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实现及应用指导
曲芳芳
(郑州博物馆,河南…郑州…450007)
摘 要: 时代与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与教育是有紧密联系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物质文明又有了新的需求,教育均等化成为了被人们重视的一个话题。为了解决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对政府主管部门、博物馆及博物馆相关机构在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方面的措施进行研究,希望新时代下的博物馆能够发挥出公共文化的服务职能。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党和国家不断努力想实现的目标。但是由于城市和乡村结构的限制,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没有中心城市投入得那么充足,使新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成果不能在这些地区得到体现。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利用、资源共享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
1 博物馆职能及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现状
博物馆的职能主要是对馆藏文物进行保护研究、组织展览以及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历史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追求。作为国家和地区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博物馆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方向和重点。社会教育活动逐渐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点内容,博物馆工作从原来单纯“以物为本”的保管藏品、展览文物,逐渐转变成展览、社教互补、“以人为本”开展各项活动。博物馆逐渐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传播知识文化的教育中心。许多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博物馆逐渐变成了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学校教育外的有利补充,在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逐渐实行免费开放起,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青少年观众数量也在逐年上升。以郑州博物馆为例,2018年全年接待观众11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有50多万人次,人员涵盖郑州市内中小学学生,接近全年接待观众总量的1/2。这与政府在教育上的大量投入、博物馆在服务上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博物馆从全方位提升自己,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设计、更新新颖的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系,开展志愿者服务等,以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郑州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从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不仅吸引了青少年前来参与,还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博物馆里过暑假”“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也成为青少年活动的重要选择。博物馆逐渐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高冷形象变成了受广大人民群众热衷的一个打卡地点,甚至出现了“故宫跑”现象。
优秀的展览、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开创了博物馆工作的新局面。但是,通过对来馆观众所处区域位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博物馆每年几十万的青少年观众中,几乎全部是郑州市市区内的中小学生和大专院校的学生,周边郊县及其他边远地区的青少年观众人数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记。这就反映出目前博物馆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不同地区的人员享受不到平等的博物馆教育。
2 博物馆教育均等化实现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支持投入比例的不均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数量到2017年为止增加到4246家,中央财政的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也从原来的12亿元大幅度地增长到30亿元。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很大的,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补助资金对国家级大馆、省市级博物馆倾斜较多,对县市博物馆的财政支持相对较少。加之县市区博物馆存在一些人员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使县市区博物馆的发展受到制约。地处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观众到省市大馆参观学习成本太高,使这部分人群享受不到或很少能享受到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TCAD模拟中的晶体管是基于部分耗尽的绝缘体上硅(PdSOI)0.18μm CMOS技术[9-11]。这些器件具有0.18μm的栅长和1.8μm的沟道宽度。等效栅氧化层厚度为3 nm。多晶硅层形成栅电极。埋藏氧化层厚度为400 nm。顶部硅膜厚度为200 nm,约为结深的2倍。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阱接触来控制晶体管的体偏压。
HIV阳性的男方未达到病毒抑制而试图自然受孕时,HIV阴性的女方应在排卵期无套性交前、后各服用TDF/FTC(或者TDF+3TC)一个月进行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
2.2 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在很长的时间内,“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成为人们进行利益分配的一个标签。在这种标签下,城市和农村在各个方面发展均不平衡。相比之下,农村由于经济水平低下,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温饱等基础问题,对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国家投资的各种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少年宫、博物馆等都设立在城市地区。而如果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农村和边远地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成效。因此,博物馆建设在农村几乎是零建设。
2.3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缺陷
几年前,有些国外的博物馆就倡导让不同社会群体都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博物馆的教育,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还没有类似的法律保障体系,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广度对偏远乡村学生、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我国乡村常驻人口和残疾人口的大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群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他们的缺失,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短板。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党员领导干部是上级决策部署的执行者,是本单位、本部门干部风气和干事氛围的影响者和引领者。其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反映出队伍的作风形象,决定着工作的效率质量,关乎事业的起伏兴衰。要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激情,要有一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一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锐气,一种勇往直前、勇立潮头的豪气,切实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水平。
3 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的措施
首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公共资源是国家为满足公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具有共有性、共享性的特征,既是维系人们生存发展与安居乐业的重要支撑,又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有序的基础条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全体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既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力抓手,又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明确导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从而实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次,完善目标职能,建立精准长效的博物馆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改善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确目标职能。建立多样服务板块和模式,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提供给群众的文化服务内容和人们的学习体验质量作为必要的考核项目。将把观众放在第一位作为效绩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建议考评体系中建立帮扶机制,制订长期规划,省市大馆帮扶县、乡,在一定时限内提高基层文化场馆工作水平,逐步达到资源共享、文化强国。
再次,拓宽合作渠道,以“互联网+”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普及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博物馆也处于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等理念和模式也有加入互联网的想法。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直播以及其他方式让因时间、地区受限的人们也受到博物馆的文化教育。这对中国的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方法大胆创新,弥补农村教育不足的问题。有能力的博物馆应该利用各自的文化资源优势承担普及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责任,实现博物馆对偏远乡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社会教育,发挥互联网在博物馆教育中的真正价值。
4 总结
博物馆的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受到重视。博物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还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博物馆有社会教育功能,并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服务模式不再是以前的单纯展览,而是通过将博物馆中的文物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青少年从这些历史文物中了解到更多的历史内涵。文章从博物馆入手,为解决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解决措施,希望在新时代中,博物馆能够发挥出公共文化的服务职能,实现公平的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谢雨婷.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初探[J].文博,2017(3):99-104..
[2]余雪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实现及途径[J].图书情报论坛,2010(2):30-32.
[3]刘学哲.文化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思考[J].参花,2016(17):157-158.
【作者简介 】曲芳芳(1968—),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研究、博物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