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资本主义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2)09-0005-06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个产业、部门及部门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这个关系主要反映在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以及劳动力的部门分布上。研究产业结构,首先必须对整个社会的产业进行分类,而不同的标准又可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及其实现条件时,把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他的分析主要是针对物质生产部门来说的,因而把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舍象掉了。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这些部门呢?有的辞典解释说,因为马克思时代的第三产业还没发展,所以“舍象了当时‘微不足道’的第三产业经济”。[1](P151)其实,翻开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服务业已有长足的发展。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的英国经济就出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分天下”的格局(见表1)。
表1 1801-1881年英国劳动力的就业构成(%)
年份
农林渔
制造与采矿
服务业
1801
35.9 29.7
34.5
1811
33.0 30.2
36.7
1821
28.4 38.4
33.3
1831
24.6 40.8
34.5
1841
22.2 40.5
37.2
1851
21.7 42.9
35.5
1961
18.7 43.6
37.8
1871
15.1 43.1
41.7
1881
12.6 43.5
44.0
资料来源:贺力平,《经济增长》,第203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所谓第三产业“微不足道”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马克思把服务业舍象掉呢?我认为无论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还是从他运用的方法论来看,把服务业排除在产业结构之外都是可以理解的。首先,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工业革命的辉煌时期,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定位在物质生产领域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2](P160)其次,从方法论看,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论述主要在第二卷第三篇,而第二卷的考察对象只限于产业资本,即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按照马克思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考察物质资料生产时先把非物质生产部门撇开,正是它的方法论所使然,而并不是说非物质生产部门“微不足道”,就像马克思在分析年再生产的产品价值时所说:把对外贸易引进来,只能把问题搅乱,而对问题本身和问题的解决不会提供任何新的因素。因此,我们把它完全撇开。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不重视对外贸易的研究。事实上,在马克思庞大的六册写作计划中,《对外贸易》是他准备单独写作的一册,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
但是,当前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进入服务化阶段,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产业,它的比重已超过物质生产部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全面认识现代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变化,必须把研究范围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所谓三次产业分类法又称克拉克分类法,它把整个社会的产业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上述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简称服务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看,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农业化阶段,农业是主要产业;第二阶段,即工业化阶段,制造业是主要产业;第三阶段,即服务化阶段,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最大产业。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各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心位置,依次发生如下变化:第一阶段的产业重心顺序是“一、二、三”,第二阶段是“二、一、三”,第三阶段是“三、二、一”。本文重点分析马克思之后的第三阶段各次产业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一、第一产业的变化
第一产业即广义农业。它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生产力非常低下,不得不几乎把全部力量用于生产基本生活资料,因此,农业和畜牧业长期处于国民经济的中心地位。自从产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产业无一例外地出现迅速下降的趋势。(见表2和表3)
表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91
美国
7.0 4.3
3.1
3.0
2.0
2.0
英国
5.7 4.0
2.8
2.1
2.0
1.7
日本26.0
13.0
6.3
3.6
3.0
2.0
前联邦德国 10.7 7.6
4.3
3.1
2.0
2.0
法国15.5
10.5
6.9
4.1
3.0
3.0
资料来源:黄亚钧,《知识经济论》,第105页,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表3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状况 (单位:万人)
1950
1960
1970
1980
1992
绝对数 百分比 绝对数 百分比 绝对数 百分比 绝对数 百分比 绝对数 百分比
美国
681
7.6 546
8.1
346
2.5
300
2.4
338
2.8
英国
126
5.6
98
4.1
78
3.2
34
1.6
51
2.1
日本 1740
42.6 1554 32.6 886
19.3
557
10.9
427
6.1
前联
502
24.0
362 13.8
226
8.5
152
5.9
62
8.2
法国
555
29.1 403 21.3 275
13.1 167
7.8
126
5.7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有关资料整理。
应该指出,上述结构变化并不是农业的衰落,也不能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下降,因为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的比重下降是因为本身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但能保证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还能提供一定的积累并向其他部门输送劳动力,所以产业结构重心才逐渐由农业转向工业,才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但改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而且农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在西欧一些国家的畜牧业比重甚至超过了种植业;在种植业内部,食用粮食种植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而畜禽饲料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地位逐步上升;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出现一种新形式,农业生态结构和生物系统结构正在取代传统的农业综合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第二产业的变化
在世界经济史上,国民经济向以工业部门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转换,是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据统计,1801年英国农业产值占GDP的32%,还高出工业部门9个百分点;同样,在农业部门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5%,也高出工业部门6.2个百分点。但是,到了1841年,农业和工业的比重正好颠倒过来,工业产值占GDP的34%,大于农业12个百分点;在工业部门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0.5%,大于农业部门18.3个百分点。[3](P155)随后在19世纪后半叶,法国、德国和美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均先后超过了农业部门。这个事实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结构转换过程。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虽然曾多次发生暂时的衰退,但总的来说,是处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出现了工业增长的“黄金时期”。据统计,1913-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而战后1946-1970年的25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却增长了大约4倍。[3](P23)但自70年代以后,第二产业的发展则趋于平稳或下降。(见表4)
表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91
美国35.0
38.0
34.0
34.0
33.0
27.5
日本28.0
45.0
46.3
42.5
40.5
42.0
前联邦德国 50.1
54.6
50.0
44.8
36.0
39.0
英国48.0
47.5
42.7
40.2
37.0
31.7
法国54.0
54.8
54.4
36.1
39.0
39.0
资料来源:黄亚钧,《知识经济论》,第127页,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但工业部门的比重上升,而且工业结构内部依次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18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以纺织、制革等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产业结构的轻工业化;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了以电力工业、内燃机工业和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了一大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工业,取代了传统的高消耗、粗放型的重工业,形成了高加工度化的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演变相联系,经济资源结构的层次也不断提高,依次出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三个阶段。所以,自90年代以来,不仅传统工业中的纺织、服装、皮革等轻纺工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而且连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也出现衰退现象,故而这些部门被称为“夕阳工业”。与此同时,又有许多新兴的高技术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信息技术产业、航天工业、高材料业、新能源业、制药业等,它们被称为“朝阳工业”,其特点是技术先进、知识密集、耗能少、耗原材料少,这些部门已经在制造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技术产品占制造业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美国44%、英国40%、日本39%、法国31%。可见,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第三产业的变化
