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亮点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亮点_邓小平理论论文

现代化的新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亮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在经历旧中国的沉沉浮浮和建国后被延误、搁置以及惨遭流产的厄 运,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早期现代化国家自发内生的现代化 之路,也有别于一般晚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之路,更不同于中国建国后一段时间 内用反现代化方式来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它是一条具有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式的现 代化之路,有自身的特点。

一 社会主义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历史的必然。 自1840年起,先进的中国人试图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现代化,挽救民族危 亡。但努力和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致使中国的一些激进分子开始怀疑走西方资本主义道 路的现实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新的希望,从中得到启迪 ,即走俄国的道路可以使长期在中国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这样,“标 志着中国的现代化的理论开始发生根本变革——超越走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的 旧框框”。[1]新中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 始了用社会主义方式来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 、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2]

建国后,由于“左”倾思想的不断升级,我们曾不切实际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和苏 联模式,离开生产力从生产关系抽象地谈社会主义、谈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把社会主 义与现代化割裂开来,既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也没有走出现代化的新模式。邓小平立 足于国情和世情,重新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突破了“老祖宗”的框框和传统社会主义 的教条,科学地提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在肯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 的关系:只讲现代化,不讲社会主义“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 路”[3],而不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无法体 现,中国也就没有出路,现代化的目标也将落空。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不是传统式的 社会主义,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最 闪亮之处。

二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全球化浪潮与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20世纪70年 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一探索性的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活,也就必然要求从各方面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改革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开始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为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铲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制度和体制障碍。特别是1979年4月,中共中央 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从此,改 革正式提上了议程。如今,我们的各方面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推动了现代化不断向 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通过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的理性反思和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 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 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 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4]经过20 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并已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一、二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正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阶段。通过对外开 放,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进了中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 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了。2001年的入世,更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既 为之拓宽了前进的道路,又使之融入全球化的竞争之中。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5]在未来五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现代化建设 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把它长期坚持下去。

三 我国现代化是一项崭新的社会实践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行赶超战 略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也必须进行一次伟大的现代化工程。百年来的历史教训提供了铁的 事实,“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走现代化之路,中国就要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沉沦下 去,最终成为任人蹂躏、宰割的对象。可我们发现,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有一 个很大的落差:当我国开始走向现代化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从传 统农业进入到现代工业文明,而今工业文明已高度发达,开始向后现代社会转变。这种 历史错位使中国现代化进程置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境遇之中:一方面,它自身实践起点是 低的,表现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前现代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另一方面,站在世 界文明进程的立场上观之,它的思想起点和逻辑起点是高的,在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 代的转换,知识的作用加强,信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这一切都为我国利用后发 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它不仅可以吸收、借鉴西方 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还可以通过西方现代化的这面镜子获得关于现代性弊端的认识,在 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负面效应的批判,无疑为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 难能可贵的参考和借鉴的认识资源,具有启示和反思的作用,它促使我们对“现代化” 把持一种审视和警惕,充分注意到现代化进程中所包含的种种内在矛盾和负面效应,少 走西方走过的弯路,从而保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发展方向的理性控制。正是在这一历 史错位环境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仍然要实现西方国家已经完 成的传统工业化;二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新挑战,实现新技术革命带动的更高 一层的现代化(后现代化),这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 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要在2050年前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果再像发达国家一样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不可能,如 果走先信息化后工业化,在没有物质技术基础的条件下,最终也会失败。总之,中国要 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就必须进行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核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四 我国现代化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又是其重要内容。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任何一个 要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不经历市场经济这一历史阶段。从第一、二、三次现代化浪潮 实现现代化的各国比较中可以发现,它们都致力于推进市场经济的高度成熟,以及由此 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上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 ,现实中生产力极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的差距,尤其需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 产力,实现现代化。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选择计划经济,排斥市 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无可厚非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时间内能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一定成 效,使我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体制的缺 点暴露无疑,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反思这一模式时清醒地认识到:前 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曾有过辉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的排斥,用反现代化的方式来搞现代 化建设,最终无法摆脱历史倒退的厄运。同时,他把在经济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 主义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加以严格区别,将现代 化的一般规律融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大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人类社会所共 有的调节经济运行的有效方式,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就是市 场经济”的传统思维定势,破天荒地第一次宣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 本矛盾。”[6]“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7]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 终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结合,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 结合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

