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指导下的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研究论文

“生态城市”指导下的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研究论文

“生态城市”指导下的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研究

王睿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 城市绿色慢行空间,通过便捷的交通路线设置、舒适的慢行景观环境,以及完善的慢行空间辅助设施,不仅完善了城市的交通系统,改善了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空间,并有效的增强了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促进了“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健康城市;生态城市;慢行;无障碍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出行距离的不断增加,在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还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下,私家车出行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交通拥堵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尽管城市规划通过修建快速路、立交桥等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错综复杂的交通、空气的污染、机动车的噪音、频发的交通事故等,使得城市居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减少对私家车的过度依赖,尽可能做到低碳出行,并且适当的增加亲近自然的时间及必要的运动,这称为当前城市健康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是否可以让城市“慢”下来。

其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制度是一种既定的力量,规制和限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框架和前提条件,能否体现、保障和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成了衡量制度好坏或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应立足于激发每个人的价值创造能力,努力解决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消除束缚人的发展的制度弊端,使制度本身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与舆论上的强有力支持。

1 城市慢行空间的作用

城市中的慢行空间,是专供人们步行或者以非机动车方式出行的带状空间,这种空间需要建立在具有良好环境的基础上,既有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观赏性,满足休闲、健身等活动,又有和公共交通合理衔接的功能,满足可达性及便捷性。只有这种相互连接成网且成系统的慢行空间,才能有效吸引人们出行并增加其慢行活动。

慢行空间的合理设置,可以使人们有效的降低对私家车出行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城市机动车拥堵的压力,同时还可以促进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城市的交通安全性及交通运行效率。

2 城市慢行空间的分类

城市慢行空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承担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出行要求,在城市慢行空间的设置中,根据人们的出行特征需求和城市功能分区,充分考虑不同出行活动的需求,设置了不同功能及特点的慢行空间。

2.1 通勤、交通性慢行空间

城市慢行空间中,鲜明、醒目的标识系统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标识系统的有效指引,使用者可以完善对路线的记忆,从而达到出行的便利性及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

2.2 商业性慢行空间

步行街是商业性慢行空间的典型代表,因为商业空间所呈现的多样化、复杂化等特征,决定了人们在其中的交通形式以慢行为主,从而产生了商业性慢行空间。这种空间往往呈现开敞通透的形式,并配以各种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人流量得以更好的聚集,从而促进了周边商业的发展。

2.1 患者术后情况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8.10±3.40)个月,无骨不连发生,术中无植骨,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术后按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4](评分标准为:满分为100分,优:85~100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60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89%。根据Rasmussen骨折复位标准评分[5]: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4%。

2.3 休闲性慢行空间

随处可见的街边公园慢行空间,成为提供休闲娱乐的最佳户外场所,多样化的休闲体育设施,较为开敞的有利于集体健身活动的节点广场,可以有效的吸引居民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

居住区的慢行空间,主要以满足人们就近休闲、及交通等要求,以慢行交通的路径为主线,串联起居住区、休闲区,实现交通景观相融合的特点,也是生活中利用率最高的慢行空间。

2.4 居住区慢行空间

这种休闲性慢行空间,也可以结合当地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地域形象,利用景观、文化墙、雕塑等,有效的宣传当地的城市特色,进而成为人们了解城市文化的平台。

入ICU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PICCO模块连接,测定心率(P)、有创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全身血管阻力(SVRI)[5,6]等。

3 城市慢行空间的设置要点

3.1 慢行空间的景观多样性

这种景观变化多样性的慢行空间,能够增大慢行方式的吸引力,同时有利于打造城市形象,符合健康型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特征,如北方城市的豪迈,南方城市的婉约,如何将城市特有的山水风景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观,与城市街道网络和城市绿地空间有效的结合起来,吸引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慢行活动,这成为城市慢行空间的设计重点。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区实行人车分流,小区的绿地及休闲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从而要求居住区的慢行空间设置的更应合理、便捷。

3.2 慢行空间的交通便捷性及可达性

城市的慢性空间,是交通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对优化出行的结构方式,以及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城市交通的“中转站”,使步行、自行车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及驾驶私家车之间形成快速有效的转换,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减少人们对于出行不便的担心,提高城市的整体出行品质。

3.3 慢行空间的配套辅助设施

城市慢行空间中,应设置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在慢行系统出入口设置醒目的导引标识,停车场、自行车存放点、小型商业配套设施,通讯设施、休闲座椅等,使这些辅助设施和慢行系统中的景观、植物等结合起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4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4.1 安全性的体现

在城市慢行空间中,应通过完善的安全措施,最大程度的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如:在人流密集的机动车行驶路口,应充分的考虑满足行人通过的绿灯时间,尽量提供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最大限度的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

4.2 完善的环境设施

城市慢行空间承载着联系城市交通,具备交通枢纽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通勤、交通的要求。可以作为城市短距离出行的首选方式,同时,这部分慢行空间依附主要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有效的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交通需要。此种慢行空间,有较高的通行效率要求,需要做到与公共交通的有效衔接,从而保障出行的顺畅性。

在我们河浦,随哪个出远门,只要跨过了家门槛,即便有要紧的东西落下也不回头,图的就是一个顺字。我瞄了眼大梁,往日他是不信这个邪的,出门后落下么事,想回去拿他照样回。今朝这话,有点儿不像他说的。我想了想,还是决定转回去,拿上才安心。

除此之外,可在休息设施上加设遮阳设施,雨季也可起到短时间遮风避雨的作用,提高慢行空间的舒适性。

二是党派成员类。这类优质推文共31篇,占24.8%,关键词有两院(3)、中国科学院(3)、院士(3)、盟员(3)、科技(3)等。此类优质推文通过讲述党派成员故事,传承优良传统,极大地增强了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如中国民主同盟发布的《表里如一 方正做人——纪念张澜先生诞辰146周年》。

4.3 无障碍设计

在现有城市慢行空间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无障碍设计不能很好的实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机动车侵占慢行道、盲道的不合理规划、上下台阶缺乏坡道设置的不便性,这些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行动障碍的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的出行,形成了很大的限制。

有效的无障碍设置,是城市慢行空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充分的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如在上下台阶处必须设置坡道以方便轮椅的推行,并加设扶手;清晰准确的盲道设置;方便盲人过街的声音提示等等。

5 总结

慢行空间的设计,首先应考率使用者在其中的切身感受,提高人居环境的品。城市慢行空间的设置,不仅能够切实有效的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的塑造和景观的融通,使人们增加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并能有效的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这也是实现“健康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基本要求。

由于改造施工是在既有线上进行的,且每日施工仅有不到4 h 的“天窗”时间,当日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线路并保证轨道状态稳定,不影响线路运营安全。因此,改造方案需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 爽,汤巧香.城市慢行空间及景观特色营造.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5-8.

[2]王函,赵健.基于城市活力构建的“慢行”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66-279.

[3]陆化普,张永波,刘庆楠.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城市规划,2009,11.

[4]赵文明.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城市问题,2013.7.

[5]张生,蒋乐,车丽彬.城市慢行交通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科学中国人,2014,4.

中图分类号: F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2019)21-0093-02

收稿日期: 2019-6-14

标签:;  ;  ;  ;  ;  

“生态城市”指导下的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