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胜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063000
摘要:建筑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起重机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建筑施工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与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当前起重机械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合理可行的安全监督对策,切实提高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关键词:建筑机械;起重机械;安全监督;安全管理
伴随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张,建筑规模在逐渐扩大的同时建筑数量也实现了成倍增长。建筑起重机由于其升高高度较高以及活动灵活等特征,已经实现了施工现场的广泛应用,并因此成为了建筑施工主要设备机械之一。但是由于施工现场的潜在危险因素较多,各种突发情况与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荷载多便于机械构造复杂等情况,会为起重机的运行与安全增加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规避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发生,早已成为各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首要面临的问题。
一、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城市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由于建筑现场的安全监管环境较为混乱,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参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达到企业预期的经济效益回报,就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控制,最大化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必备机械设备,起重机械已经成为施工工作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安全监管而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建筑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的首要基础条件,也是审查施工现场管理能力的主要解决方法。施工项目中所产生的安全管理问题,都会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投入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严重时甚至影响到参建人员的人生财产安全,危害到企业的名誉及未来发展。因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回报,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还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当前起重机械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起重机租赁门槛较低。基于目前建筑市场而言,多数起重机械在租赁时,所需条件门槛较低。建筑起重机械只需要办理相关的工商营业执照,就可完成租赁业务。但是由于多数起重工机械租赁单位自身实力不足,导致其专业操作性有待加强,加之其单位规模较小,这都在无形之中为建筑机械的安全监管埋下了危险。
部分企业将起重机械的租赁看做房产租赁一样简单,并未考虑其可能发生的危险与自身面临的责任。在租赁后,也没有对起重机械开展及时的养护与维修,从而为起重机械的使用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二)安装人员素质较低。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项目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使得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这也对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起重机械设备安装人员接受的培训周期较长,合格安装工人的数量极为有限,人员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所需要求。因此,部分企业为了缩减投入成本,就在安装工人的培训教育中缩短其学习时间,导致安装人员并未拥有足够的安装能力与资格。
同时,部分企业为了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招揽安装人员的同时,直接转包给没有安装资格的非正规人员,这就无法保证安装工作的安全可靠。这些非正规人员尚未经过正规培训,可能存在技术能力不足或经验不够的情况。在安装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守各项安装规定,加之其自身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加了可能。
(三)施工单位对机械安全监管工作的忽视。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许多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也随之被制定出台,可是在建筑行业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各类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监察部门违章办事、执行力度差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些都不是能将通过法律制度改变的结果。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安全监管工作也只能流于形式化,部分政府由于重视发展速度,从而忽略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的安全监管。
(四)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由于我国建筑市场鱼龙混杂,导致整体市场秩序十分混乱,许多没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和施工团队为了获得不法经济利益,采用挂靠的形式,依附于一些大型建筑单位中,以此来完成施工建筑任务。
其中大型工程的分包已经成为当下建筑行业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严重缺乏安全管理机制的监督与约束。对于一些挂靠的小型承包团队而言,其没有专业的施工团队,施工技术较差、施工制作较为粗糙,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之下,都是对起重机械安全的极大挑战。
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督策略
(一)建立健全起重机械租赁制度。政府应积极鼓励起重机械安装租赁实现“一体化”,通过这样的安装与租赁制度实现起重机械市场的系统监督与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的推行不仅有助于实现建筑市场的专业性,同时也能有效避免问题发生后建筑单位与租赁单位之间的责任推诿现象发生。
在一体化管理制度中,政府应明确起重机械的人员配备、安全责任以及保养维修等各项事项的责任人,划分单位职责,并对其进行硬性规定。旨在引导建筑起重机械租赁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以此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制度推行前,政府应对业内范围内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加以整顿治理,并将其逐出建筑市场。同时切实强化安装队伍的培训,提高机械人员整体能力与素质。
图1建筑工程起重机械图例
(二)提高对起重机械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随着建筑安全事故的频发,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并先后出台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要求相关建筑单位必须贯彻落实。政府应加强建筑企业对起重机械安全防护费用的投入力度,不仅是对参建工人人生安全的保障,同时也将企业的安全突发事件经济支出减少到最低。
(三)强化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应积极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员工对机械安全问题的重视,时刻将“安全第一”的工作宗旨牢记于心。建筑企业可以在如期完成完工的前提下,对参建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和有计划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重点针对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加以教育。让安全问题不再流于形式,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对安全问题的思想觉悟,从全局着手,将安全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四)加大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力度。施工企业应加大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有效的防止安全问题发生。切实加强对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资源价值,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发生。对于起重机械使用中的严重问题应及时报警,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分析解决方案,最大化的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技术已经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若想切实提高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就要从租赁制度入手,提高施工单位对安全责任与意识的重视,切实加大对起重机械安全的监管力度。只有将起重机械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韦迎超.建筑工程中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探析[J].低碳世界,2018 (2):197-198.
[2]丁丹.试论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门窗,2018(2):37-37.
[3]王钦灿.浅析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6).
[4]朱明.试析建筑起重机械监督管理工作思路及方法[J].中华建设, 2018(4).
论文作者:何海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起重机械论文; 建筑论文; 发生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