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既要以课堂为依托,构建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还要把识字教学由课堂延伸向生活,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识字教学 高效自主 识字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是语文学科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前小学的识字教学仍处于一种机械识记、高耗低效的状况,学生书写欠佳,错别字多。如何以课堂为依托,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进行了不断探究、大量实验,在此浅谈以下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一动力,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才会情绪高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我尤其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为上好语文课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
一年级学生认字与认识其他事物一样有新鲜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听读课文,在课文中识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谓一条捷径。在教学中,我经常性地采用这一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段中识字、句中识字、词中识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这一课时,我先由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感知课文内容,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听录音课文,教师范读给学生听,同桌互读,两人一本书一起读,自读,来认识这些自己不认识而想认识的“字娃娃”,然后又缩小语境,摘出相应的段、句、词、或短句来帮助学生认读生字。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句的优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学生在课文、段、句、词中认读生字,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不再是一味地为识字而识字,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兴致盎然,同时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三、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在教学中,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去识字,采用和“生字娃娃”做朋友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打破了以往教师死教、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生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学习《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学生在兴趣正浓时开始试读课文,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娃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字娃娃”,和“字娃娃”做朋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交流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字娃娃的时候:
有的说:“我是用拼音认识了‘住’、‘他’。”
有的说:“‘打’我是这样认识的:丁丁用手打人,就记住了‘打’。问同桌认识了‘条’。”
有的说:“‘亮’我读课文时和月在一起,我猜就是月亮,问同桌说就是月亮的‘亮’,就认识了。”
有的说:……
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多,思维开阔,确实让人意想不到。在这样的识字方法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让差异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投入到识记生字的活动中,并能同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
四、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识字,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学习、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生读准字音后,我注重学生识字潜能的挖掘,让学生广开思路,通过想想、说说、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努力做到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巧妙的办法去记、去认、去分辨;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扩词、说话练习来巩固,强化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例如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了一些生字后,我问学生:
“你们和这些字娃娃成了好朋友,那你们一定很喜欢它们了,为什么?”
学生有的说:“我特别喜欢‘亮’,因为月亮每天都出来,我爱看月亮。”有的说:“我喜欢‘爷’,因为爷爷最疼爱我。”
有的说:“我喜欢‘故事’这两个字,因为我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
有的说:“我喜欢‘鱼’,因为我喜欢看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我也特别喜欢吃妈妈做得鱼,可香了。”
有的说:“我喜欢‘住、位、爷’,因为我家里住着一位老爷爷。”有的说:……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有交流的价值,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不再仅仅去死教学生认字,学生也不再仅仅因为识字而去死记硬背,从而使师生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
论文作者:王琳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学生论文; 的说论文; 生字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能力论文; 都有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