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后期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后期论文,年代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①恢复时期(1979~1983年3月);②发展时期(1983年4月~1992年7月);③巩固时期(1992年8月~1996年12月);④调整时期(1997年1月~)。本文所说的90年代后期指的就是调整时期。
调整时期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了研究生专业目录,并于1997年6月正式颁布,把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归入新设立的管理学学科门类[1],重新确立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二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图书馆学专业和档案学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图书档案学类”下属的二级学科,归入新增设的管理学学科门类,而原有的信息学专业和科技信息专业与原有的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共五个专业合并成一个新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属的二级学科也归入管理学学科门类[2]。这就出现了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的分离趋势以及研究生专业目录与本科生专业目录不接轨的情况,从而进入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新一轮的调整时期。
新的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后,为了统一思想、交流看法,更好地执行新的专业目录,1998年10月,经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部门同意,于1998年10月在河北保定召开了“全国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研讨会”。认真讨论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以下简称《专业介绍》),一致同意把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贮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8门课确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并形成了《会议纪要》。此外,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先后在武汉、湘潭和哈尔滨召开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届系主任联席会议,但在专业调整时期,没能延续下去。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12月和1994年8月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和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在调整时期,又先后于1997年3月在武汉大学、1998年3月在中山大学召开了第三届和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馆学资讯学教育的交流,对于加快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改革,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关于培养目标
90年代后期,关于图书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讨论没有太大的争论,而关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讨论却一直没有中断,至今仍在进行。虽然在表述方法和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在大的方面逐渐接近一致。从而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加趋于综合和应用。
关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文献[3]强调培养具有基础宽厚、学有专长的综合型人才和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将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具有广泛的理工知识背景和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素质,掌握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并在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传播以及在信息产品的生产、经营、流通等各环节中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高级专门人才。显然,这一培养目标比较适用于理工科学校。
文献[4]把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各类信息部门信息的处理、分析、咨询、管理的开发研究型人才。可见,这一培养目标比较适用于综合性学校。
把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也是讨论的热点。文献[5]专门论述了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复合”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近专业聚合形成一个较大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包括1993年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图书馆学、信息学、科技信息、档案学、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二是交叉专业的渗透,如管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数学、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等;三是相关专业的应用,主要指本专业应用于其它专业,如经济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市场学、专利学、企业管理、金融学等。此外,还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是“一个中心,多个模块”,一个中心就是专业核心课程,多个模块就是按专业方向设计教学模块。
1998年颁布的《专业介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6]可以看出,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了信息学、科技信息专业的适应面,更加强调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实施管理和评价,这些目标也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专业介绍》把图书馆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描述为:“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各级专门人才。”[7]可以看出,新的培养目标强调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从事信息服务,特别是肯定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意义是深远的。
3 关于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核心课程的构建,也是近几年讨论的焦点,使之进一步充实、完善、科学。概括地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大致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主要侧重作为一体化的图书情报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二阶段,90年代中前期,在图书情报教育一体化延续了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在确保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纷纷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同时,大多数院校都新增设了信息学专业,开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的作法是,以传统的文献信息课程为基础,设计几个课程组或板块,增加了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内容,供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选课。
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于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文献[8]以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学科发展和实践考察为基本依据,特别是详细考察了海峡两岸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体系,提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包括图书馆学概论、文献标引与编目、文献检索、图书馆自动化等。
关于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献[9]从四个方面设计:(1)信息管理理论,包括信息管理概论、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立法等;(2)信息加工技术、现代经济信息检索、科技信息检索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等;(3)信息研究和传播,包括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编译与报道、文献计量学等;(4)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等。
文献[10]在探讨了图书情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指导思想和原则后,提出核心课程的如下初步方案:信息管理学基础、用户信息需求与利用、用户信息交流与获取、文献信息流的规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整序与组织方法、信息分析调研方法、信息检索与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工作中的应用、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政策法律管理、信息经济管理。
在讨论中也出现了核心课程范围过宽的倾向,文献[11]在明确了核心课程确定原则后,提出不宜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概论、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等,而图书馆自动化、计算机情报检索、信息经济学、文献计量学、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交叉学科课程则可列为核心课程,以保持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课程建设的目标和“纯洁性”。
还有人提出课程类别或模块,文献[12]把信息管理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知识课和方向课两大类,前者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基础课,后者又分成图书馆和档案学、咨询、信息系统、图书发行、文秘 5个方向。文献[13]参照文献[12],把基本知识课和方向课分别称之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前者包括公共基础课、图书情报基础课、信息技术基础课;后者包括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系统、信息咨询与决策、信息经营、出版发行。
第三阶段,90年代后期,从1997年4月起,原国家教委开始组织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四次修订,于是,出现了信息学专业和科技信息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合并并与图书馆学分离的趋向。也就是说,信息学专业和科技信息专业要重新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图书馆学专业要继续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重塑自己的专业形象。
1998年颁布的《专业介绍》规定了图书馆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14],这是各专业所要达到的最基本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信息收集、处理、研究、开发和传递的技能。主要课程包括: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用户研究、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文献编目、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咨询与决策、信息市场学、文献计量学、信息经济学、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分析、计算机信息网络、数据库管理、文献学概论、目录学概论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可以看出,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来看,今后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在仍然保留传统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将继续维持其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化的趋势,但决不脱离本专业原有的独立性。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新专业中,原信息学专业在继续保留其信息学特征的同时将更趋向“管理化”和“系统化”。
事实上,80年代初出现的以信息服务为宗旨、以盈利为目的的形形色色的信息公司在90年代已经形成气候,加上许多大型公司企业、集团和各大型国营企业的信息部风起云涌并日益受到经理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毕业生走进信息公司和企事业信息部门。“既然我们的毕业生已大量走向信息产业和企事业信息部门,既然这些部门也越来越多地接受我们的毕业生,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就应该随之变化。”[15]
4 关于2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
可以预见,2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些可能是带有根本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在稳定中求发展。1998年的专业目录修订并没有使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独立性受到动摇,仍然继续占有稳固的地位。但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必须一方面要跟上国内外现代图书馆迅速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拓展图书馆学专业的社会适应面,面向人才市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尤其要关注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还要密切注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尽快把数字图书馆方面的内容纳入新的课程体系。
(2)情报学(信息学、科技信息)专业教育在新一轮专业调整中动荡。1998年的专业目录修订幅度很大,由原来的504种减少至249种,并且今后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因而,情报学专业在21世纪还要为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专业地位而奋争。现在的问题是,“情报学”这个名称已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消失,但研究生目录中仍然保留,这种“双轨制”究竟还能走多远?在下一轮专业目录调整中,是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删除“情报学”,还是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再恢复“情报学”?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而又十分敏感和意义深远的关键问题。
(3)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育目标社会化、教育内容信息化、教育手段网络化。80年代末,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开始出现危机,90年代前期,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全球化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文献[16]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新思路,即教育目标——社会化,教育内容——信息化,教育手段——网络化。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