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价的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减少资本浪费,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因此,施工企业做好造价成本,在保证自身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造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市场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造价失控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其原因,并采取强有力的有效措施来控制工程项目成本,避免出现工程造价失控的局面。
1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中的问题
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周全
周全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是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编制的施工设计,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不但要结合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还要满足经济适用性,全方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而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1.2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合理
建筑工程合同是指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人)为了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的协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是建设工程的主要合同,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合同中的计费方式、工程款支付方式、工程变更、工程结算、索赔以及保险等,稍有不明确或者不合理就可能对工程造价造成巨大的影响。
1.3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风险
设计变更会直接对施工过程、施工进度、施工造价等方面造成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出现签发变更的现场设计人员与主要设计人员不同,对施工设计项目认识度和理解度不够,对现场把握不准确,从而导致设计图纸的更换变更,拖延项目施工的同时,也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投入。
2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控制措施
2.1严格的按照标准和要求控制好工程造价
施工组织过程关系到施工阶段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施工组织过程中,要从局部出发,兼顾总体,优化施工过程,合理的分配资源,针对施工环节中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合理安全施工。第一,在人工费用的控制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人员的作用,避免窝工、浪费工时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调节好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施工进度,合理分配施工现场,避免施工现场的混乱,造成管理不当,引起的工期延误。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惩罚奖赏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保障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财产损失。普及责任意识,保障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格的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在材料费控制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材料费用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支出费用之一,加强对材料费用的控制和管理就需要从材料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避免材料造成额外的成本损耗。在采购材料时,采购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了解,做到货比三家,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材料质量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的保障材料价格的优惠。材料的堆置要合理,避免对施工造成干扰,导致材料的二次搬运。在对材料用量管理方面,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利用,避免材料使用的浪费,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在机械费用控制方面。合理、正确的选用机械设备,科学的操作机械设备,定期的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避免机械设备使用过度,造成维修资金的增加。同样,施工单位也可以进行机械承包,在严格的控制机械成本的同时,提高机械的使用率,降低机械成本造价。第四,在间接费和其它直接费控制方面。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方面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不能盲目的进行造价管理,要制定系统造价管理措施,完善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层次,避免管理方面造成的成本支出的增加。
2.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合同是保障施工双方根本利益和行使双方基本权益的一个法律依据,加强合同管理是降低造价施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到严密合同条款,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在合同中要就双方利益进行严密制定,保障合同的公平性。条款层次分明、清晰,不能含糊其辞,否则会导致合同不够严谨,在出现问题时,容易造成双方责任的推脱。加强合同的严密性,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是保障施工顺利实施的前提,同时也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提高造价管理水平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合同履约的监督和管理,发挥合同的功效,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质量。
2.3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
第一,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施工设计是施工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基础,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造价以及施工进程,设计是施工的一个前提,施工是设计具体的实施过程,一般而言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任何设计点的变化都是为了施工项目更好的实施,都是为施工项目服务的,控制施工项目设计变更,是要求对设计要做到严格的审核,对设计内容进行模拟,及时的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避免设计的变更,降低设计变更造成的损失。第二,加强现场签证的监督和管理。签证必须要符合要求,达到标准,在现场签证时,工程经纪人员和技术人员要相互的配合,保障签证内容的合理性和签证范围的准确性。
2.4加强工程索赔控制
施工方应提高索赔意识,正确看待索赔,建立完善的索赔机制,并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当中。相关责任人应在合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合同的基本条款和相关内容,从中发现产生索赔的情况。工程索赔应该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各方妥善协商并确定合理的索赔价格。对于工程合同中出现的变更索赔条款,如天气变化及修改变更导致的工期延长、工程项目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增加、施工条件变更、施工材料价格上涨、调整汇率等,合同管理的负责人就要进行透彻分析,做好合理的索赔要求。此外,通过借鉴相关类型工程的索赔案例,也可以为自身索赔权提供有力论证。
2.5提高造价人员的编制及审查水平
造价人员是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编制工程造价前,造价人员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及计算的先后顺序,例如:先进行分项计算,后进行分部计算,先进行基础工程的计算,后进行主体工程的计算等。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提高了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造价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造价管理软件,以适应高度发展的工程造价需要,并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造价控制人员必须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及当时的市场情况做好相关调查工作,为编制符合实际的工程造价打下坚实的基础,决不能凭空设想,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如果市场出现异常波动,造价人员必须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建筑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受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较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单位通过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科学组织现场施工,抓住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锦华,宋海波,马丽红.房地产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2(31).
[2]刘赟.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3).
[3]黄卫东.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思路略述[J].价值工程,2015(24).
论文作者:陈星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