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晓云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纳入课题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9月。经随机数字表法对50例患儿实施分组,每组分得25例患儿。临床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儿个性化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各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但能减轻病症,而且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采用和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后,患儿通常伴有扁桃体发炎、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而且会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不良影响[1]。据有关研究表明,在临床救治时,对患儿实施高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2]。基于此,本文选择了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经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参与课题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的分配原则,将所选的5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患儿25例,其中,女13例,男12例,年龄0.8±12岁,平均年龄为(7.53±2.24)岁,病程5~22 d,平均病程为(10.42±3.86)d。对照组有患儿25例,其中,女14例,男11例,年龄0.9±13岁,平均年龄为(7.64±2.31)岁,病程7~22 d,平均病程为(10.38±3.74)d。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临床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儿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干预:常规开展抽血、穿刺、注射等操作时,患儿会产生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同时,由于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部分家长也会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为此,医护人员应与患儿、家属保持交流,借助生活实际向患儿详细讲解疾病知识,不断鼓励并安抚患儿,使其能够放松心态,积极接受各项治疗活动。②发热护理: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体温异常升高的状况,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冰敷患儿头部、温水敷脸、温水擦拭患儿身体和腋窝等,同时还应增加患儿饮水量,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还可根据患儿情况口服退热药物。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应增加巡视次数,随时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③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治疗时,如果患儿不停哭闹,应立即中断治疗,待患儿情绪好转后再行吸入治疗。此外,为减少呼吸困难、呛咳等事件的发生,还应随时检查患儿的口腔清洁情况,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黏稠分泌物。④生活护理:为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实际发病情况合理指导患儿饮食,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冷硬的刺激性食物,同时还应开展适量的户外锻炼。

1.3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判定标准:显效:肺部啰音、咳嗽等症状均已消失,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有效:肺部啰音、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患儿体温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患儿体温等均未发生明显变化。(2)分别统计两组患儿发生恶心呕吐、静脉炎、皮疹、感染性荨麻疹等不良事件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的方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2.00%。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儿的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儿的总发生率为44.00%。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儿科临床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多发病,由于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死亡率,如不及时开展治疗,不仅会损害患儿身体健康,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3]。因此,尽早确诊、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

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各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确切效果和价值。在临床治疗期间,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个性化护理干预,即可通过心理干预、发热护理、呼吸道护理、生活护理等方式消除患儿的负性情绪和精神压力,有效改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典型症状,防止恶心呕吐、静脉炎、皮疹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增强患儿体质,提升免疫力,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但能减轻病症,而且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马荣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9):1143-1145.

[2]张海燕.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儿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515-518.

[3]宋桂花.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21):2672-2673.

论文作者:刘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