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言类型变化的一些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法论文,语言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本文举几种语言的例子,说明以多音节词为主,没有声调(字调)的语言可以变成以单音节为主的,有声调的语言;原来有声调的语言也可以变成没有声调的语言;过去学者们认为屈折语言表示性、数、格、体、式、态等范畴的词尾是最稳固、不会扩散和不易改变的成分,同样地也可以改变,作者在文章中还提出了自己对语言类型变化的一些看法。
语言类型学是按某些特征把各种语言分成不同类型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按词表示语法意义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语言分为孤立型、黏着型、屈折型和多式综合型几大类;也可以按语音特征把语言分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有元音和谐律的语言和以辅音为主导的语言;还可以按语序或词序的特点进行分类,把语言分为“主—谓—宾”和“主—宾—谓”句式的语言,定语、状语在被修饰成分前面或后面的语言等等。
过去有些语言学家往往把语言的类型学分类过于绝对化,甚至把类型学特征看成“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东西,甚至把类型学特征作为语言系属分类的唯一标准,例如过去就有人因为越南语是以单音节为主,有声调等特征而把它归入汉藏语系的,前几年也有人因俫语具有同样的特征而把它归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情况。我在《关于俫语的系属问题》〔1〕一文中除了把俫语的基本词汇与高棉语、京语、佤语、泰语、壮语、侗语、水语、仡佬语、苗语、瑶语的基本词汇进行对比和统计它们之间的异同比例外,还把俫语的一些基本词汇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中的19种语言对比,指出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同源关系,充分证明俫语是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中的一个语言。文章最后指出:“语言的类型是可以,而且是容易改变的,尤其是当人口处于相对少数,文化比较落后而又没有传统文字的民族与人口众多,文化比较先进的民族长期地、密切地接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没有声调的语言(指字调,不是指语调)可以产生声调;以多音节词为主的语言可以变为以单音节为主的语言——丢掉词缀或次要音节,使每个音节都具有固定的声调和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屈折类型的语言可以向分析类型的语言转化,结果使词序、语序的作用和虚词的使用显得更加重要。俫语是这样,越南语是这样,布朗语和克蔑语也不同程度地沿这个方向发展。”
由于那篇文章的主题和篇幅的关系,对语言类型转变的问题没有多加介绍和展开讨论。现从我国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一些语言中再举数例,并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以就教于语言界的同仁。
从南亚语系的多数语言来看,它们大都不是声调语言。但在我国境内的一些南亚语言,如俫语有6个声调, 佤语中的细允话和布朗语都有3个声调。佤语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方言,其中巴饶克方言和佤方言都有元音松紧的对立,而阿佤方言却没有元音松紧的对立,但在阿佤方言的4个土语——马散、阿瓦来、芒糯和细允土语中, 只有细允话的声调有区辨意义的作用。据周植志同志研究,〔2 〕细允话声调的产生既跟声母的演变有关,也跟元音松紧对立的消失有关。他归纳出如下的对应公式:
马散话 细允话岩帅话(巴饶克方言)
Ⅰ送气辅音:55: (送气辅音)紧元音
11: (不送气辅音)松元音
Ⅱ不送气辅音 :33: (不送气辅音)紧元音
11: (不送气辅音)松元音
例词:
布朗语与佤语同属佤—德昂语支。布朗语的元音也不分松紧,但有高升、中平和低降3个声调。声调与元音松紧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一般是布朗语的高升调与佤语岩帅话的紧元音对应,中平调和低降调与岩帅话的松元音对应。例如:
该文还引述瑞典学者史万蒂森《克木语音位学与形态学》〔3 〕一文中有关老挝北部南塔河一带的克木语苑方言的高、低两个声调是由于浊辅音和清鼻音等声母消失后作为补偿而产生的,而美国南亚语言学家G.迪福乐《佤语》一文介绍缅甸景东北部一带的三岛话(属孟高棉语族)的升、降两个声调却是由松紧元音对立消失而产生的。周植志并指出它的升调与佤语岩帅话的紧元音相对应,降调与松元音相对应。例如:
这几种语言的声调与岩帅话松紧元音的对应关系如下:
岩帅
细允 布朗
三岛
紧元音: 55、33 : 35 :升调
松元音: 11 : 33、31 :降调
从元声调语言变成声调语言的例子还有一些,如云南省广南县的本甘话(也属南亚语系)受附近彝语和壮语的影响,也产生了声调。此外,藏缅语族也有不少语言是在不太久以前才产生声调的,七世纪前后创制的藏文还没有声调存在的任何迹象呢,藏缅诸语言声调产生的原因不一,但大都与声母的清浊、韵母的长短、韵母的类别或元音的松紧等有关。
如果说南亚语系诸语言的音节结构和汉语、藏缅、侗台、苗瑶等语言比较接近,易受影响的话,那么南岛语系诸语言却是粘着型的,常用词大多为双音节词。从法国A.G.欧得里古尔《海南岛几种语言的声调》,美国P.K.本尼迪克特《澳—泰相似语——海南一种有声调的占系语言》和郑贻青《再谈回辉话的地位问题》〔4〕等几篇文章中, 我们可以看出越南中部的占语目前仍然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没有声调的语言。而从占城迁徙到海南岛的回辉话在一千年间已经变成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有5个舒声调和4个促声调的语言了。其声调主要是由于辅音的类别和韵尾的性质或某些韵尾脱落而产生的。现举数例如下。
拉德语(占语群的语言之一)的-h韵尾在回辉话中脱落而念作高平调。例如:
