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环境造成了破坏,我国的各项资源消耗速度也随之增加,对生态环境有着很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因此国家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并要求落实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中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本文就以福建省德化县阳山铁矿区东矿段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作为基础对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发展的的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经济快速发展通常是伴随着一些代价的,如同十九世纪的科技革命一样,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牺牲大量的自然资源换来的。特别是在水资源和环境资源上消耗的尤为严重,我国现如今的资源库存现状十分严峻。因此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开展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一系列的工作时,尽可能的将自然资源的浪费降至最低,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水平。让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目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工作现状
(一)水文地质工作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水文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保障。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和不足,还有更多可以优化和改善的方面,水文地质工作由于自身复杂性和系统性成为了问题中心。水文地质工作难度随着水文地质地下结构多变和复杂性而提升,对地表岩层和浅层地下水的勘察和分析经常成为工作的难点,加上复杂的工作环境,水文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水文地质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检测技术,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在对水文地质特点、规律的具体情况很难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之后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水文地质在开发以后要科学妥善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土地钙化等等一系列的地质环境恶化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周围的生态环境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对开发利用过的水文地质的保护和监管是重中之重。水文地质工作人员要对水文地质的勘察设计方面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对实际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考察,确保在水文地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而且国内关于水文地质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信息传递效率也不高,导致部分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无法及时利用起来。
(二)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西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山脉、平原和盆地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气候情况和地质地貌极其的复杂,这些天然环境在客观上就增加了环境地质工作的难度。加上近年来人类活动频繁,一些生产活动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中重金属严重超标和化学污染严重,这两者对地质的影响已经深入地表深处,对未来的环境地质利用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都带来了隐患。我国环境地质开展工作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比如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淡水资源缺乏等等,以开发过后的矿山为例,由于对金属资源之类的开采,扰动破坏了地表和植被,加上动土量大,生产的废弃土石较多,产生大量尾沙、弃土、石方形成极强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流失,地力退化,肥力下降,使植物的生长的条件恶化,加剧了土地的退化。所以对这些矿山的绿化治理已是刻不容缓,对露天矿山或者地下矿山的绿工程也是环境地质工作目前的一大任务。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要性
健康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两者之间的和谐相处成了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但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会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上过度的开发利用而不加以保护,严重的破坏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政府各部门都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中贯彻落实,将环境效益作为开展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根本理念,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科学的利用和保护,做到经济与环境都能健康的发展。相关部门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后,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重视和认知都会更进一步,无论是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措施
(一)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已经不仅仅是为人类生活生产而服务,保护环境也是其工作之一,保护环境和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这两者并不会产生矛盾,所以正确妥善的处理好人类活动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一大任务。在不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开展对黄河的疏通和防汛治理以及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利民工程。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生活条件,对水土流失和干旱等一系列不利于自然环境的现象进行治理。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的关系说的更准确一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对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协调到位,所以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中,通过对人们生产活动中的利益变化进行掌握,做好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协调工作,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目的。通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建立相对完善的资源开发保护体系,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环境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的生产需要,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把握好人与自然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最后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健康状态,对自然适当的改造是可以的,但过于强势和不加节制的改造会造成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矛盾的爆发。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要顺应环境的发展趋势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这并不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反而会让人类社会经济的局面更为健康。人与自然以及发展之间和谐共处才能让社会发展进步更为合理健康。
四、寻求多方面的合作发展
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中涉及的学科较多,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多部门的合作,比如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等,进行信息的交流和确认,对土壤、大气和水源等等这些环境因素的掌握更为准确。与其他部门结合对地质开发的合理利用和后期保护都有一定的保障,可以将工作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尽量做到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这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和努力。有了其他部门的协作,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正常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现阶段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彻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无论对于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于多方面部门共同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回德龙,李研.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30-31.
[2]刘毅,王显蓉,张国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97.
[3]屠晓花.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201.
[4]郑肖岚,王小龙.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5):109-110.
论文作者:陈连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理念论文; 人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