第三产业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庞大产业群,其特点是专门从事服务生产和生活的行业,因而只有在农业和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发展起来以后,服务业才有可能获得全面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推移,服务业也逐渐形成门类和功能比较齐全的产业部门,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超过50%,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1965-1995年的30年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产业的产值由28%上升到35%,中等收入国家由47%上升到52%,高收入国家由56%上升到66%。[4][5]同时,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美国是服务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服务业也占有最大的比重。早在1956-1957年间,其服务业就业人数已超过了农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总和。到90年代,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已上升到总就业人数的60%-70%,其中美国已超过70%。
在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的商务和低层次的服务业已出现停滞或下降,相反,一些新兴的高层次的服务业(如电子商务)却发展迅速;随着劳动时间的缩短,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成为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业和保险业也获得全面发展。
展望前景,第三产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上升趋势已接近边际界限,因为第一、二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部门,不可能无止境地下降。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迅速发展,发达国家把许多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把大量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发达国家,才使得发达国家有可能迅速发展服务业。但如果仅就发达国家来说,这种产业“空心化”状况是有限度的。
四、战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原因
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化”,并不是目标,而是指过程,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份额不断增大的过程。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众所周知,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无市场需求的生产是无效生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往往表现为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给不足。因此,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常态,在这种经济类型中,需求和消费结构对供给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就更显得突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解决温饱是最主要的需求,因而农业和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一旦这种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其发展速度就会趋缓。20世纪50-60年代,在居民满足了温饱的前提下,对家用电器、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从而带动钢铁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同时,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服务产业的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居民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同样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所以,社会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最直接的原因。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面谈到了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但消费水平取决于居民收入,而收入水平又取决于经济发展。从经济史料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产业结构的层次就越低;相反,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的层次就越高。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都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时,人们只能把绝大部分经济资源投入到维持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部门,这便决定了农业成为当时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市场需求,产业结构才有可能由农业转向轻工业、粗放型重工业、深加工工业。战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不但促进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为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可以把更多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转入非物质生产部门,从而推动服务部门的迅速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在世界经济史上,第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都是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契机的。例如,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从农业转变成工业;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使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资本密集型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使主导产业由重工业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而且使服务业成为三次产业中最大的产业。所以,产业结构的提高归根到底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
此外,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数量、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机制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不一一赘述。
五、产业结构服务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化演进,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伴随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不断发展。从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导致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轻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到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导致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而服务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有助于提高经济生活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既是经济生活社会化的产物,又是经济生活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反映。一大批新兴的服务业的出现,使工业部门与服务业部门的分野不断被打破,由工业提供物质产品、服务业提供劳动服务的旧式分工,正逐渐由统一提供产品加服务的产业部门所代替。随着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化的发展,经济生活社会化程度正在得到提高。正如有的学者所描述的,不同行业的企业正在结成企业网络,不同国家的企业正在结成全球网络,在日益社会化的经济体系中,企业的边界、行业的边界、国家的边界已越来越模糊不清。[6](P280-284)
经济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私人垄断占有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了。迫切要求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
其次,降低了经济危机波动的幅度,使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周期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发展的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战后迄今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已发生6次。除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外,各国还不时发生危机。这一时期周期性危机的特点是生产下降幅度不大,从未出现过像1929-1933年那样的大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一般说来,服务业在危机期间的波动比较小,因为服务行业提供的是劳务,“产”和“销”大体上是同步进行的,它不会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造成产品积压,因而有助于减轻因产品滞销造成的连锁反应。此外,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使产业部门增多,行业多样化,这就使各部门的扩张与收缩差异增大,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使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多元化。战后由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第三产业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积累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相联系,以提供复杂性劳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者正在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这些变化迅速扩大了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来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
第四,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因为服务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经营规模小,就业方式灵活,所以,服务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吸纳大量新增的劳动力(包括妇女劳动力),而且能吸纳其他产业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排挤出来的劳动力。这里还要特别提到,战后出现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其本身吸纳了一部分新增劳动力,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领域。但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又造成越来越多的结构性失业,因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之间的结构性摩擦加剧,增加了失业人数,其中不仅有大量的非熟练工人,而且包括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
[收稿日期]2002-05-15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生产部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