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什么_股指期货论文

股指期货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什么_股指期货论文

股指期货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指论文,中国论文,期货论文,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指望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给股市当“稳定器”,孰料却成了加剧股票市场波动的“助推器”。实际结果与设想初衷完全相悖,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其变异?股指期货究竟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什么?

莫名其妙的“冤情”

中国内地的股指期货刚刚迎来了“弥月之喜”,4只期指合约在21个交易日里成交总额达3.34万亿元,中金所收到了3.34亿元的“满月红包”(佣金收入)。而就在这一个月里,中国股市却急跌了近20%,沪深两市的股票市值蒸发了3.64万亿元,7000万个投资者人均蒸发5万元以上。显然是冰火两重天,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从此轮股市开始下跌的时间点来看,恰恰就在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这一天,难道是巧合?显然不是,股票市场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遗憾的是,最近有一堆人将此说成是“巧合”,说“这一轮股票市场的大跌是由国务院调控房地产引起的,一旦房价下跌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就下降,银行业就会有麻烦,这两类股票价格应该下降,所以不关乎股指期货”。还有很多人莫名其妙地为股指期货“喊冤”,结果越描越黑。他们说只有2万户的股指期货投资者撼动不了20万亿市值的股票,岂知这2万户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金额达1600亿元,而且在不断地超越现货市场,一旦正规军进入,不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显然股指期货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赌场”,如果金融创新本末倒置,加剧市场过度波动,则有必要进行反思和强化对这个市场的监管,同时有必要对一定规模以上的期指账户和活跃账户进行跟踪式监督。

别借“元凶”来反对房地产调控

近期,一些替股指期货利益相关方辩解的人士,将股市暴跌和3.64万亿元市值蒸发的责任推给“房地产调控”,并以此号召市场情绪来反对国务院调控房地产,则让人很难理解。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此轮股市下跌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罪,防止被人利用。

如果说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此轮股市暴跌“元凶”,则有些言过其实。为何调控政策没有让该跌的房价下跌,反而让没太多理由大跌的股市暴跌?难道楼市打喷嚏股市就得感冒?显然不是这样一个逻辑。其一,从实体经济传导至股市有一个过程,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还话音未落,房价依然高企,股价就开始暴跌只能说明股市要么被高估,要么另有原因,从目前大部分的股票估值情形来看,相对比较理性,但为何会遭遇期货、现货双重做空?显然另有原因。其二,在目前中国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楼市与股市之间往往具有跷跷板效应,一旦楼市遇到政策调控,在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炒楼的资金自然会流入股市,在短时间内不但不会助跌股市反而会助涨股市。其三,即使楼市调控政策将泡沫化的房价打压了下来,但也不影响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除非这些企业存在泡沫化经营。其四,中国股市就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投机市,往往与基本面背道而驰,现在立即重归基本面效应,快速、过度反映基本面似乎很难解释。显然,房地产调控政策并非是造成股市暴跌的“元凶”,不能因此而反对或否定国务院对房地产的调控。

畸形的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安定已经造成了威胁,如果再不及时改革,则后果会很严重。现在,房地产行业在GDP的比重中占比较高,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再让其对中国经济绑架下去,于国于民都不利;其次,高房价已经过度消耗了居民的储蓄,提前预支了老百姓的未来财富,大部分首付是储蓄,而按揭则是未来财富,若再推高房价,让其自由落体,则后果难以想象;其三,高房价使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严重畸形,贫富分化更加严重,很多有钱人将流动性都投向了楼市,房价的暴涨让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快速增加,而低收入人群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位置被进一步挤压;其四,地产商和地产政府联合推高房价,迫使宏观调控政策顾虑重重,显然房地产在要挟着中国经济。

因此,对于房地产的调控要坚定不移,笔者建议:第一,最好尽快启动税收调控工具,比如通过开征物业税等来增加房屋持有人的成本,以释放存量来平抑市场中的过度需求;第二,应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平抑捂盘惜售、抬高房价的行为;第三,限制外国人的购房行为,让房子恢复居民居住的本源;第四,要严把质量检测关,淘汰质量不过关的开发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让好企业留下来,做良性房,而非“建筑垃圾”。显然,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更加良性化发展,而非“摁死”整个行业。

