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武胜县乐善镇中心卫生院 638403
[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实施不同疗法治疗后比对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股沟疝复发率(7.5%)和对照组(25.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期间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突出,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使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结果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 for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Lottery may 2012 to June 2014, our hospital receiving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8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number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after alignment results. Results: Th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 (7.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25.0%), difference of distinct (P < 0.05); the clinical oper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leeding volume and other indicators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of distinct (P <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during the use of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 the effect is outstanding,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using.
Keywords: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 Inguinal hernia; Clinical results
腹股沟疝为临床常见病,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目前,临床均借助修补缝合术治疗,然由于张力相对较大,术后剧烈疼痛等因素的存在,逐渐被患者所抛弃[1]。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医学对疾病的研究发现,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突出。下面,本文将我院接收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成员,分别实施不同疗法,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位于35-70岁时段内,平均(53.5±1.5)岁;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位于43-72岁时段内,平均(58.6±1.6)岁。两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比对(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借助临床常规缝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借助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腹股沟处行切口,切口长度为5.0-6.0cm,依次切开皮肤、斜肌腱膜,切口切开过程中应格外保护腹股沟神经和精索,随后寻找剥离疝囊,若疝囊相对较小,可不直接将其切开,单纯性游离至疝囊颈部即可;若患者疝囊相对较大,应切断后结扎,然后还纳回腹腔,在疝环内部填入网塞填充物,固定填充物于疝环周围。提起精索,在精索后方铺设补片,注意给内、外环留下适当的空间,勿使精索受压。固定好后依次原位武张力缝合腱膜、组织、皮肤。
1.3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腹股沟疝复发率;(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2)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腹股沟疝复发率比对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腹股沟疝复发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2.3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比对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总率为2.5%;对照组患者尿潴留3例,血肿2例,阴囊积液4例,不良反应总率为22.5,差异性鲜明(X2=7.314,P=0.007)。
3讨论
腹股沟疝为临床常见性病症,由腹部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升高等因素导致,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腹壁逐渐薄弱,再加上血管、精索等由此经过,给疝形成提供了可靠依据。另外,若患者并发咳嗽、便秘等临床病症,也会诱发疝疾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均借助手术治疗,然由于传统缝合术有时效果不明显,复发率高。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无张力疝修补术为近年来新兴疗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临床特点,且该操作过程中不但不会破坏解剖结果,还会减轻患者疼痛度,降低复发率,意义重大。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临床复发率(7.5%)、不良反应总率等指标和传统缝合术组(25.0%)相比,差异性鲜明,和肖光云[2]成就相似。说明: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期间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突出,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复发率明显较传统修补术低,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润铭,曾隆桂,陈琼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28(03):100-101.
[2]肖光云.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6(25):73-74.
论文作者:刘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腹股沟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修补术论文; 两组论文; 差异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