力。打着开发特异功能旗号的奥姆教乘虚而入,正是利用了这一背景。
据NHK广播文化研究所调查,年轻人中相信“来世”的人比20年前增加近一倍,而且在比例上中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国学院大学教授井上曾于1993年以大学生为对象在东京地区32所大学作过有关宗教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5%的学生对宗教感兴趣,相信特异功能、超常现象的占31%,约有70%的人认为有“来世”。有学者说,新兴宗教热是经济发达国家所特有,“奥姆现象”反映了日本社会中一些经济上并不拮据的人心中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产生了被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浪潮推上潮头的浮游感。在年轻人的眼里,泡沫经济崩溃后,社会失去了政治理想和经济理想,毒品、性混乱盛行,街头流浪汉增多。当对现实感到痛苦时,为寻找人生价值便向非理性的奥姆教这类组织倾斜。
第二是社会的变化。作家井上认为奥姆现象的出现根子在日本社会内部。“近三四十年来第一产业衰退,大自然与人的联系断绝,人与人关系变得冷漠,邻居这一共同体消失,家庭的解体使成员间的纽带变细,大家都失去了落脚之地。”在物质优先的战后日本,幸福的中心是寻求物质的富足。社会上经济优先,讲求合理主义和效率,但在物质文明的背后,有精神的空虚。有位作家评论说,驾车高速行使的“暴走族”是在用全身表现虚无;中小学生中欺压同学盛行,表现了无理由的精神不满。年轻人相信特异功能和耸人听闻的预言,是“在70年代以后找不到打破富裕的管理社会封闭性的线路,而产生的急不可耐”。
日本是一个高度管理的社会,有人说整个日本如同一个大公司,孩子从小的目标就是到一家大公司就业,公司保证了社会的富足。但当经济增长的神话破灭,企业减员,公司这一命运共同体难以归属,年轻人便去寻求有“超能力的”教团。一家报纸的社论说,“高度的发达社会里,找不到人生目的和新价值观的虚空感”,构成了走上犯罪的社会的背景。
第三是教育问题。奥姆的信徒多数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完成了高中和大学学业的年轻人。他们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生的。学生只管成绩,分数第一,只重效率,轻视道德;孩童时期热衷于动画和电视战争游戏,他们对所谓“世纪的最后战争”之类东西并不陌生。如同自动销售机,不需要了解其内部构造,也不需要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只要塞进钱就可以买到东西。只要有钱,什么武器都可以到手。从奥姆真理教的犯罪手法上,不难看到“战争游戏”的影子。一位日本教授认为,如果社会视野不宽,缺乏伦理和历史感,弄不好还会出现战前的军国主义或德国纳粹一样的团体。
痛定思痛 警钟长鸣
奥姆真理教的出现和它所干的有组织犯罪,打破了日本社会安全的神话。有人说,奥姆真理教是日本社会的怪胎,体现了日本50年间积蓄的社会矛盾。
人们强烈感到,经济大国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处在一个历史的转变期:泡沫经济的崩溃,日元异常升值,政界的分化组合,选民厌倦政治,年轻人无所适从。一位日本人士说,如果说在经济大发展的年代,一般人抱的信念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好过今天;而在泡沫经济破裂后,心理上却产生了一种焦躁和不安感。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就有可能转化为非理性。
奥姆真理教发展成一个军事暴力集团,而宗教军事的结合在日本早有先例。60年前的日本充斥着对国家神道的狂热迷信,结果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有识之士发出警告:不能忘记60年前的教训,如果说1936年军部发动的“2·26”事件造成了军国主义上台的契机,那末奥姆事件则是平成年代的“2·26”。他们还说,由于日本还没有积极与亚洲各国协调,没有形成与亚洲各国共同的近代史观,长此以往,谁也不能保证人在扭曲的观念下,会干出什么事。
“奥姆现象”给日本社会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也对日本未来的发展敲了警钟。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