股指期货在股市大跌中难逃干系

在这一轮股市大跌中,不乏也有人想故意借机放大房地产调控因素,来达成做空股指再在期指上获利的目的。从沪深300的权重构成来看,金融地产行业的股票共59只,合计权重近40%,超过总权重的三分之一,是沪深300指数的“定海神针”。在这一轮下跌过程中,“定海神针”恰恰领头下跌,占权重3.71%(截至5月14日)的招商银行成为空方融券抛空的重点对象,结合主力合约的走势来看,现货市场的操作行为与股指期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动。显然不排除有人在故意放大房地产调控的利空效应,想在期指获利或藉此来要挟调控政策。

其次,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大幅减仓,采取了低位持仓观望的策略,而这对股市影响极大,其实也是变相做空股市。或许有人会说公募基金和券商等还没进入股指期货,所以没有理由影响股指期货。实际上,由于这些机构们开始时没有参与股指期货做空的资格,在中国股市盈利模式发生改变之后,主动减仓观望是必然的选择,以防止给空方抬轿。结果他们减仓观望却恰恰帮助了空方,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从权重股和蓝筹股的市场表现不难分析出这些机构的行为,股指期货推出前权重股未涨,推出后却急跌,这与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情形截然相反。从这几个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前后的股市波动情形来看,由于基金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会买入权重股,使现货指数上涨,而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卖空股指期货并卖出权重股,造成股市在股指期货推出前上涨,在推出后下跌。但由于中国的公募基金和券商、QFII等机构暂时无法从事股指期货业务,所以他们就没有积极性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去炒作权重股,没有义务“往山顶搬石头”,而只是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顺势减仓、做空,从而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一旦正规军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很有可能他们会在现货市场反向做多,直至“将石头搬到高位”再砸下来。

第三,普通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态度也是造成股市剧烈波动的因素之一。很多普通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也采取了主动减仓观望的态度,或者采取了快进快出的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但这些行为也变相加剧了股市的波动。

显然,此轮股市下跌与股指期货有一定的关联,如果忽略了这个因素来分析,结果必然会把诱因转嫁给别的因素。当然,除此之外,基本面因素也是造成股市调整的诱因。比如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收紧和CPI的飙涨,让市场对加息和流动性紧缩的预期大增,从而对股市产生了抑制作用;比如希腊债务危机会不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二次探底,中国给欧盟的出口会不会大幅下降,都是造成人们对实体经济悲观的原因;比如新股发行、再融资、限售股解禁等新病旧痛也是导致中国股市上涨乏力的原因。因此,压垮骆驼的绝对不是一根稻草。

普通投资者应审慎参与

有数据显示,全球股指期货合约70%以上都是投机,10%左右是套利,剩下的不到20%是套保。显然,股指期货不适合普通的投资者参与,投机和套利的都是一些自诩为行家里手的投机客,而套保则是机构普遍规避风险的工具,普通中小投资者规避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判断趋势下跌时卖出手中的股票,在判断股票上涨时买入待涨,没必要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

不可否认,适当的投机是必要的,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但若过度追求投机,则会本末倒置。我们知道,任何金融游戏规则设立的初衷不是让游戏本身多精彩,而应该要考虑到投资者的收益和市场的需要,投机者参与市场的目的终究是赚钱,而不是给所谓的游戏规则贡献、“捐钱”。因此,管理层和投资者都需要看清游戏规则,一定要吸取当年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的经验教训。监管部门除了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之外,还要加强对股指期货的监管,防止股指期货成为机构操纵市场、上下其手的工具,避免其加剧市场的大幅波动。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笔者建议他们最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参与,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同时,还要认识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风险控制工具而不是金融资产,不能像投资股票一样投资股指期货。如果误把其当作资产长期持有,很有可能会被全额平仓。

另外,谨慎参与或者不参与股指期货不等于不去关注,股指期货开通后,普通投资者在估值时必须要考虑到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因素,因为有了做空机制之后市场的估值方式和操作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当市场有了“海陆空”之后,市场就会进入机构博弈的时代,利润会逐渐向机构集聚,普通投资者如果不顺势而为,估值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只单边盼多则会十分被动,投资收益随之大打折扣,这一轮暴跌就是最好的教训。

标签:;  ;  ;  ;  ;  ;  ;  ;  ;  

股指期货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什么_股指期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