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响论文_葛金星 高宝芹(通信作者)

护理干预对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响论文_葛金星 高宝芹(通信作者)

淮安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Lysholm评分的影响。方法 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普通组给予常规临床骨科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 3个月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 58例获得随访,两组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Lysholm评分均优于术前, 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术前及时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的临床护理观察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细节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节镜;半月板损伤;护理干预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eniscal injury treated by arthroscopy.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Hua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uzhou Medical College and Huai’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62 Huaihai Road South, Huai'an 22300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bao-qin,E-mail:1697256794@qq.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eniscal injury treated by arthroscop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meniscus lesion treated by arthrosco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former group were carried out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general nursing. Lysholm score system was applied and the scores of pre- and post-operation after 3 month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Under the Lysholm score system,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in tuo groups(P<0.01). Conclusions The pos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atients who suffer from the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meniscal injury.

Key words:Arthroscopy;Meniscus injury;nursing intervention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对关节镜半月板手术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治60例患者,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3岁。内侧半月板损伤23例,外侧20例,盘状半月板损伤17例;临床症状:膝关节肿胀、疼痛、弹响、关节绞索等。随机分为普通组与实验组各30例。普通组男18 例,女12例,年龄25~58岁,平均(36.48±7.65)岁,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13例,外侧8例,盘状半月板损伤9例。实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56 岁,平均(37.89±8.99)岁 ,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10例,外侧12例,盘状半月板损伤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普通组患者给予一般骨科护理,如术前了解一般情况, 有无疾病史和禁忌症,生命体征,平时用药情况等。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心理护理

患者因膝部行走困难和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常感到焦虑和烦躁。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介绍手术的优点及目的、手术方法、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说明术后有一段时间不能行走,需通过功能锻炼后逐渐恢复,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少心理焦虑,消除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1.2.2 术前准备

(1)术前访视病人收集资料,了解起病初期有无诱发因素,患者行走情况,既往的治疗经过,有无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和肝肾功能不良等;如合并其他损伤,需了解损伤的程度和时间,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心电图、患肢的影像学资料。

(3)指导卧床休息,练习床上大小便,熟悉各种功能锻炼,抬高患肢,保持术区皮肤清洁无损。

(4)手术前一天,全身清洁,术前晚 22:00 后禁饮食。

1.2.3术中护理

病人取平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在大腿根部放置充气止血带,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使用止血带后有无烦躁反应。观察肢体功能、皮肤变化,手术时止血效果,判断病人的生命体征、舒适度。

1.2.4术后护理

术后一般护理 执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位,定期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患肢护理: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膝关节冰敷,减轻水肿和术后膝关节滑膜创伤性炎症反应;观察切口出血情况,若渗血较多,要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患肢末梢血运,防止因包扎过紧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关节内引流管持续引流,并详细记录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

指导功能锻炼:( 1)术后第1天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提高股四头肌力量,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为抬腿运动做好准备。术后第2天开始做抬腿运动。术后患者可躺在床上做肌肉收缩活动(绷腿运动),不必急着下地活动。绷腿运动有利于肢体的血液循环、消肿,如关节腔内积液消退,可做膝关节伸屈练习,过早锻炼会加重关节腔内积液[1]。

练习直腿抬高运动,做法为:用力使脚背向上勾,再用力将膝关节绷直,然后将整条腿抬高与床面成45角,维持这个姿势10秒,最后将腿放下,完全放松。

1.2.5 出院指导

按要求行下肢功能锻炼至恢复正常。恢复期间应鼓励多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平时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可用一软枕垫于膝下,抬高下肢。伤口拆线后2周内勿用肥皂水擦洗。一般术后1个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1.3疗效判定

临床观察有无术后感染、关节软骨面损伤、关节血肿、生理盐水外渗;术后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58例获得成功随访,普通组29例,干预组29例,随访率为98%,随访时间1~3个月。

2.2 Lysholm评分 对照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45.2±1.5)分,术后为(76.1±3.0)分;干预组术前(47.5±4.2)分,术后(86.5±4.6)分。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干预组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膝关节镜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膝关节正常生理不受干扰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膝关节半月板手术,目前在关节损伤手术中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护理干预在整个围手术期指导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周全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观察,系统的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详细准确的出院指导,是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很重要条件。在康复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知识宣教,使其掌握正确的、系统的功能锻炼方法,并针对康复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地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通过细节化、人性化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Lysholm评分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使膝关节功能更快地恢复。

参考文献:

[1] 閤秀玲.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 59-60.

[2] 刘颖,张菁.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603.

论文作者:葛金星 高宝芹(通信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响论文_葛金星 高宝芹(通信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