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人文精神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在人本主义教育的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另一方面,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为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1.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如黑格尔所说:“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表述:“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标准》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4.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5.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6.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7.开扩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8.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
9.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10.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因此,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音乐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音乐经验,使音乐学习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
在音乐课程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以人文精神统领音乐教育,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音乐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音乐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神的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
三、音乐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音乐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聆听、观看和分辨自然环境、自然景观、自然声响并用某些音乐要素(如: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节奏、旋律、和声、节拍、调性、调式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相联系,将自己对某些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感受,体验与音乐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音乐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音乐的理解写进音乐成长记录夹。
音乐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适应幼小衔接的发展阶段,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内容充分考虑了儿童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学习的心理需要。儿童刚刚开始小学生活,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还不是校园、楼宇、教室和桌椅,而是新环境的人际交往。儿童这时最需要的是人际间的关爱和温暖,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和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计了“好朋友”的单元主题,体现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游戏”的单元中,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单元活动以游戏为载体,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乐课程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机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地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性,音乐课程应体现出其他学科所不能触及到的方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就没有了艺术。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通过《让我们手拉手》《一对好朋友》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快乐。
3.了解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教学可让学生参与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或观看预先准备的有关录像资料),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通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了解与尊重。例如:在“过新年”的设计中,可在聆听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不同地区过年的情景,通过看录像、图片等,了解与中国年文化有关的年画、剪纸、春联及相关风俗。以湖南农村为例,感受那里庆丰年、闹秧歌的热烈气氛,然后演唱湖南花鼓调《小拜年》,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剪窗花、写春联、贴门神、扭秧歌等,分组参与制作,绘画,创编歌词、学走秧歌步,学打秧歌鼓点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同时了解与中国年文化有关的习俗。
4.整合音乐与科学,使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
科学教育注重并擅长理智训练,音乐教育注重并擅长感情奔放,如果我们能同时整合两方面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在理智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那么,学生将可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音乐课程可通过艺术与科技手段的简单结合,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常见科技产品中蕴涵的艺术要素,了解艺术想象和审美要求对科技发展的价值和促进作用,让学生对所学所知的科学内容进行艺术的创造与表现;探索现代科技手段对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古代和现代人有哪些艺术想象激发了科学探索。如人们对飞行的想象和需要促进了飞机的出现;对太空的想象促进了火箭和飞船的研制;音乐想象对服装设计、汽车造型、建筑造型、舞台设计、电子技术产生影响等。如:《音乐》教材第一册(人民音乐出版社)“静静的夜”单元中的《闪烁的小星》《星光恰恰恰》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和发现音乐中的“想象美”,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关注音乐关注科学,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5.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主要指标。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地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有助于在心灵开放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与理解。在人际关系愈来愈冷漠的当今社会,“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的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余秋雨语)
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教授认为“领会艺术作品这种有意义的审美特性的结果,便是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而“如果艺术的体验对生活有意义,则艺术的体验必然是审美的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享受到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快感,这种快感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地理解了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快感。由于只有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因此,艺术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便理所当然的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因为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