市场经济必然具有共性,但一旦与社会制度相结合,它又具有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存在并发展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整体环境之中,是与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体制模式:它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之上的,按劳分配为主体,以求达到最终共同富裕。因此,它既可以发挥市 场经济的优势,克服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解决经济运行 过程中市场对经济的自我调节功能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协调统一 ,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避免市场经济体制因固有矛盾而导致的对生产力 的破坏和浪费。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产生高于资本主义的劳 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力的发展时间,为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五 我国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整体性选择和理性发展

现代化事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前进的。现实证明,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经济现代化、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它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思 想及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全面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是全面 发展的现代化。

尽管在我国的总体设计中,经济现代化被置于首要的压倒一切的地位,但就此认为我 国的现代化只注重经济现代化而不重视其他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党 的十二大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全面发展的纲领,制定了20世纪末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为一切开创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的整体性选择,它不是单纯意 义上的“四个现代化”、“工业化”、或者“后工业革命”,而是引起社会各方面深刻 变化的“社会革命”。现代化必然孕育新的社会文明,促使当代中国社会全面改观,因 此,必须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同时进行建设。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发 展奠定物质基础,而精神文明的加强,又将保证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并为之提供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我们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时,邓小平就提出要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全面发展观。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现代 化的关键是科技的现代化,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 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就全社会而言,必须将人由传统性的人转变为现代性的人,使 之具备现代素质,为此,党中央才进一步把“科教兴国”作为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 走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决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政治现代化的主题。现代化的民 主既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更是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邓小平认为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0年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 ”的主张,要求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结合起来。同时提出了政治文明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江泽民认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 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 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8]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 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略。政治文明的提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性认识又有新的提高,是对“富强 、民主、文明”的具体落实。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要求 经济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但在以“GNP”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观的驱使 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 共同关注,“可持续发展”成了各国共同的发展理念。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人均自然资 源不足,若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代化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因此,进行 现代化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现代化,达到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必由之路。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人具 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状况直接影响社会现代化的状况。“一个国家,只有当他的人民是 现代人,他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 现代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可能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 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9]人的现代化不是现代化过程的副产品,而是实现现代 化的先决条件。因此现代化不能见物不见人。“一个国家在设计自己的现代化蓝图时, 必须将人的现代化包括进来,并且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上。”[10]所以,人的现代化应 该作为蓝图中的重中之重来考虑。邓小平认为现代化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人,应该注 重人才培养。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 想,把促进人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这 是他对“中国特色”内涵的重要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本质认识已上升 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 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 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 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 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性发展不仅体现在它的整体选择上,还体现在现代化的总目标和 总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发展战略上。建国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鉴于我国一 穷二白的现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要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必须花很长时间。毛泽东 在全国党代表会议上说:“要建设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 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时间,即在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11]但反 冒进及随之而来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提出了带有神秘主 义和空想色彩的发展目标和步骤。到1965年,虽然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战略设想,但客观而论,这一设想对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缺乏科 学论证,在实践上并未真正执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新面对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 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有步骤有重点,并保持最佳速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对实施“三步走”的具 体量化指标,邓小平还作了专门论述。为了更好地实施“三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争 取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的“台阶式”发展战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国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和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期。由此可见,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任务、总目 标以及具体步骤,根本不带有过去那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空想成分,而是完全可以实 现的具体目标和理想。

总之,当代中国现代化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上述特点,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实质,体现了我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性。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亮点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