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然而从发展的规律而言,每种文明都会被一定的社会条件所限制。社会发展到今天所追求的早已不是经济或者是政治文明单方面的发展,而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社会发展模式。得我们不得不关注生态发展,关注生态理念究竟怎样才能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以便改善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局面。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园林施工这个小处着眼,来具体分析在园林施工中怎样融入生态理念。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施工;融入
生态理念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它所牵涉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对资源的使用,更对我们的子孙后辈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我们如今正在竭泽而渔,利用后辈的资源来实现当今的发展,这可以说是一种超前消费。通过对生态理念的了解和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这种状况,减少近年来这种雾霾、沙尘暴、粉尘污染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而园林建设的发展不仅只是为了怡情、让人放松,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理念的传达。在城市精神文明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园林设计发展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施工当中,可以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感受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那么在本文当中,我将结合自己对生态理念和园林施工的理解来具体分析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施工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生态理念概述
说到生态,不可避免必须谈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生态是一个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概念,它不仅是环境的美化和社会的发展,更是文明进步的标杆。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现的是国家制定政策方针以及各地区对自然规律的态度,这决定着一种文明是否能长期发展下去。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曾经盛极一时,那么在那么强大具有生命力的国家里面又怎么会渐渐衰亡的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国家政治腐朽了吗?当然不是!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它们大都不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而渐渐衰落以致古文明衰亡。这是一个警钟,是让我们明白生态发展有多么重要,可以影响国家盛衰兴亡的警钟。因此,不管是在国家建设还是各地发展当中都必须践行生态理念,避免走入误区。
二、园林施工概述
园林施工是园林绿化工作的基础,是美观的建筑和当地原有景观以及人文艺术的结合。园林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需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而园林施工在各地各族有不同的风俗和禁忌,也就使得园林设计和施工当中所考虑的因素有所区别,也就决定了园林有很大的民族性、区域性,加之园林本身所具有的的美观性,使得园林施工具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园林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其科学性以及施工中的难易程度,也要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因素。环保是我们在提到园林时首先会想到的,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宁静,舒适,放松的感觉。而在我们中国,一提到园林想到的便是古典式样的或者是江南水乡的优雅抑或是北方所具有的磅薄大气,这是我们中国历史长期发展造成的,也是在当时的制度之下统治者的理念带来的。而在新形势下园林施工更应该讲求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三、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原则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理念的核心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说明人和自然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或许是人更加依赖自然来生存。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是在自然基础上逐步前进的,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要想使得人类社会进步而又不阻断后辈发展的脚步,我们就应该与自然在和谐的环境下发展。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系统只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子系统而已,如果自然规律被破坏,或者是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话,受害最大的还是人类自己,那样的话我们就是在切换自己明天的路。在园林施工中不能只考虑美观,也要考虑施工对周围地区动植物的影响,尽量不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要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来进行长远的打算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生态优先
生态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已经总结出,所有的发展都必须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之下。在大跃进时期我们曾要求多快好省,当然这个口号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背离实际情况的,可在当时却是全国一片热潮,干劲十足的,因而也造成了很多的浪费,这就是一个不以生态优先而是以经济优先的例子。在前人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中,我们更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当然生态优先并不是止步不前,固守传统,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分清主次,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全面分析它们所带来的利弊好坏。然而在今天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之下,在园林施工当中以生态优先,严格贯彻生态理念便成为促进社会长期发展的有利因素。
(三)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我们知道园林施工并非单单是要追求经济发展,可是从长远来看,在园林施工中贯彻生态理念不就是为了园林本身的经济发展吗?这种经济发展并非是像工业革命时代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以不顾煤炭开采和对环境的污染的影响,而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讲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保持住某个园林的长期发展,使其不至于在换一届领导后就使园林换一种风格。也就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无端浪费。因而在园林施工当中要实行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自然因素,使其成为福泽后世的一项工程。园林本身追求和传达出来的就不是社会中的快节奏生活,它所表现出来或者说它的建造是为了人们进行身体或者心理的放松,某种程度上起到的是舒缓人们压力的作用。这不仅是要园林施工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也是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方法
(一)尊重自然
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敬畏的心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类自以为已经征服了自然,就到处开采,挖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因而,在回顾历史之后,我们得出结论,只有人类尊重自然才能长久发展。在园林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变化,考虑到园林在四季变换过程中其间的植物生长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园林欣赏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具体分析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四季的魅力。在尊重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当地的特色园林。
(二)顺应自然
我们人类社会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社会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不过总得看来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当然自然的发展也是如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建设发展。在园林施工过程当中,要将地域景观纳入其中。一个地方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历史人文因素。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千万不能触及当地的历史文脉。并且对于当地原来的自然景观,也应该考虑它与在建园林的一致和协调性,不能将其无理性的全盘否定或者是摧毁。因为只有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园林发展。
(三)保护自然
我们在依赖自然生存时,也应该将保护自然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园林施工时要合理规划场地以及与原有景观的对立统一。在不乱砍滥伐的的情况下进行建设。制定合理的方案,尽量保护并促进自然生态的发展。
五、小结
本文结合我自己对生态理念和园林施工的理解,具体分析了将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施工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促进园林发展和生态和谐统一。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和意见,希望对于园林的生态发展有一点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辛建芸.园林施工养护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
[2]董哲杰.论园林施工的衔接问题与后期养护[J].湖南农机.2013(07)
论文作者:顾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生态论文; 理念论文; 自然论文; 园林论文; 人类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