上面介绍的是无声调语言变为有声调语言的情况。此外,也有从有声调语言变为无声调语言的,陈乃雄《五屯话初探》(载《民族语文》1982年第1 期)认为:“五屯话是一种长期受到藏语或许还有过去与五屯人同属一个千户所辖、彼此来往密切,人数多于五屯人而操保安语的土族居民的语言强烈影响的,以汉语为基础发展而来,逐渐具有了独特的内部规律的语言”。目前在五屯话中保留的汉语词还占65 %(以3000词为统计基数),五屯话中的多数汉语词的发音与其它地方的汉语基本相同,但五屯话已经变成无声调的语言了,目前仍然靠声调辨义的只有少数几组词。而且五屯话的语法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如语序严格地遵循“主—宾—谓”的格式;静词有“凭借格”,“界限格”等的附加成分;动词也有“并列”、“立刻”、“假定”、“提前”、“让步”、“迎接”等副动词或类似副动词的形式。所以五屯话的类型已起了质的变化。例如:
此外,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洛浦、墨玉、莎车、英吉莎和疏勒县一带的“艾努人”所说的话更具特点,〔5 〕艾努人的祖先是很久以前从伊朗迁来的。艾努话中确实保留着大量与波斯语同源的词汇。由于艾努人与维吾尔人长期接触,故他们在地方社会和家庭里都采用了双语制,艾努语也吸收了大量的维吾尔语词。波斯语是印欧语系的语言,属屈折语类型;维吾尔语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属粘着语类型。可是,今天的艾努语已丧失了自己原有的语法特点,所有词类都采用了维吾尔语的各种语法范畴和粘着型的附加成分。艾努语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与波斯语基本相同的数词系统。但与别的词类一样,其序数词、约数词和分数词的变化形式及其附加成分都来自维吾尔语,而与波斯语的变化形式和附加成分完全不同。例如:
所以,目前艾努语已经完成了从屈折语类型到粘着语类型的过渡,变成了波斯语和维吾尔语的混合语言。
从上述语言类型变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的规律,也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上述几种产生类型变化的语言都受到使用人口更多、文化和生产比较发达的、在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民族语言的强烈影响。俫语、回辉语、佤语、布朗语、克木语、五屯话、艾努语等都是这样。越南语的使用人口在当地虽然占多数,但一两千年来,它也受到汉语的强大影响,在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前,越南的统治阶级、士大夫、文人和商人都学习和使用汉文,因而越南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以至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所谓的“汉越语”和以汉字为基础的文字——字喃(也叫喃字),越南语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产生了声调。
2.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交往时,生产和文化比较后进的一方向先进的民族语言吸收借词,那是很自然、很常见的事,在交往时间比较长、影响比较深的情况下,吸收本民族音系中所没有的辅音、元音或原语法体系中所没有的新语序、新词序或某些语法虚词也是常见的现象,因为这些新词、辅音、元音和语序、词序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原来使用非声调语言的人要学会比较虚的,附着在具体语词上的声调已属不易(外国人掌握不好汉语的声调就是明显的例子),要在原来没有声调的语言中产生出固定在每个词上的、能区辨词义的声调系统就更困难了,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我认为从非声调语言通过语言接触而变为声调语言最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 )操这种语言的人与当地有声调的、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有非常密切的接触,不少人可能是双语制使用者,甚至学会了对方的文字的、对声调频律变化有深刻印象的。(2 )由于占主导地位的语言的影响,该语言的音系正处在急剧演变或简化的时期,需要用声调作为某些辅、元音或韵尾对立消失的补偿手段的。周围不同语言的影响这个外因总是通过某些辅音、元音或韵尾对立消失等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尽管各语言变化的内因并不相同。如果是声调消失的语言,则往往要增加词头、词尾或某些附加成分作为补偿。
3.过去一般语言学家都认为屈折语类型和粘着语类型语言中表示词类性、数、格、体、式、态等语法范畴的词头、词尾或其它屈折形式是比较稳定,不容易扩散的。从其它语言吸收的借词,一般都要按本语言词法、句法的要求变化或加上本民族语言表示各种范畴的词头、词尾。但艾努语的演变却很特别,它完全放弃了原波斯语的屈折形式,不但从维吾尔语中吸收的借词要采用维吾尔语粘着形式的词尾来表示词类的各种范畴和语法关系,甚至本民族所有的各种词类,包括自成系统的数词的变化都采用了维吾尔语的词尾附加成分。如果不知道艾努人先民迁徙的历史,也不知道他们住地周围并没有任何使用波斯语的居民,光从艾努语现状来考虑的话,还可能误认为它是一个吸收了大量波斯语词的维吾尔语方言呢!由此可见语言类型改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结合使用该语言的居民的历史、地理分布和文化等因素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语言类型对语言系属的划分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如果把它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标准就容易误入歧途,基本词汇的异同才是语言系属划分的可靠保证。当然基本词汇也可能扩散,壮侗诸语言的数词就是从汉语借用的,但基本词汇毕竟是语言中最稳固的成分。
注释:
〔1〕英文刊于日本CAAAL杂志No.26,PP1—14,1986年3月。 中文刊于《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PP103—110。
〔2〕周植志《佤语细允话声调起源初探》,《民族语文》1988 年第3期。
〔3〕史万蒂森《克木语音位学与形态学》,第15页,瑞典, 1983年出版。G.迪福乐《佤语》,《藏缅区域语言学》,第5卷第2册, 美国,1980年出版。
〔4〕A.G.欧德里古尔《海南岛几种语言的声调》, 汉译见《民族语文》1984年第4期。P.K.本尼迪克特《澳—泰相似语——海南一种有声调的占系语言》,汉译见《民族语言研究情报资料集》第9期。 郑贻青《再谈回辉话的地位问题》,《民族语文》1986年第6期。
〔5〕赵相如、 阿西木《艾努语的数词——兼论艾努语的性质》,《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